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惠芳 《出版广角》2015,(11):23-25
根据对2012—2014年科普图书销售排行榜5个方面的比较分析,了解当前成人科普和少儿科普图书零售市场的现状,为促进这两类科普图书出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普图书是科技图书的重要分支,它在向公众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知识时代加强科普工作,对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日益重要,因此,科普图书的编校质量应予以重视。要提高科普图书编校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好科普图书的科学性科学性是科普图书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尤其是原创的科普图书出版工作可以说举步维艰.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版的科普图书有80%以上是亏本的,虽然有志于科普出版的人们怀着崇高的理想苦苦耕耘,屡败屡战,但收效甚微.就连国家花大力气组织推出的"院士科普书系"也淹没在茫茫书海中,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浪潮."科普图书叫好不叫座"甚至成为了出版界的共识.随着出版社的转制,在强大的经济压力之下,出版社和编辑们还有多大的勇气和精力能投入到科普这项两个效益都很难立竿见影的事业中,便成为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普图书作为科学普及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对于开启民智、振兴国力发挥了重要的传播作用。新时代,为了在全媒体科普语境中发掘更优质的作者团队、传播更精良的科普内容、营造更良好的科普氛围,科普图书出版应从选题、作者和内容3个方面建立把关机制,保障优质科普内容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引进版科普图书的发展和成绩有目共睹。但就整个图书市场而言,引进版科普图书所占份额依然十分有限,真正叫好义叫座的引进版科普图书还不太多。综观引进版科普图书部分品种受欢迎的背后,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选题引进和编校质量问题尤其突出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和探析,能给我们做好科普图书出版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梅兰 《采.写.编》2021,(2):130-131
作为科教内容核心组成,地学科普图书在承担科普教育重任的同时,联动着其他学科的创新,并在能源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地学科普图书的选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科普图书是否能够成功达成预期的效果。目前,地学科普图书选题策划分析主要集中在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民生需求方向以及发展瓶颈方向四个方向。但如何选定某一种方向,或者如何调和四个方向的比例,或进一步根据四个大方向进行细致的策划和选题仍旧值得讨论。基于此,本文针对学科普图书选题策划方向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科普图书出版怎样走出困境再创辉煌陈天昌科普图书出版对提高全民族特别是青少年、农村干部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建国以来,科普图书出版有过几个辉煌时期,如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1949—19...  相似文献   

8.
少儿科普图书在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内容、“明星效应”、突破创新、优秀的作者和编辑团队等都是少儿科普图书获得专业认可和市场好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科普图书出版,一直是出版界比较热的话题。而每谈到此话题,大家又都会不由自主地谈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谈到其出版的科普图书,谈到其被广大读者知晓的《第一推动丛书》等引进版科普图书。近年来,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引进版科普图书在数量、质量、销售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国读者中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科普图书也因此成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图书的重点板块之一。成功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探寻其成功的路径,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揭示它们,或许会对科普图书的出版和引进起到一些启示作用。成功:方向明确 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初步统计,目前出版科普图书的出版社有300余家,每年出版的科普图书约有8000余种。无论是国外引进还是国内原创,出版观念还是选题范围都有了极大变化,内容涵盖了科学人文、科普知识、科学家传记、科普随笔、少儿科普、环保科普、IT文化等。其中许多科普图书在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表达形式、版式设计、印装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少翻译作品对推动我国科普出版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既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又有较深刻的文化思考的有成就有作为的科普出版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田慎鹏 《出版广角》2012,(10):44-45
正国外的科普图书为何能在国内畅销,他山之石何以攻玉?解析国外的科普作品,分析其特点,"师夷长技"也许对我们会有所助益。人人都有探索未知的欲望,所有的读者都是科普图书的潜在购买者。就这一角度而言,科普图书产业大有可为,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中国科普研究所对2002~2008年全国科普图书的出版情况做了调查。6年间,我国参与科普出版的出版社共有135家,共出版11000多种科普图书,其中,发行3000册以下的科普图书占29.44%,10万册以上的仅有2.17%。也就是说,科普图书的规模和市场都不够大,出现了科而不普的情况。而且在国内的科普畅销榜单上,几乎都是洋科普的身影,国内本土科普图书严重缺乏。国外的科普图书为何能在国内畅销,他山之石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与出版是推动我国科普图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聚焦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研究梳理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与趋势,调研分析科学家创作的科普图书作品在获评奖项、市场反馈、原创与引进以及内容主题分布等方面的现状与特点,探讨分析优秀科普图书创作的经验模式,并从科学家科普创作良好环境营造、科学家科普创作能力水平提升、科学家科普图书创作出版新模式构建3个角度出发,为后续科学家群体更好地从事科普图书创作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科普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全面影响人民生活的新时代,科学普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普图书出版应充分发挥传播媒介和支撑服务的功能性作用。文章简要分析国内原创科普图书的出版现状,从新时代大环境、科技创新大发展和科普创作人才的培育等方面阐述科普图书出版发展的良好前景,以科普图书出版实践为例,以聚焦和垂直化为目标,探讨科技类出版社在科...  相似文献   

