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今年是周总理的诞辰一百周年。想起周总理, 我头脑中不禁涌出这样的诗句: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这首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是诗人柯岩在1977年在《涛刊》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朗诵的,后来竟不胫而走,许多报刊纷纷转载,电台纷纷播诵,多家出版社收入悼念周总理的诗集,还被收入初中《语文》课本。这首仅几百字的一首诗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亿万人民对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有深厚的感情。而这首诗恰恰用诗的形式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有人说,散文是美文,而诗歌是美文的美文。她的美表现在多方面,而这首诗的美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巧用辞格表达强烈的感情 多次用“反复”的手法,使作者要抒发的对周总理无限崇敬、怀念的感情一次次向前推进。 诗是主情的文体,这首诗一开始就用“呼告、反复”的辞格表达亿万人民对我们敬爱的周问题的无限怀念之情。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这里,第一句是呼告,划横线的是反复。反复辞格的使用,仿佛痛失亲爹娘的孩子在反复低吟对亲人的怀念,抒发无比强烈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马宏 《语文知识》2002,(3):14-15
重音是朗读时最常见的基本技巧,就是为了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而将某些词语读得突出一些。通常来说,加重音的词语朗读时要读得重一些、响一些,但并非所有重音都如此,比如: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第二个“哪里”作为重音,若也用加强音量  相似文献   

3.
问号怎么用?它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可以用在疑问句后面: 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也可以用在反问句后面: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也可以用在选择问句后面:  相似文献   

4.
艺术创作的主要规律之一,是从复杂的生活中提炼出单纯的艺术形象,以单纯表现复杂,写诗,尤其如此。为此,写诗必须运用修辞格,有时是某种辞式的单用,更多的情况则是各种辞式的交错运用。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选取了富有特征性的形象,描绘了总理为人民,人民爱总理的生动画面,歌颂了总理永世长存的业绩,抒发了亿万人民思念总理的深情。诗篇一开始直抒胸臆,以呼告手法抒发了怀念  相似文献   

5.
陈一平同学问:“有许多悼念周总理的诗篇,《周总理,你在哪里》写得出类拔萃,构思精巧,全诗的感情线索是怎样发展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感染力很强的抒情诗,思想内容并不难理解,它写得如此感人,主要是诗人作了新巧的构思:作者把诗歌的题目作为全诗的感情线索和结  相似文献   

6.
请看下列例句;①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弃流着。《谁是最可爱的人》②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土地》例①②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例①中的“思想感情”是本体,“潮水”是喻体,本体“思想感情”修饰喻体“潮水”,组成修饰和被修饰关系。例②亦如此。像这些本体和喻体直接联系,组成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的暗  相似文献   

7.
下面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义务教材第七册基础训练2作文)为例,浅谈“五问自读法”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一、写什么? 我先让学生复习《全神贯注》一文,回答三个问题:(1)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2)你敬佩他吗?(3)为什么?接着,要求学生认真地默读作文题,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①必须写一个人;②这个人必须是值得你敬佩的;③要写一件事  相似文献   

8.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当面问我:学生容易理解的记叙文怎样教?并举出《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选入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这确乎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象这样的记叙文在语文课本中不止一篇。就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谈一谈我的意见。教学这篇通讯(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的目的可以是: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收到读者来信,询问通讯和报告文学有什么区別?为什么同一篇作品,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有时收入“通讯集”。有时又收编进“报告文学集”?谨对此答复如下。“通讯”是比消息详尽、生动而又带有分析和评论性的新闻文体。通讯(或叫通信)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早。例如1920年周恩来在法、德勤工俭学时  相似文献   

10.
当前语文教学中有着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孤立强调词章工具,在加强“双基”冠冕下,只着眼于字词句章知识的灌输和练习,有意无意地削弱了思想感情的培养。一次我听一位老师教《回延安》,教到开头两行: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老师讲,这是祈使句,用的是呼告的修辞格,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上了“祈使句”和“呼告”,学生也连忙照抄到笔记本上。我真怀疑,这究竟有多大用处,学生既不了解诗人怎么一开头就用“祈使句”发出这样的“呼告”,  相似文献   

