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数学模型是科研的一个基本方式。数学建模是每个科研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数学建模竞赛正是为适应这些要求所出现的。数学建模竞赛开展十年来,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数学建模产生、形式、评比,并通过实例说明了数学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数学建模的教学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数学建模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在教学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建模竞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历年数学建模竞赛试题的基础上,总结了竞赛试题所用数学方法、数学建模竞赛所涉及的算法、数学建模竞赛试题特点,对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教学模式、竞赛培训教学结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所谓数学模型 ,是针对一个事物或现象 ,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 ,根据其特有的内在规律 ,经过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 ,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 ,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 ;是用一组数字规则和定理来描述、刻画事物或现象的理论模型。设计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现实过程的数学建模是认识发展的一个自然阶段 ,在此基础上实现从现实对象的具体内容和定性分析转向形式化和定量分析。由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 ,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解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中的问题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数学建模重在建 ,这不仅仅是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 ,或…  相似文献   

6.
对现实生产、生活中的某个问题,用数学的观念去观察、解释,用数学方法表示其数量关系、空间位置关系,经过深入分析之后,做出一个与实际问题相吻合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数学求解之后。给问题做出数学解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当今数学发展的趋势的几个特点,指出了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问题及改革方向,阐述了数学模型、数学建模的有关知识;介绍了大学生数学建模的来由、特点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8.
目前 ,建模教学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谈到建模 ,人们总是局限在应用题的建模上“做文章” ,笔者认为这是认识的误区。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引导学生体验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应渗透建模思想。1 数学建模教学观数学模型是针对数学对象的特征或数量关系 ,采用形式化数学语言概括地表达的一种数学结构。狭义的数学模型是针对特定的具体问题建立起来的关系结构。广义的数学模型是指数学中一切数学事实 ,它包括概念、定理、公式、法则、体系等 ,如实数是时间的模型 ,几何学是空间的模型。数…  相似文献   

9.
当今,解决数学现实问题的钥匙就是数学建模,虽然许多学校开设了数学模型的选修课与数学建模竟赛活动,然而毕竟只有极少数同学能切身体会到数学——计算机——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应用。因此,我们认识到,在面向广大学生的技校  相似文献   

10.
11.
数学建模教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丰富的明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介绍数学建模的起源,给出了建立一个抽象数学模型的具体步骤,阐述了数学建模对于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数学建模启发大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大学生专业写作水平做出了相应的论断。  相似文献   

13.
14.
15.
数学建模教学及竞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作者针对当前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经验提出了将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方式,以及将比赛精神融入到教学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建模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全国各地有许多小学都在开展小学数学建模教学活动。本文从教学策略的视角探讨小学数学建模问题,讨论小学数学建模的意义和内涵以及小学数学建模的基本模式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为此,笔者认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数学建模意识无疑是我们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正确的方向。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从理论上及实践上阐述:1.构建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方法。2.通过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数学建模的意义和作用,阐述了数学建模竞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促进教学改革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加强数学建模课程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文玉婵 《教育与职业》2006,(20):176-177
本文主要论述了数学建模教学为创新教育营造了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