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西方的宗教文化观念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两者在历史长河中发展历程也是各有风采。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对东西方对待宗教文化的态度之不同进行了明了的分析,然后以东方的佛教和西方的基督教为例,对东西方文化对其宗教的影响及其导致的重要差异作了对比分析,最后对两大宗教文化的历史传承差异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不断进行着经济或文化上的交流,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东西方的历史、宗教、文化、政治、民族价值观不同而引起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国家与民族多元化发展的产物。本文以1940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乱世佳人》为例,谈谈东西方关于宗教、价值观、种族倾向的差异。希望对他国文化研究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高怡菡 《海外英语》2012,(16):216-217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手段,而沉默同样能传达丰富的信息,甚至是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然而,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沉默的理解也大不相同,这些差异往往会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该文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阐释沉默现象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定义,以及东西方文化对待沉默的不同态度和表现,从而提高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手段,而沉默同样能传达丰富的信息,甚至是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然而,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沉默的理解也大不相同,这些差异往往会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该文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阐释沉默现象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定义,以及东西方文化对待沉默的不同态度和表现,从而提高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也是中外交流重要的内容,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译本在西方广受传诵。本文使用语料库工具对比分析两译本翻译特点,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特别是宗教文化词的翻译,能反映两者对中西方传统宗教文化的不同态度。实根据译者经历和翻译目采取不同翻译策略,进一步分析两译者翻译特色。  相似文献   

6.
漫画在艺术的长河中历史不算悠久,却对当今的艺术有着很大的影响。东西方不同的漫画,给人以不同视觉影响和艺术影响。以丰子恺为主的中国漫画家,通过简约地展现出生活的细节、环境的描绘,是体现早期社会艺术人文思想的一个突破点;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日本漫画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画面颜色,表现的是另一种对待生活对待艺术的态度。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待当今艺术有更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后殖民主义理论下的话语模式中,文化的接受者往往是作为传播者的一个虚弱陪衬,电影《英雄》、《阿甘正传》、《黄河绝恋》均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创作者本身持有的意识形态。出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原因,观众对待中西方电影有着不同的观影心理。  相似文献   

8.
周燕 《现代语文》2010,(2):125-126
《俄狄浦斯王》与《雷雨》分别是中西方戏剧史上两部经典之作,在很多方面可以进行比较。如在命运的产生类型,乱伦关系,主人公对待命运的态度上都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从而折射出中西方悲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镇聪 《鸡西大学学报》2008,8(5):104-106
《三国演义》与《伊利亚特》虽然以描写英雄为主,但也描写了一些女性。在两部作品中,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并无多大的价值可言,但中西方对待女性的态度还是有所不同,从中我们亦可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重视政治和道德,而西方则重视个人和人性。形成差异的原因有: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内核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圣经》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被称之为人类共同的经典和西方世界共同的指南。然而《圣经》中究竟是否提到过中国呢?在《圣经》中中国是何种称谓呢?本文将以历史的、宗教的和文化的视野,探寻china一词的来源和圣经对中国的预言,从而加深对《圣经》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发展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动物词汇是民族文化特色的代表之一,每个民族的风俗、社会文化等也会在动物名称中有所体现。基于此,通过对东西方传统文化中"猪"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反映出东西文化中对动物名词的理解差异,并折射出东西方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便进一步消除东西方交流的障碍,更好地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龙王公主》和《海的女儿》分别出自中国的陈玮君和丹麦的安徒生笔下,不同的文化圈造就了作家不同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心理,进而或隐或显的影响到其创作的风貌。从这一意义上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都是自身文化的反映。文章致力挖掘这两篇题材相似的文学作品因作家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传达出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增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和对话。通过文本细读对两篇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中西方在长辈与晚辈关系、对待婚姻和爱情的态度、教育方式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邓娜  杨宁 《天中学刊》2009,24(5):81-82
中西方教师在教育上各有取向,在师生关系、对待学生的态度及教育教学方法上各有不同,这种差异来自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只有善于学习西方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才能树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念,创建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西方吸血鬼和中国鬼都隶属亚文化中的鬼文化,但是却拥有不同的文学形象,传递着不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分别进行了描述,然后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对东西方鬼的形象进行深入剖析,从而为东西方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上的差异其实并不仅仅存在于东西方之间。在西方,不同的国家因为宗教、政治、历史等原因,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讲述的是德国与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读起来令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6.
《圣经》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经典。谊书不仅是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对整个西方乃至人类的宗教、哲学、思想,风俗习惯.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圣经》故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永恒的价值,对西方文化和英语语言影响深远,是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是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东西方服装上的性别差异入手,探讨了东西方对于人体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的服装造型特征.通过对东西方服饰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比较,阐述东西方文化在服饰审美观念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高凤翔  孙雅静 《海外英语》2011,(8):293-294,298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该文本着辩证思考的态度,对安德烈·勒菲弗尔的《中西方翻译思想比较》一文进行了细致的推敲。勒菲弗尔在文中强调了文化研究对翻译研究的作用,他以中西方宗教经典的翻译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了中西方翻译传统从口授起源却最终分道扬镳的原因;此外,他指出中西方在翻译实践中的风格也不尽相同:他认为在《圣经》和佛经翻译活动中,上帝与佛祖的角色对译者的心理产生的影响不同,故而翻译实践的产物以忠实或自由的风格而对立。再者,在《中西方翻译思想比较》一文中,勒菲弗尔还强调了偶然性的作用。针对这些方面,该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中西方翻译思想比较》文中观点的局限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从中西方"鬼节"看中西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西“鬼节”发生的时间、历史的渊源和庆祝的形式几方面进行了比较,论述了鬼节与宗教,与东西方人社会价值观念及性格特征的密切关系,从而阐述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陈娟 《华章》2007,(11):46
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在审美趣味上有很大的差异.审美趣味的差异,其实就是文化上的差异.中美作为东西方的两大代表国家,在民族性格上,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迥然有异,一个主动,一个主静.对待自然,一个认为天人合一,一个认为人定胜天.由此让我们看到了两大文明的碰撞与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