11.
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好的板书设计,对于搞好课堂教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好比“工程蓝本”,设计得法,运用得当,可使教学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板书设计如下: 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12.
一、导入课文:简简单单教语文第一次: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生:春天在哪里)师:春天来了,我们都想去找春天,你想到哪儿去找春天?(生:公园、野外、草原、校园的花圃)师:春天到了,我们都想找到明媚的春天。有一位中国古代的诗人写了这样两句诗——(课件出示:“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生:儿童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春天,只知道往游人多的地方去)师:你们比古代的人聪明。不仅儿童喜欢去找春天,大家都想去找春天。我们的冰心奶奶也要去找春天,她把这两句诗改了一…  相似文献   

13.
“端的”释     
“端的”一词在《智取生辰纲》(高中二册)一课中出现了六次:(1)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2)端的热了走不得!(3)你端的不把人当人!(4)你端的是甚么人?(5)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6)这七人端的是谁?课本只注释了例(1)中的“端的”为“真的,确实”。另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一册)一课,注释“端的亏管营、差拔两位用心”一句中的“端的”为“果然”。“端的”在明清白话小说里,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副词,一般辞书都释它为两种意思: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典型材料”。 为落实初中《阅读》第三册诗歌单元教学要求和训练重点,特对具体诗歌作如下内容浅析和教学建议。 周总理,你在哪里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当代著名诗人柯岩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而写的一首自由体抒情诗。作者用形象凝练的诗句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比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5.
一、扣住“始终”,从“终”出发,了解蜗牛最终没有搬家师: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蜗牛搬家》。蜗牛搬家这个故事,大家喜欢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请看大屏幕。(生看视频听读课文)师:(播放中课件出现故障,不能播放)对不起,课件出现了问题。有谁记得刚才这个故事讲到哪里了?生:燕子帮蜗牛搬家。师:你听得真认真!现在课件出问题了,谁来帮我把这个故事讲下去?(生感到困难,没人举手)不要紧,简单地讲一讲,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讲好不好?(师生合作讲述)师:(对一生)我听你说得挺好的,你来接着说给大家听,好吗?(生接着把故事说完)师:你真棒,比刚才…  相似文献   

16.
一位初中语老师曾让我给他复制哀乐磁带,说讲《周总理,你在哪里》时用,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课堂放哀乐,合适么?无独有偶,不久又读到一篇《(周总理,你在哪里)说课稿》(陕西师大《中学语教学参考》1999年10期),再次遭遇哀乐。教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中讲述了他“创设情景”的方法:“上课时讲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摆上一瓶淡雅的花,轻放低沉的哀乐,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课文:简简单单教语文第一次: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生:春天在哪里)师:春天来了,我们都想去找春天,你想到哪儿去找春天?(生:公园、野外、草原、校园的花圃)师:春天到了,我们都想找到明媚的春天。有一位中国古代的诗人写了这样两句诗——(课件出示:“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生:儿童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春天,只知道往游人多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诗人柯岩同志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所作的诗作《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感人肺腑的优秀诗篇。这首诗之所以感人,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感情真挚,色彩强烈。第二,构思巧妙,脱俗创新。《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艺术构思与同类诗作  相似文献   

19.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片断:师“:表情是心情的晴雨表。”从同学们脸上的表情我知道你们都想读给大家听,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读书的乐趣。自信的孩子,请你来读。(一名学生很认真地读了课文第四自然段)师“: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多有气势的词语呀,谁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气势?(一生在  相似文献   

20.
一这本是池莉一篇小说的题目。你以为你珍爱,就能永远拥有?你以为你珍爱,别人会为你停留?生活,永远是无可奈何。小说渗透着池莉这样的生活观:瞬间即永恒,残缺乃至美。你以为你是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古希腊神庙上刻着的文字永远在提醒着世人:认识你自己。语言即是人本身,关注语言即是关注人本身。人们啊,认识你自己,请先从称呼始。汉语中“我”是戴镣铐下跪的犯人,英语中“I”永远是顶天立地的大写,这对自身的称呼即可见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西方重视的是个体的独立价值,个人的尊严与权利;中国看重的是自我约束,群体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