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仲永的不幸     
宋代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户普通的农家。5岁的时候,仲永无师自通地开始写诗,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知道的人个个称奇。从此,仲永家热闹起来,经常有人来当场出题要仲永作诗,仲永不论什么题目都  相似文献   

2.
很多家长都读过《伤仲永》这篇文章:小时候的方仲永非常聪明,5岁就能写诗,如果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他的诗竟然引得全乡秀才称赏。同县人对这件事都感到奇怪,渐渐地都以贵宾的礼仪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还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就每天拉着小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再让他学习。结果,方仲永长大后成为了一个非常平庸的人。  相似文献   

3.
王安石《伤仲永》的文章家喻户晓,说的是江西方仲永小时侯比较聪明,5岁时就会写很不错的诗。他父亲每天带他去作客,四处显示才能,却没有抓紧对他的教育.结果他12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好,20岁便沦为一个很平庸的人。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鄂西茸治州一九八五年高中,中专招生考试的作文试题是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读后感: 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孩子,家里很穷,但他非常聪明,五岁就能写诗,而且很有文采。乡里的秀才很称赞他,县里的人也感到惊奇,都把仲永和他的父亲当上宾招待,有的人还给他们钱。从此,仲永的父亲就不再叫他学习了,成天带着他拜访县里的人。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仲永就跟平常人一样,再也看不出他有什么才华了。中考之后,我们分析了十七个试场的作文  相似文献   

5.
读完《伤仲永》这篇文章,在为仲永惋惜的同时,不禁要想这样一个问题:是谁毁了仲永?很多人都认为错在仲永的父亲,整天带儿子到处去赋诗,不让儿子读书,从而毁了仲永。但是我觉得,固然他的父亲负有一定责任,但更多的是仲永自己毁了自己。他的父亲虽然不让他读书,但他可以自己读,凭他的天赋异能,聪明才智,但自学根本不是难事,可是仲永却沉浸在大人们的赞美之词之中,不懂得进取。同时,长大的仲永肯定发觉自己的天才慢慢泯灭了,但他却没有好好利用“后天”来弥补,而是渐渐被埋没在人海之中……如果一定寻找其泯然众人的原因的话,理由只有一点:仲永…  相似文献   

6.
给“仲永之父”提个醒程建平相传,宋朝金溪地方出了个神童名叫仲永,五岁就能做诗,“文理可观,邑人奇之”,有人甚至出钱求他写诗。他的父亲以为这是生财之道,成天让他作诗卖钱,拉他到处卖弄才能,因而失之深造,昔时的“佼佼者”,竞渐渐“泯然众人矣”。王安石曾因...  相似文献   

7.
仲永是我国宋时的一位“神童”,传说他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于是,他父亲爱之如宝,常带他外出,令其题词作诗,邑人常“以钱币乞之”。这样,仲永停止了学习,苦于表演乞钱,终于失去了才智。好端端的一个“神童”,由于没有培养教育,过早地夭折了,是很可惜的,所以王安石作《伤仲永》以启后人。卡门,是外国的一位“神童”,1881年生于匈牙利。据说他6岁的时候,哥哥要他算15×15是多少,谁知他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答案准确无误。哥哥不信,又让他算924×826是多少,他仍是连头也不抬一抬就算出来了。这一下…  相似文献   

8.
两个学生在一起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关系。甲说:“爱迪生试验过1000种以上的材料,最后才找到钨丝,认为那是最理想的电灯泡的灯丝。他说:‘900多次试验的失败,对我并不是损失。依我的看法,那900多次的失败,让我知道有900多种材料是不适合拿来做灯丝的。’没有那900多次的失败,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功。因此,失败是成功之母。”乙说:“那不一定。宋朝的方仲永,5岁就能写诗,且写得非常好,全乡的人都觉得他是奇才,因此许多人通过给钱物等方式求仲永做诗。他的父亲从此就领着仲永去向同乡人求取钱财,不再让他学习了。到20岁左右时,仲永的才气消失殆尽,平庸得与周围普通人毫无二致。我看,成功倒是失败之母。”对甲乙两人的不同观点,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似文献   

9.
美好的未来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千古良相"诸葛亮曾这样告诫自己的儿子,意思是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短短12个字,令我毕生难忘.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伤仲永》中,少年方仲永天资聪颖,被当地称为"神童".可是他的父亲在仲永身上发现了财路,每天都带他去邻居家作诗卖艺,不让他学习,渐渐地被当作造钱工具的仲永沦落成一个普通人,令人惋惜.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知道,方仲永小时候通达聪慧,长大了却渐如常人。王安石则认为这是因为他后天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于是,大家纷纷同情仲永,鄙视他那愚昧无知、目光短浅的父亲。这是一种传统的看法。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仲永年幼时文章出众,是否就意味着只要不断地学习、读书,他就必定能永远领先于同龄人?我看未必。其实,人类智力的发展与身体的发展应该有相似之处。每个人的身体发育成长,都不会完全与他人同步一致,或许此时你长得快一点,或许彼时我又长得快一点,身体发育成长尚是如此,那么智力、心理的发育发展也应如此。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这是个…  相似文献   

