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思路分析[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单元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具体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一课,课标要求则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  相似文献   

2.
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中存在着诸多的以相同或相近事件为原型的“同题故事”,并且这些故事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呈现出迥异的面貌。文章从故事情节、文学趣味、细节描写三方面对魏晋南北朝小说集中先后出现的这类故事进行比较研究,从微观角度进一步分析出其中存在的细微差别.透视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在艺术效果提升方面的逐步发展和可喜进步,进而探究造成这一文学现象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3.
●学习提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高考在本章的命题较为集中 ,涉及的知识点有 :淝水之战 (出过材料题、选择题 )、士族制度、江南的开发、孝文帝改革、南北朝一些朝代的地理位置等。出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考虑 ,加之高考提前 ,新出台的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本部分内容作了大面积的删减 ,四个知识点 ,有两个知识点被首次列为阅读内容 ,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本单元内容复习只需关注 :“社会经济”和“文化”两大内容即可。●知识图解1 .魏晋南北朝时…  相似文献   

4.
酒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魏晋南北朝的酒文化最盛。从政治环境影响、农业和酒业不断发展分析魏晋南北朝饮酒之风盛行的原因,揭示粮食短缺、扰乱社会秩序是该时期禁酒的原因,总结“酒禁”政策不可连续主要受国逢喜事、民俗、税收等的影响,进而提供一种微观视角,以展现不同于传统观念中“饮酒成风”的魏晋南北朝。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志怪小说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数量繁多、作者队伍庞大、题材广泛、内容多样、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的繁荣局面。究其原因,首先当赖魏晋南北朝昌炽的宗教迷信;其次是时“谈风”盛行;第三此期历史著述和文学创作的兴旺、发达对志怪小说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此三个方面原因,使魏晋南北朝成为我国志怪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学设计思路“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第四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教科书内容分为“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四个子目,基本涉及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各方面成就。从大的时间段来说,这节课主要分成两大阶段,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是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7.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的“武士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社会上涌现了一批行为勇武、严守忠孝道德的女性。探其原因有三点: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学习儒家文化,从而使她们更加容易理解传统士文化的精髓;两汉时期忠孝观念的传播以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承,促使更多的女性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受战乱和少数民族尚武之风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更多的“武士化”女性。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所阐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实际上就是在阐述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最先倡导的“诗赋欲丽”为支持“文学自觉”的重要论据,只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主观臆断。陆机在《文赋》中谈文学创作,更多考虑的不是辞藻如何华美的问题,而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尴尬。梁昭明太子萧统则明确否定了片面追求语言华美的审美意念。认为魏晋六朝文论是在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也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臆断。“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既肯定出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是判断“文学自觉”的标准,实际上又对那一时期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对文学分类的一些阐述加以否定,这样就形成了悖论。  相似文献   

9.
“紫”在魏晋南北朝碑刻中不只是单纯的颜色词,而是具有多种特殊表达功能的词语。本试从语言本体、社会背景、语用平台三方面阐释魏晋南北朝碑刻中“紫”的独特用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学科大概念下的单元设计为切入点,对高中教材必修1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进行设计。本文首先解释何为“历史学科大概念”;然后在“历史学科大概念”的指导下,探讨高中阶段中国古代史的阶段特征;最后在中国古代史的宏观视野下,突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内容的授课重点。  相似文献   

11.
汉、唐是我国历史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两个高潮时期。介于二者之间的魏晋南北朝,则属于低潮时期。高潮引人注目,低潮则常被忽略。有人说:“魏晋南北朝时,西域交通大衰……北朝曾将西域交通完全隔断”。这话未免有点言过其实。魏晋南北朝的战乱和分裂曾给中西交往和贸易以不利影响,这是事实;可是在这几百年中,中西商贾、使节、僧徒的往来,经济文化的交流并未中断,元魏统治时的中原和西域的交往,甚至还称得上是兴旺的。本文现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西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略作考察,切望有人做深一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滇池”本在成都平原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来学界认为上古时期的“滇池”一直就在今云南高原,由此导致西南上古历史中很多问题无从解决。本文通过搜集、分析现代技术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认为战国后期以前的“滇池”必是在今成都平原。只是由于战国后期蜀部族人的南迁,“滇池”之名才被带到今云南高原上。此结论的取得,可以使西南上古历史、地理、民族等方面的诸多谜题获得科学而合理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两晋南北朝时期,“白衣领职”是一种与“免官”完全不同的处分方式。它既是对官吏任免和惩处制度的完善,也是对受处分官员某种程度的保护措施,其根本目的是既维护权威,又维持正常工作秩序。这种特殊的领职方式,体现出了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经济发展引人注目,在北方的地位迅速提升,成为“天下腹心”。其发展的过程主要有魏晋和北朝两个阶段,根本原因在于劳动人手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的词语“清洁”、“在”、“普共”、“检戒”、“悬领”、“苦到”、“简到”、“女郎”、“问讯”等,历来辞书未收或释义不确,今则一一进行故训辨析,以求其本义。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学士是一个以文翰之士为主的群体 ,这一群体实际上可以分为文人学士与官员学士两类。魏晋南北朝部分学士与秦汉待诏有类似之处。魏晋南北朝学士在此期经学、文献学、史学诸项学术活动中是—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北京历史博物馆的“中国通史”陈列,除“原始社会”、“夏商周”和“秦汉”三段,早已展出继续开放外,“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两阶段,也于一九五五年一月间试展。这个展出,扼要地用文物、图表、布景箱与模型叙述了我国中古时代,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的历史发展。在魏晋南北朝的陈列室内,分成四大重点:(一)魏、蜀、吴三国的割据.(二)匈奴、羯、鲜卑、氐、羌的进入中原和中原人民南徙开发江南.(三)拓跋氏统一北方,建立北魏。(四)南北朝时期劳动人民和科学家、艺术家,在手工业和文化上的成就。首先通过图表,照片和出土文物,表现魏、蜀、吴三国分立的局面。从“曹操兼并地方割据势力地图”中,可看到曹操如何兼并了袁绍、袁术、张绣  相似文献   

18.
《史通》有关史书体例的理论知识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史通》较为详尽地考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记言体、国别体与通史的编撰;揭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编年体的盛行状况及其原因,指明这一时期史例中兴与编年体撰述盛行的特殊关系;批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纪传体史书撰述中种种“体统不一,名目相违”的弊端。《史通》对魏晋南北朝史书编撰中体例运用情况的考察,论证并充实了《史通》的史书体例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中国法律儒家化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由汉代的“礼入于法”、“引经决狱”,到魏晋南北朝礼的法律化,到隋唐“礼法合一”以礼法释法律,唐律对中国法制史及周边东南亚诸国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曹琼晓 《文教资料》2010,(28):93-94
文章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造形理论与人物画的实践.其中主要通过探讨顾恺之绘画及其“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和“迁想妙得”理论,谢赫“六法”之“应物象形”与“气韵生动”的辩证关系及其人物画创作等问题,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造形理论的统一性及传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