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的语言实践来完成的。而学生的语言实践在课堂上,则主要表现为回答教师的问题。本文深刻剖析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的三个主要情境:学生回答问题不符题意;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学生回答问题直扣主题,同时教师适时点拨,耐心等待,旨在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来回答教师提问,有效形成创造性思维,力创"学生自主提问"的成功课堂。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说的“动脑筋”,有两层意义:一是要使学生在交流中能发现问题,有问题可提;二是对回答学生的问题,不要立即直接回答,要使学生更明确地认识其问题的实质,还要使学生自己能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用尊重的态度,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教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发言;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挖掘学生回答问题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往往缺少有效性,从而使回答问题的影响力大大降低,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精心设计的提问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学生回答问题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周归源 《湖南教育》2003,(19):39-39
一、问题结构的优化 问题结构应该逻辑严密。问题结构的逻辑性至关重要,如果问题结构的逻辑出了问题,学生就无从回答。如初一的课文《我的老师》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本文着重写蔡老师爱学生,还是着重写蔡老师使我难忘?”这个问题有个预设判断,就是:蔡老师爱学生和蔡老师  相似文献   

6.
《热对流》一课,我已连教两个班了,但总觉得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在讨论书中的三个知识应用的问题时,他们的回答使我感到学生对“对流”这个概念没有掌握好,但又不敢肯定这一点。因为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的质量比较高,只是后两题回答得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在上第三个班时,做了一个调查,想通过细致的分析,弄清原因,为将来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师:上节课学习了单质硫的性质,请同学们回答问题:画出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说明其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生:(先板书原子结构示意图,然后回答。)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有16个电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表现出氧化性,生成—2价硫的化合物。硫原子最外层电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偏离,形成+4、+6价硫的化合物。(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 [评]借助于理论使学生对硫的性质及其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8.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丁丁问老树爷爷的三个问题,也听了老树爷爷的回答,现在让我们也走近老树爷爷,学着丁丁的样子问老树爷爷一些问题。(投影出示《老树的故事》插图,播放大自然鸟儿欢叫,泉水叮咚的音乐,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教室一片宁静,学生十分新奇师:下面老师先做个示范。(小跑至老树前,凝望着老树,露出疑惑的神情)师:“老树,老树,你脸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皱纹呀?”(生笑)师:谁能演一演老树爷爷,来回答我这个问题?(学生跃跃欲试,兴趣十足)生:小朋友呀小朋友,因为我有一百岁了呀!(师生共同鼓掌)(充分肯定学生见解,使学生在愉悦…  相似文献   

9.
谐趣吧     
《初中生》2007,(Z5)
问题与答案教师要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甚么叫做彗星?"学生有点慌乱,踌躇着。"一个有尾巴的明星是甚么?"教师很有耐心地提示。"哦,那是米奇老鼠!"学生很快地回答。  相似文献   

10.
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1.在课堂上,常见此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多数学生既不看书,也不思考,总等着“好学生”回答。一次,我试点了几个从不回答问题的同学,大部分回答不出来。而在和学生的课外交往中,我却发现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谈得头头是道,甚至比我懂得多。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呢?2.学生回答问题时,很少谈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学给课文分段,通常都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同学举手。当举手的同学回答之后,我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其他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可是在批阅学生的预习本时,我发现同学各有不同的分法,而在课…  相似文献   

11.
开心ABC     
如此聪明林鹏锋福建上农艺课时,老师提问:“什么时候搞西瓜最合适?”一个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看瓜人睡熟了的时候。”我没哭张迁江苏小汤姆在家娇养惯了,好不害身捱到了上学年龄,妈妈送他到学校上学。第一天上学回家,妈妈担10\地间汤姆:“在学校好吗?没有哭吧广汤姆回答:”我有没哭呢1我把老师弄哭了。”两个问题高香莲吉林老师:“维佳,我准备向你提两个问题,如果你同回答出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可以不用你来回答由乔治来回答。”维佳,“去师,您提吧!”不说不知道张迁江苏唠唠叨叨的演讲使听众跑了一大半。演讲者感激…  相似文献   

12.
背景最近有个学生问我一个问题 :远程教育中技术的“最佳应用”指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因为CMC(计算机协调通信 )使我有机会反思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我发现对自己的回答并不满意 ,最终给自己打了C 的分数。本文拟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尤其是我的回答涉及到的两个方面 :技术将如何影响学习效果 ?又将如何影响学习过程 (包括作为教育提供者的我们 ) ?我也希望我的回答对实践有所启示 ,因为这个问题的提出正是出于实践的需要。理论和实践首先 ,关于学习技术的“最佳”应用和实践 ,长期以来一直都有争论 ,从历史上看 ,已超出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要回答好却并不容易。学生在回答时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现略作分析如下:1.简单化:回答如答记者问,以一两句简单的句子一答了之。这一现象在学生用英语回答其他问题时同样存在,这属于习惯问题。平时说惯了中文,一下子要用英文,不免觉得不习惯,至少会感到不自然。其表现如同  相似文献   

14.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小学生年级升得越高,举手回答问题的人越少!究竟是什么使本应"童言无忌"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变成了一群"沉默的羔羊"?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不可否认,造成这种现象,教师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你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慢慢思考了吗?你的提问学生乐于回答了吗?你对每个学生的回答都予以激励了吗?你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了吗?  相似文献   

15.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小学生年级升得越高,举手回答问题的人越少!究竟是什么使本应童言无忌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变成了一群沉默的羔羊?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不可否认,造成这种现象,教师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你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慢慢思考了吗?你的提问学生乐于回答了吗?你对每个学生的回答都予以激励了吗?你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了吗?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兴趣,使学生能乐学呢?首先,应重视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进行认真评价,多加鼓励。教师应对学生回答中那怕有一点儿成绩都能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信心,增强他们大胆积极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力量,培养他们听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发言、想发言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在“乐学”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尝试一下初步成功的喜悦,用喜悦之情去帮助学生树立、恢复学习的自信心,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在课堂上为学生多创造成功的机会,多为学生创设展示优点和特长的教育平台。在提问方面,作为执教者应注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是提问的一个技巧,也是培养学生回答问题自信的一种方法。通过这个平台,唤起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乐趣。其次,积极增进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融洽配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创造性及其充分发挥的催化剂,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可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障碍。如果课堂上教师如果一味地讲,只唱独角戏,不给学生留发言的机会,或是让学生发言,回答错了就大加挖苦、讽刺或只让个别学生回答问题,这样...  相似文献   

17.
陆冬娟 《辽宁教育》2011,(12):48-50
一、追问的误区 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是在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回答的情况继续提问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追问时,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问题,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有效的追问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促进教学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换。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通过学生听课时的神态、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考试及与学生谈话交流等多种手段来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下面笔者就教师如何对处理学生回答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一定要经过一番思考才能举手回答。这时教师简单的给予否定性的评价,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久而久之,他们会放弃参与,惰于思考,甚至破罐子破摔。其实,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是难免的,而这一错误的暴露,正说明了学生需要帮助。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加以引导,纠正错误,使学生真正掌握所…  相似文献   

19.
高三学生面临人生道路选择,如何做好高三学生思想工作,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确立人生方向,解决学生学习动力,笔者主要让学生回答好三个问题:首先,明确身份,回答好"我是谁"问题;其次,明确目标,回答好"为了谁"问题;最后,激发动力,回答好"依靠谁"问题。如此,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升学的梦想。只有实现了一个学生的大学梦,和他的大学梦一样的千千万万个大学梦,就汇成了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映和处理。从"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回答不全,回答错误"三个方面入手,给出了教师理答的应对策略,展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