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兴”论诗,始于先秦,虽只语片言,简略不详,有的甚至难以诠解,且与诗的审美特质相距甚遥,但追溯后世涛“兴”之论滔滔洪流的滥觞,则又必自先秦始。 先秦以“兴”论诗,以孔子“兴于诗”、“诗可以兴”二语为最明确,也最能体现先秦诗“兴”之论的特点与时代精神,故本章以孔子之语为中心与归宿。孔子用的是“兴”的本义:“起”,或曰“起发”、“感发”。汉人释为“引譬连类”,并以“兴者喻”释《诗》(《诗经》),形成“比兴”说,故本章又侧重揭櫫先秦如何以诗为喻及其与“兴”的联系,以与汉人之说“接轨”。  相似文献   

2.
“兴观群怨”之“兴”是中国文学史和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前人孔安国、郑玄、孔颖达、朱熹等人对此都做出过解释。清人王夫之用“情”把“兴观群怨”四者统一起来,立足于他的情景观和现量说,对“兴”这一范畴做出了新的独到的解释,把我国的诗歌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刘勰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系统说“兴”的文论家 ,他首次把两个读音有异、词性有别的“兴”在相通的涵义上联系起来 ;准确揭示了“兴”与比的异同。但他“唯务折衷”的文学观 ,导致了其“兴”理论的矛盾状态 ,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我国古代诗歌最早突出地运用“比、兴”的是《诗经》中的作品。《诗经》运用“比、兴”和其后的诗歌颇有不同。本文拟就《诗经》运用“比、兴”的特点和其后的发展情况,初步地探索它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5.
王士祯的“神韵说”在中国诗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对于“神韵说”与“兴”的关系,学术界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兴”是“神韵说”的理论核心,而“神韵说”乃是对作为中华民族基本艺术思维方式之一的“兴”的一种全新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是“赋、比、兴”。其中的比、兴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谓“赋”,就是直接铺叙陈述事物,即直陈其事,直抒其情的表现手法。所谓“比”,就是比喻,即用某一事物给另一事物打比方。所谓“兴”,就是“感物起兴”,或曰“触景生情”,借助他物引起所要咏唱的事物。清朝诗论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谈道:“事难显陈,理难言罄,  相似文献   

7.
兴象天然     
“兴象”这个概念出自中国古典美学,它是从意象中分类出来的(这种分类的角度主要是着眼于意象生成过程中“意”与“象”的关系),和中国诗歌的“赋、比、兴”中的“兴”体相联系。关于“兴”,古人的论述和解释都比较多。《毛诗正义》中说:“兴者,托事于物也。”梁朝钟嵘在《诗品序》中又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而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则说:“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唐朝,贾岛在《二南密旨·论六义》中又将“兴”阐释为“兴者,  相似文献   

8.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比兴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形象思维的概念。比、兴、赋,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历代学者都曾经进行过研究。《周礼》的《春官·大师》篇说:“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第一次提出丁比、兴、赋的概念。东汉的郑玄,梁、陈间的刘勰、钟嵘,唐代的孔颖达,宋代的郑憔等人对比兴赋都作  相似文献   

9.
一、积累荀子的治学重在“积伪”(“伪”通“为”)。他在《劝学》篇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蚊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韩愈《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说明要  相似文献   

10.
只要是写作,就离不开修辞,大到文章章法的推敲,小到一个句子的修饰,都要用到修辞。《毛诗正义》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也。”是说“比”和“兴”都是文学写作的一种手段,“比”是用一种事物比方另一种事物,“兴”,是把要写的东两寄托在一种事物上,即托物寄兴。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由此可见“比”和“兴”两法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是“比”“兴”呢?“比”和“兴”虽然极为接近,有着密切联系,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介绍诗歌创作的文章中,说“比”“兴”是一种而不是两种表现手  相似文献   

12.
二、关于比、兴的问题 《诗经》的表现方法,古人概括为“赋、比、兴”。“赋、比、兴”之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大序》称“六诗”为“六艺”。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风、雅、颂,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后世比  相似文献   

