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岁月,放飞他们的想象,指导他们写想象类习作,正是顺应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促进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在习作中,激发想象的兴趣,让学生乐此不疲地进行想象;善用激励,激发学生想象习作的成就感;丰富想象习作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授之以渔,让学生想象表达;勇于实践,让学生创新想象习作。让小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绚丽多姿的生活、五彩斑斓的世界成为学生习作的源泉,使学生在想象的天地里用语言去描绘多彩的生活,从而,让学生快乐地习作.增强了习作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想象类习作是统编语文教材习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习作年段要求和教材的习作指导中都蕴含审美想象的指导要求,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可知审美想象的要求在小学阶段为:新奇、有趣、合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创新路径、趣用方法、厘清关系等策略,运用类比、重组、叠加、移植、模仿等思维方法进行审美想象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思维运转为基础的想象,要借助语言文字加以呈现,想象力的培养重在促进想象、语言和思维的和谐并进。小学语文教材十分关注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前后共计11次编排了与想象相关的习作,因此要重视想象类习作教学。在具体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习作素养,教师应深入对话编者,把握想象类习作的教材特质;依循教材体系,开辟想象类习作的发展路径;把握想象本质,优化想象类习作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小学习作是作文的起始阶段,也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语文基础素质,很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明白,习作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但很多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想象在习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自然容易忽略习作中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小学语文习作中想象的重要性切入,结合自己的经验为提高小学生习作中的想象能力提出了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5.
当前,小学高年级想象习作的价值一直被忽略,学生习作中的想象散乱粗糙。统编语文教科书对小学阶段的想象类习作进行序列化、递进化编排,赋予高年级想象习作新的教学任务与育人价值。在教学中需要重新发现高年级想象习作的价值,借助对话生活经验、参照情理量表、转换问题情境视角等教学策略,提高想象效能、延伸想象深度,解决高年级想象类习作中的想象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想象情境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将想象情境融入小学中段习作教学,更能够发挥其优势,拉近习作和学生的关系,激发他们想象力进行相应创作,以此提高他们写作能力,为习作教学提供新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想象情境在小学中段写作教学中的价值,结合想象情境在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设计原则,提出了想象情境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有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写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若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离不开想象这种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训练。指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是写好习作的前提,其次要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学会精妙幻想、大胆猜想,同时要注意创新和巧妙的移植,这样就可以开启习作成功之门。  相似文献   

8.
统编教材第五单元是个特殊单元——习作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要树立单元整组意识,各板块要围绕"习作"这一核心目标开展教学,注重单元语文要素的联结。在课堂上,要突出"想象"这一核心目标,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想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学会运用想象的方法进行习作。  相似文献   

9.
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写好想象习作的训练就有七次,可见教材对新课程目标中关于写作能力训练的重视。因为它是提高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让学生走进未来生活,给学生一些"想象方法"的引导,比如通过阅读有创意的范文,领悟一些常用的写作规律,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学生就会找到丰富的想象资源,写出富有创意的想象习作来。  相似文献   

10.
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写好想象习作的训练就有七次,可见教材对新课程目标中关于写作能力训练的重视.因为它是提高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让学生走进未来生活,给学生一些“想象方法”的引导,比如通过阅读有创意的范文,领悟一些常用的写作规律,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学生就会找到丰富的想象资源,写出富有创意的想象习作来.  相似文献   

11.
在指导高年级想象类习作时,教师应厘清"想象思维"和"想象表达思维"的关系,促进科学想象思维和文学想象思维的有机融合,通过"先写后教"实现学生言语想象思维的提升与言语想象表达力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肖雪琴 《福建教育》2022,(14):34-35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对习作想象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各册教材中,教师要依托教材,盘活想象知识,激发学生想象,探索表达路径,优化全程指导,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其习作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可通过拓展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开展课外活动,丰富生活积累;培养想象能力,丰富习作源头来解决习作“源”的问题,再通过教师引导,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处在创造性想象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他们常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因此要指导小学生编写想象习作,放飞儿童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儿童心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步发展.几年来.我把想象习作作为训练的一个重点,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想象中激发创新思维。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完成习作。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写作思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想象,激发对习作的兴趣,并能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们上一节作文指导课。请大家读一读本次的习作要求。(明确习作主题)二、新授(一)激发兴趣,展开想象。1.一说到“变”,你们最先想到的是谁呀?(学生观看动画片)2.想一想,神通广大…  相似文献   

16.
将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小学想象习作教学结合,阐述批判性思维的含义,讨论小学想象习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现象与缺失原因。从梳理统编想象习作教材入手,找准批判性思维在每一课教学中的着力点,并以实践案例为基础,通过借助学生资源,搭建习作支架、创设挑战任务等培养策略,促进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题、构思、表达等能力,继而培养学生乐思、善思、求思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习惯,完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想象习作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感兴趣的作文形式。完成一篇想象习作不难,但是想要写好它,却有一定的难度。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发现想象习作的指导困难重重,学生们总有着各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幻想,但在内容设计、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上又经常驾驭不住,好多学生写的想象习作看不懂,或者干瘪无趣。看来,想象作文并不是光有“幻想”就可以的,不只要“架天线”,还要“接地气”,有方法,有策略,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18.
写童话故事是三年级重要的习作内容。三年级下册的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想象从合理性走向新颖性,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诵读儿歌、阅读绘本、命题、画情节图、嫁接经典等写作支架,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这次习作任务,达成习作目标。  相似文献   

19.
想象类习作课程面向阅读、艺术、生活这三个向度,致力于唤醒儿童内心沉睡而敏感的想象力。想象类习作课程同样应将表达能力的培养视作核心任务。关于想象类习作的表达技巧,三至六年级应各有侧重,有序训练,螺旋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雪梅 《学苑教育》2019,(13):27-27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要加强想象能力训练,引导学生进人想象的世界,凭借生活经验重新组合相关信息,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新形象。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习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