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洋 《新闻窗》2010,(1):53-54
新闻报道的“创造性”劳动。指的是新闻采编人员遵照新闻规律和新闻业务手段来合理整合、运用新闻素材,对其进行创造性加工的生产过程。所谓创造性的新闻制作手段,并非“创造”新闻。而是一种在真正把握了新闻的内涵与外延的思维方式下所进行的。比如对记者而言,每一次采访,需要他们创造性地选择议题,  相似文献   

2.
<正>新闻编辑将记者采集的原始素材经过筛选、加工,最终编辑成为高质量的、完整的、与新闻宣传和表达思想相符合的新闻组合,这个过程为新闻编辑的再创作过程。新闻编辑的再创作是新闻创作的关键环节,新闻编辑如何进行再创作是个重要的课题,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闻编辑的再创作进行了全面探析。  相似文献   

3.
网络新闻的采访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莎 《记者摇篮》2010,(4):41-41
网络采访主要以因特网作为新闻素材采集的环境,用搜索、采访、下载和编辑加工等方式采集素材及相关资源。网络新闻采访直接从传统新闻采访和计算机辅助新闻学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4.
2002年以来,沿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新华社大力进行音像技术建设,完成了视音频编辑系统、便携视频采集系统、音频采编系统的系统建设,实现了新华社视音频系统从模拟到数字的飞跃。数字化视音频采集传输,使得记者在任何一个新闻现场,只要有网络就可以把图像传回总社,音像记者对于突发事件、重大的报道也可以像文字、图片记者一样在第一时间把素材传回总社,“新华社多媒体记者”从概念变成现实。以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为核心的音像新闻编辑系统,实现了收录、上载、编辑、配音、上传等新闻制作流程的数字化和音像节目/素材的数字化存储管理。全…  相似文献   

5.
老杨 《军事记者》2009,(3):71-72
采访,顾名思义,包括“采”和“访”两大内容。所谓“采”,就是对新闻稿件所需素材的寻找和采集;所谓“访”,就是对新闻事实的主人公、见证人或知情者的调查和访问。采访是新闻采写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而在采访过程中,最关键和决定稿件成败的工作,莫过于“问”了。善于“问”,就可以获得充分而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为新闻稿件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SMG新闻媒资系统是为实现电视新闻“采编播一体化”目标,配合SMG新闻制作系统而建。与常见的用于储存海量信息的资料媒资不同,面向生产的新闻媒资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新闻资料的存储和回调利用,因此该系统有容量和素材回调速度并重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吕芳 《声屏世界》2009,(11):71-71
随着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发展,杭州电视台明珠&#183;影视频道的新闻制作已经完全从线性编辑转到了非线性编辑,《明珠新闻》《阿六头说新闻》和《新闻楼外楼》已经实现了素材共享的网络化制作,实现了非线性制作系统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采集新闻素材、资料和访问新闻人物,知情人物的活动;新闻写作,则要求准确、鲜明、及时地将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表达出来。这两者的关系,在新闻实践中是紧密相关的。从顺序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从内在联系看,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从新闻报道的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这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因为采访具有主观认识客  相似文献   

9.
张莺 《新闻界》2001,(5):75-76
近年来,新闻界关于隐性采访的讨论很多,从事实际新闻工作的大都持肯定态度,而从事新闻研究的以及一些法律界人士则较为谨慎,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对隐性采访的法律和道德约束问题。本文将从隐性采访的法律依据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缺陷等方面,探讨对隐性采访的认识。一、隐性采访的概念界定及由来分析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秘密地采集新闻素材的采访方法。按照记者介入新闻事件的程度和方法,隐性采访可分成三种类型:偷拍偷录,比如暗访消费者投诉经历、目击破案过程等跟踪偷拍;体验式采…  相似文献   