11.
宋代王安石曾写过一个小故事《伤仲永》,说一个叫仲永的孩子,聪颖过人,才气纵横,受到邻里乡亲的赞许,父母自然也倍加娇宠。结果,待到长大时,仲永却“泯然众人矣”。原本是何等“超人”,长大后却沦为一般  相似文献   

12.
《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杂文性的散文。《伤仲永》通过方仲永的故事,说明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地依靠天赋,而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文章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方仲永由神童而变为庸人的过程;第二部分就上述而发了一通“受于天”与“受于人”的议论。议论是叙事的升华,叙事乃议论的基础。叙述方仲永事迹时,又分两层来写,一写少年聪颖,一写长大庸碌。全文缘事明理,抑扬见意,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3.
再看王安石的《伤仲永》竟有了别样的感触,纵观我县初中生近两年的考场作文和平时的习作,大多文章不值得一看,更别说像小仲永那样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大多数学生觉得作文就是为了交作业、考试、得分,而忽略了自己能写什么,会写什么。这样的状况,巧妇有米也照样为难。自然的,我们批阅的自然有很多是虚假、雷同、程式化、无厘头……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天才的含意指什么?如果是指生而知之,天生之才,那么古今中外没听说有这种人,宁可信其无。宋朝的王安石在《伤仲永》中,讲到江西金谿地方有方仲永其人,祖辈种地,没看到过纸、笔、墨、砚,五岁那年忽然哭着要,给了他,居然可以写诗和自己命名,此后他可以指物作诗,文理皆可观。后来其父到处领着他作诗,不学习,到了二十岁左右就和一般人一样了。方仲永是否生而知之,距今已九百多年,不可考。不学习就没有知识,显然是《伤仲永》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5.
初学议论文,可以从一事一议练起。练习一事一议,《伤仲永》是一个范例。1从《伤仲永》可以看出,一事一议,走的是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步要掌握事实,第二步要思考,探究事实之中包含的道理。方仲永这个事例,我们读起来觉得很简单,那是因为王安石写得简明扼要。要是想想王安石了解的过程,就可以想见并不简单。王安石了解仲永的过程,长得很哪。从“余闻之也久”,“十二三矣”,“又七年”这几句,可以算出,即使不到15年,也将近15年。用现代的话来说,王安石是做了一番“跟踪调查”的。王安石是个有心人,每次到舅父家…  相似文献   

16.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曾写下名篇《伤仲永》,故事中的主人公方仲永5岁便能作诗,被邻里乡亲称为神童,但后来,有人花钱求仲永题诗,他便放松了学习,结果十四五岁时,便默默无闻,再无佳作。作者因此作文深表惋惜。如今,仲永的奇才已不再是神话,越来越多学龄前儿  相似文献   

17.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笔力雄健,识解超群,具有巨大的服人力量。《伤仲永》是王安石青年时期写的一篇短文,它通过方仲永由神童沦为“众人”的故事,论析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文章缘事论析,警醒动人,充分显示了它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近日,我在教《伤仲永》一课时,分析到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按照提前预设,我引导学生自然归结到“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以至于“其受于人者不至”。正在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他认为仲永五岁时.自己不能学,可长到十二三岁了,可以自己学习呀。他为什么不学呢?仲永长大后不学习才是他“泯然众人矣”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方仲永年谱     
徐强 《语文新圃》2007,(4):15-16
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方仲永1岁.   方仲永,江西抚州金溪人.金溪三面环山,盛产金银,一溪绕城,其色如金,故名"金溪".   方仲永的宗族渊源、父母名讳,已无从考证,只知道他家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可见方仲永没有受到过科学的"胎教",营养大概也是不良的.说不定他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正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为了吃饱饭而卖命.……  相似文献   

20.
<正>王安石写了一篇《伤仲永》,随笔挥洒,信手拈来,却引发人们不倦的探讨。方仲永的故事众人皆知: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故事至此已让读者感慨万千,如此神童,竟落得如此地步。谁之错?也许错在父亲,有这么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却被他的贪财心给毁了。仲永的父亲,目光短浅,岂不知却毁了孩子的光辉前程。如果这位父亲以孩子的前程为重,改"不使学"为"使学",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恐怕历史上,又一位英才诞生了。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