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俊丽 《湖北教育》2011,(12):61-61
那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斑羚飞渡》一文。 这是一篇小说,写的是七八十只斑羚在后有猎人追捕、前有悬崖峭壁的绝境中,在镰刀头羊的指挥下,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成功飞渡,避免了种族灭绝的神奇故事。  相似文献   

2.
激情飞越     
在猎人和猎狗的追赶下,奔跑了两个多小时后,五六十只斑羚被逼到了一个山崖上。这山崖像一座山峰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相隔约6米左右的距离,两边都是笔直的绝壁。到这,斑羚们知道自己已陷入了绝境——他们虽有极善跳跃的  相似文献   

3.
一篇读后令人肃然起敬的文章《斑羚飞渡》(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其内容是面对后有猎人的捕杀,前有山涧的阻挡,一群身处绝境的斑羚开始了一场与生命抗争的搏斗。为了种族的繁衍,头羚与老斑羚们义无反顾地跳向山涧,这是何等的壮烈。习题“课文中几次写彩虹,有什么作用?”“……是可以烘托飞渡的壮美气势,弧形的彩虹与飞渡的弧线恰好相近,斑羚飞渡的气势美,有如彩虹一般壮美……”(教学参考书第85页)笔者认为“壮美”一词用在此处是值得商榷的。创作的动机总是具体的,而且一定要体现在作品中,我们在认识这个问题时应采取一种紧密结合作品…  相似文献   

4.
《斑羚飞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动物小说,描写的故事是:一群斑羚被猎人逼到悬崖边,面临种群灭亡的危险。为了跳过悬崖,老弱斑羚毅然选择牺牲以挽救少壮斑羚,最终延续了种群的生存。  相似文献   

5.
学习了《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我以为那群斑羚之所以能够绝处逢生、飞渡成功,除了镰刀头羊的聪明和老年斑羚自我牺牲、舍己为人的这些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狩猎队的猎人在斑羚群被逼上伤心崖后,既没有开枪,也没有放出猎狗,以至于斑羚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想脱险的方法和组织飞渡。狩猎队好不容易将斑羚群逼上伤心崖,却没有开枪去猎杀斑羚来达到他们的狩猎目的,而是像看“杂技”一样看着斑羚飞渡自救,直至看得目瞪口呆。是什么原因使猎人们迟迟没有开枪?或许是他们良心发现吧!斑羚飞渡成功的另一原因@王鑫$湖北保康县第二中学!学生…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激发课堂生命活力的有效方法。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从认识感知的角度说,多媒体信息组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感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如做《天净沙》课件,可以通过一段低沉幽咽的古筝曲和一幅幅草木深深的深秋晚景画面,自然地将学生引入词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中。在教学《斑羚飞渡》时,我在制作课件时选用跳崖的老斑羚、刚毅的镰刀头羊与课本中所要体现的角色性格特点、表情、神态非常吻合,配上同步的集音频…  相似文献   

7.
第一课时。一、导语。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惟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惟一具有情感的生灵。我们一直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相伴而生。斑羚就是这千姿百态的动物当中的一种。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猎人和斑羚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沈石溪老师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描述了猎人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了伤心崖,每头老斑羚牺牲自己,带着一头半大斑羚"飞渡"悬崖,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凄美很感人,但在自然界是不可能发生的。作为一种喜欢独居的野羊,根本不可能集成  相似文献   

9.
猎人们:读过《斑羚飞渡》一文后,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给你们写这封信。虽然我为斑羚的生存智慧和牺牲精神所感动,但还是忍不住要问:是谁导演了这惨无人道的悲  相似文献   

10.
(一)师:张云娟,告诉听课的老师们,我们在语文课上经常干什么。生:经常玩。师:这堂课也是这样,与其说是学,不如说是玩;起码是一边学,一边玩。咱们该玩什么?生:玩斑羚。师:你们见过斑羚吗?生:没有。师:(故弄玄虚)我给你们找来了一只,想牵出来看看吗?……(像哄小孩)崔阳阳,你喊一声“斑羚出来”,它就自己出来了。生:斑羚出来!(随着“咩”的一声,一幅斑羚图片进入屏幕,生大笑。)师:我们再进入一个介绍斑羚的网页了解斑羚。靳晓洁,请你读一读。生(读):斑羚,别名青羊、山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师:谁还了解斑羚的其他情况?请作补充介绍。……没有…  相似文献   

