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一部作品的诞生和流传,往往存在一些无法预料的偶然因素,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的《牛虻》,无疑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部。伏尼契幼时丧父,随母亲迁居伦敦,21岁时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她梦想成为一名职业钢琴家,可严重的手指痉挛症,让她不得不与钢琴挥泪告别。百无聊赖中,她去法国卢浮宫散心,一幅肖像画吸引了她的注意。画中的意大利青年身着黑衣黑帽,目光忧郁,浑身散发着一股高傲的气息。临走时,她买下这幅肖像画。在经过无数次目光交流与心灵触碰后,她以画中这位意大利青年为原型,创作出流传至今的《牛虻》。  相似文献   

2.
爱尔兰女作家艾·丽·伏尼契的《牛虻》,在中国曾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读者。书中体现出来的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书中主人公那执着的追求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给广大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牛虻(亚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倾注了大量心血的革命者形象。他由一个幼稚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斗士,其中经过了一段常人难以忍受的欺骗和磨难。然而,正是这些欺骗和磨难,锤炼了他那颗反教会、反侵略、反封建的心。他知难而上,视死如归,最后成为一个彻底的革命者,并为意大利的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对原来所属的家庭和阶级的彻底背叛,他对反动势力的无情的坚决的斗争,他不为利诱,不为威屈,舍生忘死,勇往直前,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构成  相似文献   

3.
《牛虻》     
《牛虻》是爱尔兰作家艾·丽莲·伏尼契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牛虻,是上流社会的叛逆。年轻时经历过几番刻骨铭心的感情苦难,曾因无知而铸成大错。他最热爱的姑娘,给予他惨痛的心灵伤害;他最尊敬的生父,却是凶残的致敌。然而,为了所追求的真理,牛虻抛弃了爱情与生命。《牛虻》问世100年来,被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牛虻的形象,成了“坚强”的化身,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牛虻身上体现出来的坚韧不拔、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动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这里所选取的,是牛虻临刑时的一段描写,牛虻坦然面对死亡,昂首走完人生最后路程的英雄气概,曾经令几代中国读者为之震动。  相似文献   

4.
1.走进《牛虻》
  最早知道《牛虻》这本书,是上小学时从自家兄长那里知道的,但因为年龄的关系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更没有兴起阅读的欲望。  相似文献   

5.
“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这是牛虻的人生宣言,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收获阳光还是遭遇风雨,都应坦然面对,快乐地享受生活的恩赐和磨难。  相似文献   

6.
胡守文 《科技文萃》2001,1(1):129-131
《牛虻》,作为新中国翻译文学作品长廊中熠熠生辉的巨著,风行四十年,至今畅销不衰,曾经和正在从青年时代走过的数以亿计的中国读者,谈起《牛虻》,心中无不涌动着充满激情的回忆,耸立起牛虻那坚毅、无畏的形象。作为文学典型,牛虻,无疑是不朽的。  相似文献   