13.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这是《召南·行露》里的两个兴句。对于第一个兴句,毛传云:“不思物变而推其类,雀之穿屋似有屋者。”郑笺说同。对于第二个兴句,毛传亦云:“视墙之穿,可谓鼠有牙。” 这个说法,自明清以来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怀疑者可以俞樾为代表。他说:“传、笺之意,皆谓雀实无角,故其说如此。然下章云:‘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鼠之穿  相似文献   

14.
鸟瞰两千年来的赋、比、兴研究,从纵向上说,其总体趋势是以《周礼》“六诗”说为起点,以汉儒对赋、比、兴的认识为核心,存在着两个不同方向的研究线索:一个朝着过去,考辨赋、比、兴的本义,分析《诗经》的表现方法,探寻比、兴的起源;一个向着未来,借用赋、比、兴阐发新的诗歌美学观念。从横向上说,存在着上述四种不同的研究角度。不过,就其主体而言,自汉及今对赋、比、兴的争论,主要是在“表现方法”这个大前  相似文献   

15.
《诗经》“兴”论─—对“全不取义”的一点看法汤力伟“兴”乃《诗经》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对后世影响甚大。“兴”的本义是“起”,《说文》:“兴,起也,从并从同,同,同力也。”又另“界,共举也。”那么,*兴”即“同力共举”的结果。先秦言“兴”(包...  相似文献   

16.
八○年第一期《学报》上张海泉、杨志军、侯宏生三位同志的文章:《谈<古诗十九首>中的“比”“兴”》,对运用在《十九首》里的“比”“兴”进行了探讨。读了该文,觉得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关于“比”“兴”的含义,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  相似文献   

17.
九月二十日早晨,天气阴沉沉的,东北风呼呼地吹着。灌云县陡沟小学学生李同荣、李同兴吃过早饭,从家里上学校去。在通往陡沟集的大路上,他们看见一个身穿短衫短裤赤着脚的中年人,一边走着,一边东张西望,鬼鬼祟祟的,神色非常慌张。李同荣用手臂碰了李同兴一下,小声地说:“看样子,这个家伙一定不是好人。”于是他俩赶到那人身旁,装着很关心的样子问道:“大爷,你吃过早饭吗?今天起大风,你穿这点衣服不冷吗?”那人装聋作哑地不吭声,但是脸色却显得十分紧张,更加不安起来。李同兴拉拉李同荣的衣服,他俩放慢脚步,落在那人的后面了。李同兴轻轻地对李同荣说:“断定这家伙是个坏人。你赶快去乡政府报告,我在这里监视着他。”李同荣点了点头,就迈开脚步向陡沟集走去。临走时故意大声地说:“今天摊我值日,  相似文献   

18.
一、从黄炎培、毛泽东“窑洞对”说起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2100多年间,许多王朝此亡彼兴,此兴彼亡,就像走马灯一样转换。总的印象是,王朝的兴亡似乎有一个循环的周期,这种历史的循环论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三王(夏商周)之道若循环。”其根据就是战国以来阴阳家传下来的所谓“五德终始说”。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在窑洞里与毛泽东谈话时(毛泽东、黄炎培的这番谈话,人称“窑洞对”)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  相似文献   

19.
“诗道性情”的提出是船山诗歌美学对传统儒家诗歌美学的一大突破性贡献.而王夫之的主要突破之处就在于他抓住了“兴”“情”这两个主要概念,并以此提出他的诗歌本体论.并在具体的批评活动中实践之.以“兴”为主的“四情”说的提出也使他的美学体系从创作论走向审美接受,儒家美学精神已经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是一个暴兴的国家.秦人文化原来很落后,直到秦文公十三年“初有史以记事”(《史记·秦本纪》).由于秦人先世历史模糊,而又僻处西陲,因而学者对于秦人早期史迹与其文化来历有所争议.本文拟就秦人早期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的特点,作粗浅的论述.关于秦族的来历问题有人认为秦人原是西方戎族.这在古史上似有些根据,但实有可议之处.《史记·六国年表序》说:“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夷翟.”《史记·秦本纪》又说:“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这一类记述,用“宾之”、“比于”、“遇之”这样的字眼,只是说明东方(泛指我国中原以及东部地区.下仿此.)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