14.
张霄 《出版参考》2021,(3):68-69,72
好奇心作为儿童探索世界的原动力,对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出版领域,已有不少围绕好奇心这一核心要义展开创作的原创优质少儿科普图书.本文以好奇心为关注点,从内容选取、作者选择以及附加值提升三个维度对市场上的原创优质少儿科普图书进行分析,力求总结出少儿科普图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科普出版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图书品种较丰富,图书选题多样化,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可以说科普图书正逐步成为出版领域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但是,深入思索,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科普出版与它所肩负的重任比,在科普观念、作者队伍、原创力量、译文和编校质量、图书市场份额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现在对科普图书的分类还没有明确的标准,笔者仍沿用通俗的两种分法:按读者对象分为成人科普、少儿科普;按图书内容分为人文科普、生活科普、医学科普等,本文主要就人文科普图书(业内也称之为高级科普)的出版现状与对策作一些…  相似文献   

16.
得书随识     
正视质量也许是由于我经常写些科普方面的文稿,有些出版社的同行给我寄来了科普期刊和科普图书,我感谢他们的感情。寄来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希望我提些意见,一个是要我写些稿件。我尽了一些责任,但是有些话不大好说,只能在这里写上几句。近年来,科普期刊的印数都有下降的趋势,有的下降得相当惊人,其原因何在?有的说全国科普期刊多,各个省、市都有几种,读者购买时毕竟有  相似文献   

17.
科普图书能否获大奖,就看其是否为精品.当然,精品科普图书不一定都能获奖,然而获大奖的科普图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精品了.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精品科普图书,进而搞好选题策划,多出精品科普图书,笔者对一些获奖图书进行了再思考,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科普图书的创作理念与选题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科普图书受到了党和国家的空前重视 ,科普图书的出版也一浪高过一浪 ,现在全国许多类型的出版社都涉足科普图书的出版 ,而且出版了一系列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图书 ,如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推动丛书》、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的“哲人石”系列图书 ,清华大学和暨南大学联合出版的《院士科普书系》、河北科技技术出版社的《看不见的科学世界》等。然而 ,仔细分析发现 ,引进版科普图书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国内原创科普图书的形势并不乐观。就目前科普图书的出版而言 ,我国缺乏的不是出科普书的出版社 ,而是缺乏像斯蒂芬·霍金、卡…  相似文献   

19.
一、当代科普图书创作的现状 科普图书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科技发展是创作的源泉.先进科技成果的问世、成熟科学技术的应用、各种科研机构的成立,为科普创作提供动力和素材.其次,教育的普及、印刷业和邮政业的发展、图书市场的成熟也都是促进科普图书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科普图书是提高读者综合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知识普及性读物。为提高科普图书质量,更好地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目前在维吾尔文科普图书编辑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处理好编辑与作者的关系编辑审稿作为创造性劳动,应贯穿于科普图书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