7.
英国女作家艾·丽·伏尼契(1894—1960)的小说《牛虻》,是一部影响巨大的优秀作品,象奥斯特洛夫斯基、卓娅、奥列格这些无产阶级英雄都曾从中汲取教益和力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说过:“单就牛虻的本质,就他的强毅、他那种忍受考验的无限力量,以及那种能受苦而毫不诉苦的人的典型而言,我是赞成的。我赞成那种认为个人的事情丝毫不能与全体事业相比的革命者的典型。”1953年,《牛虻》中译本出版,发行达二百万册,成为我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最喜爱的外国作品之一。可是,敌视人类文明的“四人帮”,却把《牛虻》列为禁书,不准人们阅读。粉碎“四人帮”,《牛虻》得解放,近年再版后,仍深深激动着千百万读者的心灵。下面就《牛虻》的思想和艺术成就等问题,谈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8.
作品简介:希腊神话中,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安娥,放出牛虻来日夜追逐已化为牛的安娥,使得她几乎发疯。后来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牛虻,说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实行针砭,即使自己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以“牛虻”作为新生亚瑟的名字。亚瑟是勃尔顿轮船公司老板年轻的妻子和传教士蒙泰里尼的私生子。他从小在娇生惯养中长大。后来他看穿了教会对他的欺骗,特别是经过13年南美洲的苦役磨练,他成了一个饱经忧患、意志坚强、机智勇敢的反教会统治的革命。牛虻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激起读对他的崇敬之感,而作品结尾对牛虻慷慨就义的描写,则是特别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作品简介]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以"牛虻"作为新生儿亚瑟的名字。亚瑟是勃尔顿轮船公司老板年轻的妻子和传教士蒙泰尼理的私生子。他从小在娇生惯养中长大。后来看穿了教会对他的欺骗,在经过了13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对牛虻的认识仅限于英雄的范畴,而忽视了他作为凡人的特点,事实上,牛虻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人物。本文尝试着用女性主义理论,从革命、爱情、亲情三方面来分析牛虻的感情世界,从而使人们对牛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姚彤 《培训与研究》2007,24(7):13-14,107
《牛虻》不是革命小说,而是以圣经结构为原型,围绕着父与子、复活与复仇和罪与罚这三个圣经主题和观念进行叙述的,它是将革命作为背景对圣经中神话故事的重中和借用。  相似文献   

12.
13.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3,(10):F0002-F0002
《牛虻》是爱尔兰作家伏尼契的作品。小说描述了意大利人民在反抗奥地利入侵以及为统一祖国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斗争故事,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牛虻。主人公具有突出的优点,但同样具有突出的缺点。小说自始至终都以主人公牛虻矢志不渝的革命追求,不可调和的仇恨,  相似文献   

14.
永远的青春     
仿佛一瞬间,从懵懂的孩提时代匆匆闯进青春的殿堂。在这里,我们意气风发,欢欣鼓舞,尽情体验青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5.
艾.丽.伏尼契以其巧妙的构思,优美细腻的笔调,深入地刻画了牛虻这一传奇式的英雄。《牛虻》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较好的一部作品,小说中的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人物对话富有个性特点,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小说前有伏笔铺垫,中有顿挫跌宕,后有逆挽照应,一气呵成,错落有致,有许多地方值得探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英国女作家伏尼契(1864—1960)的长篇小说《牛虻》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1897年6月先在美国出版,9月又在英国出版,随后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流传。在我国,1953年由李俍民译成中文,发行一百多万册,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中国青年出版社为了满足青少年的需要,根据1959年的版本,稍加修改,予以再版。小说名为《牛虻》,这是有作者的深刻用意的。牛虻专吸牛马的血,本是原野上常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影响学、传播学的角度,深入探讨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及其在当代中国广受欢迎的革命成长小说《牛虻》。先后论及《牛虻》中文本的翻译与传播,作者与中国的因缘与交往,以及对小说人物和核心意象,即“牛虻”的原型解构。这无疑为红色经典的重新解读提供了一种合乎时代精神的途径与视角。  相似文献   

18.
<正>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写读后感一、仔细阅读原文。要想对一篇文章有深刻的感想,必须要仔细阅读原文,因为阅读是感想的基础,感想是阅读后所产生的结果。二、认真选准感点。这里的感点,是指原作中让你深有感触的某一点,或是人物、事件,或是具体的景物,或是某一种感情、道理等。它是文章论述的核心。它可以是你在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或思想,也可以是你  相似文献   

19.
策划人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准确地说,这里的书籍应该指的是那些优秀的作品。事实上,一本书可以激起一个人奋发向上,也可能导致一个人走向颓废。对于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学生,书籍对他们的作用尤其巨大。然而,在当今网络世界的语境下,谁在关注我们广大青少年课外读的到底是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提起牛虻,我想谁都不会陌生。这是一个多么光辉的名字,是他,曾激励着三代中国人的奋斗历程,他的英雄形象,甚至让一切懦弱的人不敢正视,变得黯然失色。在人口众多、土地辽阔的中国和前苏联,他拥有着无数的崇拜者。他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的化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