11.
在《斑羚飞渡》一文中,作者沈石溪以冷峻的笔触、独特的视角,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动物逃亡图:七八十只斑羚被猎人迫陷绝境,面临万劫不复的灾难,斑羚种群用牺牲一拨来挽救另一拨的自救之法,令人惊异;飞渡6米宽的大峡谷,跳跃技艺之高超,令人惊异;特别是面对死亡所表现的群体意识、牺牲精神,更是令人惊异。作品以形象化的艺术手法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敬畏生命源于惊异。  相似文献   

12.
一、抓住"课题",巧妙设疑"课题"也就是文章的题目,它是一篇文章的标志,是文章内容的精髓。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题,反复咀嚼文章内容的关键性词语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因疑而读,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围绕"飞渡"进行巧妙的设疑:文章中的斑羚为什么要飞渡?它怎么样才能飞渡?斑羚飞渡给我们哪些启示?再如,学习《孙权劝学》一文时,我们可以围绕"劝"字进行设疑:孙权为什么要劝学?  相似文献   

13.
一次,去漠河采访一位老猎人,他执意要带我一起去狩猎。老猎人套上狗拉雪橇,我们出发了。老猎人共有5只狗,雪橇最前面是一只领狗,后面是4只力狗。雪橇在雪野上飞奔着,犬吠声时而响起,我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跑在最前面的领狗因为和后面的几只力狗之间有一段距离,几乎一直是不用力气地空跑,而那4只力狗却要拼尽力气向前跑,只要哪只力狗稍稍走神,鞭子就会落下。下午,狩猎结束返回住处,又累又乏的我吃力地帮老猎人往下搬着猎物,老猎人则将他的狗们一一解开,开始喂食。我暗想,老猎人是该好好慰劳一下这些劳苦功高的狗们,尤其是那4只付出了很多力气…  相似文献   

14.
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和人之间,与人为善者往往会被许多受恩者拥戴。就如《水浒》中的宋江破天下人呼作“及时雨”那样,在梁山伯里,宋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好汉们的领袖,因为,在这种时候,“知恩图报”、“好感回报”等法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关爱自己的人,而讨厌那些漠视自己的人,这可以说是一条“自然法则”。利用这条法则对一个团队进行管理,常常能轻而易举地控制团队,使团队成为一个凝聚力强、运作顺畅的群体。根据这一原理,社会心理学家们研究了“情感管理”的操作技术,并在多个社会产业部门进行了实验,从而形成了一套通用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5.
师: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靠打猎为生。有一天,一位猎人捉到了几只小兔子。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我读了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之后,收获了许多。《斑羚飞渡》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和朋友去打猎,在戛洛山的伤心崖上把一群斑羚逼到了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了.猎狗知道实在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  相似文献   

18.
就在猎人扣动扳机的刹那间,一只小鸟毫不犹豫地飞到猎人的面前,郑重地一跪!鸟儿们被这一举动给震惊了,而猎人也惊呆了。这只小鸟用哀求的眼神注视着那位猎人,嘴里"叽叽喳喳"地叫着:"猎人,  相似文献   

19.
1 创设情境 ,培养敏锐的洞察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指出 :人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要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 ,把握其内在含义和本质特性。在语文教学中 ,导入新课 ,让“死”的文学“复活”出现在学生眼前而达到理解课文 ,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教学《斑羚飞渡》一课时 ,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一群斑羚逃生的片段 ,七八十只斑羚在猎人的追捕中发出悲惨的咩叫声 ,前面是悬崖峭壁 ,斑羚群身陷绝境 ,学生很快就被这幅生动逼生的画面所吸引 ,适时 ,教师提出质疑 ,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去发现 ,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地进…  相似文献   

20.
《斑羚飞渡》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所选的一篇散文精品。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斑羚飞渡》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优美,很适合学生欣赏,易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自然、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斑羚们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