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往旁边去     
阿兰 《阳光搜索》2005,(12):51-51
老和尚问小沙弥:“如果你进一步则死,退一步则亡,你应该怎么办?”读到这里,心情沉重,处在这种情况下,进退皆无生路,要怎么做呢?小沙弥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  相似文献   

2.
赵新 《培训与研究》2002,19(4):21-23
“向、朝、往”在语义和用法上十分相近,使用中容易混淆。本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对“向、朝、往”进行分析,以弄清其异同。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介词“向”“往”“朝”带宾情况为经,以介宾短语所修饰或补充的中心语为纬,对介词“向”“往”“朝”的句法语义模式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介词“向”“往”“朝”的句法语义模式差异从语法化角度做出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岁月悠悠往事情江川蓉校园石径小路被一夜大雨冲得干干净净,暑假雨天的清晨,没有了往日孩子们踢球的喧哗。大人们互道早安的问侯,唯有大滴的雨珠不停地打在各家的塑料蓬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响声,就象雨打芭蕉般富有诗意。录音机放出盛中国小提琴《梁祝》的音乐...  相似文献   

5.
威远县河北街小学付革新在《一来一去,孰是孰非》的来信中问:杠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船究竟是采自东吴的船,还是待往东吴之船?教参中理解为“采自东吴的船只”,我认为应该是“要到东吴去的船只”似乎更合理。因为古代行船,田于当时技术所限,往往朝发暮旧,而“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的正是草堂清晨的景色,因此,该船应是在待发之时,不知吕老师以为然否? 主持人(特级教师吕谦)答:从《一来一去,孰是孰非》,看出您很爱思考,讲得也不无道理。其买,来来去去,停停走走本身就是生活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用“烂醉如泥”来形容人饮酒过量,醉得扶都扶不住,瘫成一团的样子。如《水浒传》第一百零一回:“王庆一日吃得烂醉如泥。”又如《聊斋志异·黄英》云:“曾(姓曾的书生)烂醉如泥,沉醉座间。”那么,何以用“烂醉如泥”来形容醉得瘫成一团的样子呢?“泥”又是什么呢?明代陈继儒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眉公群碎录》中说:“醉如泥。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则如一堆泥。”又《中华大字典》引《五色线》一书云:“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如一堆泥然。”二书所言相同。原来“泥”是一种虫,…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人往高处走”则主要是为了改变生存环境。我们知道,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人口密度平原大于山区,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城市大于乡村。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人口分布是动态的,人口总是在不断地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8.
张琪 《文教资料》2014,(3):10-12
介词“朝、向、往”在句法功能、语义特征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都能同名词性词语组合做状语,表示方向处所义;“向”和“往”可以同名词性词语组合做补语,而“朝”则不能;“~J+Np”和“朝+Np”可以表示对象义,而“往+Np”则不能。上述差异与“朝、向、往”在语法化进程中的发展密切相关,词义的不断虚化符合人类认知世界由具体到抽象、由实到虚的顺序。  相似文献   

9.
抓往机遇 加速教学设备全方位装备武汉市蔡甸区电教仪器站黄光荣(430100)《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实验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区抓住机遇,加速教学设备全方位装备。近几年在“全方位装...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单音动词后“往”的语法化过程:“往”在汉代开始具备语法化的句法条件,唐五代时有了它的介词用法,到明清时期它的介词用法才发展成熟.“往”的“位移”语义表达的转移和“外向性”特征的消失伴随着它语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肖钰 《科学启蒙》2009,(1):46-47
你也许会说:“真的可以呀,用饮水机喝水的人都看得到水往上流。”可是饮水机是利用某种水泵让水往上喷,水本身只会往下流,而不是往上,因为有重力在拉扯。不过还有一种工具也可以让水往上流,那就是“虹吸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水是怎么倒流的吧!  相似文献   

12.
介词“往”、“望”是近代汉语中常见的方向类介词,学者对它们的演变发展多有研究,如日本的香坂顺一先生在其《水浒词汇研究》(虚词部分)中谈到:“往”、“望”作为同类介词,发展到元代,其用法已有差别,“望”可引进处所,也可引进对象,“往”只引进处所。元明之际,“望”逐渐成为“往”的附类,最终在明代的共同语里“往”兼并了“望”,“望”只保存在某些方言里。  相似文献   

13.
初中古诗词教学无论对学生应试能力还是对文学的鉴赏能力而言都至关重要。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那么,如果我们没有“举一隅”或者这“一隅”也没“举”得恰当、有效呢?学生还能“反三隅”吗?  相似文献   

14.
<正>陶渊明所处时代距今已一千五百余年,其作品经多方转写刊刻,版本众多,讹误亦多,例如《桃花源记》中“欣然规(一作‘亲’)往”,绍兴本、李注本等采用“亲往”,毛扆、王应奎等则主张“规往”,“规”“亲”之争,莫衷一是。汲古阁毛扆直言,“如《桃花源记》中‘闻之欣然规往’,今时本误作‘亲’,谬甚。”袁行霈在《陶渊明集笺注》中勘误,“规:绍兴本、李注本作‘亲’,非是。”两人均一言定论,为何“谬甚”“非是”,却未作详解。“谬甚”“非是”语气确凿,显然他们认为这是无需说明的谬误。本文将从语法分析、事实层面和小说修辞三个方面分析异文“欣然规(一作‘亲’)往”,对“谬甚”“非是”作详细的批注。  相似文献   

15.
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之隅反,则不复也。”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关键是要能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一而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主动通过“启”去促进“思”。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材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这一内容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计算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破十法”,例如“ 12- 7”被减数个位上的 2减 7不够减,从十位上退“ 1”作“ 10”,再从 10里面减 7得 3,最后把相减的差 3和被减数个位上的 2相加得 5,所以“ 12- 7=5”,这是我们传统也是基本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儿我们暂且称其为“先破十”法。   然而,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一老师提出他班上有一位学生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与以上方法有异。同样是“ 12- 7”,学生说:“…  相似文献   

17.
高语第六册《荆轲刺秦王》中有句:“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对“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课本注释为:“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人。”这样注释我认为是不妥的。   一、从语境看,荆轲的话应是责骂太子的。古代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武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辱”,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叱太子”,正是他刚直不阿、秉性刚烈的性格特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往”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主要用作介词。作为连接处所名词的成分,“往”最初其实是个表示趋向的动词。“往”大概在唐宋年代开始虚化,到了明清年代,用作介词的例子已经比较多见。但其完全作为介词来使用,还是近一百年的事。其语法化的动因,首先是处所词语的出现,再就是连谓结构的形成,这是从结构上说的。从语义上讲,处所词表示的语义指向由“往”移到了后面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此木 《家庭教育》2010,(1):83-83
我是一位“贪吃王”。由于我的贪吃,曾在家里惹出许多事端来。 第一案:鸡腿失踪案。饭桌上的鸡腿神秘失踪了。妈妈知道我每天吃完饭一小时后就会饿,便问我:“贝贝,是不是你吃了鸡腿?”“不……不是我吃的。”我低着头吞吞吐吐地说道,声音轻得像蚊子叫,脸蛋早已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眼睛不知往哪儿看好。  相似文献   

20.
“往”字短语在动词前、后分别构成A、B两种格式,两式在动词的类、“往”的宾语和“往”的标引功能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位移事件的性质和表达方面,A、B两式也体现出某些差异或倾向:A式既可用于现实位移,也可用于虚拟位移,B式基本上用于现实位移;A式倾向于自主位移,B式倾向于非自主位移;A式凸显位移过程,B式凸显位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