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站着教书,躺着看书,坐着写书,30多年来,我虔诚一念,心无旁骛,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读书与教书中,我有感而发,有思而作,写出了《语文教学长短论》这本书。  相似文献   

2.
吴湘水 《广西教育》2006,(1A):25-25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课程资源观,它要求教师从社会中、生活中、教学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教活书,活教书。语文学习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才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掘出更多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长期语文教学有关争论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整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基于此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怎样学语文     
中学生朋友,总是有人不分羊年马年地命令我,跟你们谈谈怎样学语文。这对我说来,实在是个苦差事,仿佛是叫一个老叛徒给青年人讲讲革命道理。我的语文的确学得满好,不敢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反正从小学到大学各种语文考试永远第一,到高中阶段就已经基本不用听语文课了,闭着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可是我的语文本事主要不是从教科书上得来的,而是“功夫在书外”。  相似文献   

5.
我爷爷教书,教的是私塾;我父母教书,教的是小学;我哥哥教书,教的是大学;我也教书,教的是中学。我的一些朋友跟我开玩笑:“一看那书呆子气,就知道是教书的。不知道打麻将情有可原,连看都不会,真是土得掉渣。”我自己也不知道为啥,看起书来几个小时不觉累,一看打麻将就头晕。一家三代教书,我却到现在才对教书有了不少感悟。  相似文献   

6.
周卫红 《考试周刊》2012,(28):45-46
教书不能不读书。读书,消减了教书生涯的单调与寂寞,使教书成为展示自己人生风采的舞台。教书,因读书而更具活力,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7.
“只要努力,考研会取得成功”。面对一些立志于考研的朋友,我总是用这句话鼓励他们。80年代最后一年我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一个偏僻的乡村小学教书。工作之余,面对空荡的校舍,那份空虚与寂寞是熬人的。这时听人说起考研事。经打听明白了什么是专业课,怎样报名,如何考试。不由得心动,又有些担忧英语只学到初三为止,而且已有近十年没接触了,英语基础近于“零”。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心迎难而上。一边自学本科教材,一边从初中《英语》开始自学英语。为多了解和积累考试经验,1996年我硬着头皮进了考场。结果可想而知,五科总…  相似文献   

8.
六年前,我在一所小学工作,教语文。因为年轻,也因为赤诚,一直在教学舞台上"冲锋陷阵":连续几年教毕业班,当班主任,一次又一次代表学校参加上级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是深感领导的信任,从未推辞。我知道,教书,或者说教语文,是我今生的职业。我从未想到要丢掉课本,离开讲台。后来,我调到中心学校,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因为不能兼顾教书,要离开讲台,当时的我一直犹豫不决。讲台,是我挥洒青春与激情的地方。多年累积的教学业绩,在地方上颇有口  相似文献   

9.
语文的色彩     
<正>听完赵谦翔教授的"绿色语文"教学的讲座,心里一直翻腾着"教绿色语文,享诗意人生"这几个字。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有多少语文老师能诗意地栖居在语文教学中,像他一样把教书当成了生命的享受,又有多少老师在教书的过程中想过自己的课堂会是什么颜色。匆忙之间,自己在讲台上也走过了20个春秋,前几年学校推行的所谓的教学改革我也是亦步亦趋。我一直感觉到教学无需模式,而一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与他的性格和学科素养息息相关。所以,我依旧在自己的课  相似文献   

10.
做一个阅读着的语文教师——生命因“读”而充盈 乐于读书,才乐于教书;善于读书,才善于教书。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孜孜不倦地去读书。我常常拷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拥有这份精神宝藏呢?  相似文献   

11.
我读书早,上高一时才13岁。那时,我梳着一对垂肩短辫,整天睁着眼睛胡思乱想。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是一位60岁的老先生,满头白发向后梳得整整齐齐,清瘦.一生气嘴唇就会颤抖。他曾是一位名记者,后来被打成“右派”,平反后就到我们中学教书。  相似文献   

12.
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岁月流逝,春秋代序。不知不觉间老之将至。回顾多年的教书生括,我常常有太多的困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真所谓“教,然后知困也”。本着“不知为不知”的原则,愿公诸同好,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4.
教书和育人是中师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所以,一堂成功的政治课就必须是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过程。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此,我想谈一点自己的教学体会。近10年的中师政治课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要上好一堂政治课必须做到:准、实、新、活。准,就是准确无误,即观点、引文、语言要准。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其一、在讲授马列主义基本概念、原…  相似文献   

15.
马晓燕 《新疆教育》2012,(8):118-118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这三条,归根到底是教书和育人的两个方面。教书和育人,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教育过程。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则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学中我从不放弃每个细小的育人环节,寓教育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弓人之子常为弓。在我们农村,祖祖辈辈都在那一亩三分地里翻来覆去。可父亲拧着劲儿让我上学,我终于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师专生,跳出了农门。于是,弓人之子不为弓,农家孩子做了教书匠。张中行先生说职业:"如果环境容许选择,那就有如到餐厅点菜,应该点自己喜欢吃的。"通过努力,我进了餐厅,点了我喜欢吃的。这道菜用"教师"(职业)加"中文"(专业)炒成,熟了后唤作"中学语文老师"。竟然是回母校教书,在一个海滨小镇。  相似文献   

17.
我和李天华同在一个县里教书,只是不在同一个单位,交往不多,仅仅认识而已。然而新近读了他的教研随笔专著《品读经典》后,对他不啻刮目相看,而且钦佩至极了。  相似文献   

18.
六年前,我在一所小学工作,教语文.因为年轻,也因为赤诚,一直在教学舞台上"冲锋陷阵":连续几年教毕业班,当班主任,一次又一次代表学校参加上级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是深感领导的信任,从未推辞.我知道,教书,或者说教语文,是我今生的职业.我从未想到要丢掉课本,离开讲台. 后来,我调到中心学校,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因为不能兼顾教书,要离开讲台,当时的我一直犹豫不决.讲台,是我挥洒青春与激情的地方.多年累积的教学业绩,在地方上颇有口碑.课堂上,师生情感共鸣、情不能已的"高峰体验",是难得的精神享受.我十分珍视这种不期而遇的感觉,把它当作对辛苦工作的最好奖赏.尽管心中不舍,我还是服从工作需要去了中心学校.管理不像教学工作那样充实而有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以前,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教师,与他的知识面并无太大的关系,只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备课认真,指导学生学习有方法,就是个不错的教师了,不需要有什么阅读的要求,不需要拓展知识,就算不看书也不会影响教书。可是,在新课程的环境下,我却发现,仅仅是这些,离一个好的语文教师的标准还太远,因为新课程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有了变化:首先的一点就是教师应当知道课堂中的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是什么关系,这就需要广泛地阅读,  相似文献   

20.
许多老师跟我说,我做梦都想把课上好。他们向我讨教,怎样上好一堂课?我想了许久,把我一生教书的体验归纳起来,有三句话。一、每堂课都是金子常香玉演了一生的豫剧,她概括出演戏的要诀:戏大于天。教师上课,传道授业解惑全在课堂上,课大于天。但是,课的内容必须有金子般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