10.
一个好记者往往能统观全局,不仅摄制时能熟练使用摄像机,而且要有编辑意识,他拍出的素材应大多可选用,这样即可节省后期制作的工作时间,又能得到较好的新闻质量。本文试就记者在新闻摄像中的编辑意识(这里指传统的快切方式的电子编辑,不包括特技制作)展开探讨:一、要有鲜明的主题意识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记者拍摄时心中要有数,围绕主题去采集有用的素材。我在新闻制作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图像无可挑剔,但用不上,因为它脱离主题,是多余的。有一条这样的新闻,主题是一个下岗女工自强不息,养蝎再创业,而整个素材仅有一个画面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部分西方国家和地区的网络新闻生产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网络新闻的采集、制作与发布、反馈过程中出现的变化,以及新闻生产者、受众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网络技术对新闻生产造成时空压缩,加剧了新闻采集与制作的分离;网民广泛参与新闻生产,促进记者的专业角色转型,从传播者转变成网民讨论的主持人和意见综合者.这是当前网络新闻生产最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给电视制作技术注入了生机,也使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手段锦上添花。制作一部专题片要经过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等工作才能完成,怎样体现专题片中的主题思想,随着情节的进展,通过哪些素材去营造气氛;在叙述事件过程中,又用哪些素材来突出和表现主题等在制作过程都要加以考虑。按照编导的设想与要求,根据片子的内容,着手采集相关素材,即将录像机上的磁带内容转变成计算机上的文件,这个过程也就是素材的上载过程,使磁带上的内容变成一个个素材文件。  相似文献   

13.
苏俊斌 《青年记者》2017,(18):14-15
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诸环节主要涉及对新闻事实相关素材的采集以及对新闻素材的取舍判断.与之相应,新兴技术对于新闻产品生产的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对传统新闻生产流程中涉及素材采集与鉴别诸环节的介入;其二,人工智能被运用在新闻生产流程中有关议题、叙事以及价值的选择判断环节中.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是我们记者行当谁都熟悉、谁都离不开的话题。从新闻采访的定义来说,种类很多:如“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再如“新闻采访是一种独特的调查研究活动,是为了掌握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像是电视新闻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摄像的质量对于新闻的表现水准以及信息传达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应用中,新闻摄像根据具体情形的需要,将摄像机所选取的影像用介质加以记录,为后期制作提供素材。在整个新闻制作的过程中,新闻摄像记者所拍摄的摄像资料  相似文献   

16.
数字媒体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结合,营造了数字电视媒体环境。电视新闻报道中,数字化技术和设备支持新闻素材的采集与管理;非线性编辑技术改变了新闻节目的制作方式;包装设计使新闻节目越来越好看;数字化编排与硬盘播出使新闻播报更加灵活与快捷。数字媒体彰显出"一对一"、"交互性"精确传播的特性,数字媒体将是中国新闻媒体的主流。  相似文献   

17.
专业新闻媒体在这场革新中须以身作则,平衡好坚守新闻专业底线的原则和达成传播效果目标的关系。新闻文体是新闻报道的样式和体裁,是对新闻素材在报道中的呈现方式、语言特点、整体结构的总结和概括。在传统的新闻写作领域,比如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等新闻写作文类都有一套基本的结构方式和话语体式。  相似文献   

18.
我台于今年由大洋公司承建了新闻非编制作网,非编软件采用大洋公司自主开发的第二代XEDIT非线性编辑软件,及内嵌的XCG图文字幕创作系统,实现字幕与视频画面的无缝连接,达到在某一台有卡工作站点采集素材,可以在任意一个无卡站点进行编辑,最后在任意一台有卡站点下载的功能。下面就我台非编网建设过程中一些安全策略方面的做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一、服务器的安全在新闻非线性制作网络中承担数据服务信息管理和网络结构信息控制的服务器需要具备周全的安全和应急策略。在网络中我们要用到3种类型的服务器。它们分别是域控制器(DC)、数据…  相似文献   

19.
张俊才 《新闻界》2001,(2):21-22
影视艺剧目的制作离不开导和演,高度的主题指向以及完美的艺术形式追求,必然要示以导制演或导演互动,导和演的高度配合,才能确保虚构艺术舞台化的艺术品质,新闻活运是以传递信息为要务的工作,它同样离不开记与采访对象的有效配合,但是,新闻是以 实为生命的,新闻工作在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为生命的,新闻工作在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是忌导工作在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是忌导讳演的,导和演只能出新闻“赝品”,导演新闻是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靳普 《新闻世界》2010,(10):43-44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巧妙而且有效的访问方法,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得心应手,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素材,写出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