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学与传统学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纪念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80周年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校100周年,2005年11月5日至6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了“首届中国经学学术研讨会”。以下一组文章即为国内外著名学者为这次研讨会所撰的笔谈,涉及经学研究与现代学术的诸方面问题,现刊登出录,以■读者。  相似文献   

2.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矗立和散落着许许多多历代遗留下来的炫丽精美的石碑,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由数以万计的碑石所构成的内涵极其丰富的碑文化,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工作中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为抛砖引玉,本文试对中国碑文化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碑的起源和演变 中国的碑源远流长。那末,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碑究竟始于何时?是怎样演变和发展的?根据对大量碑石和史料进行宏观的系统研究分析,我认为,碑在中国历史上大约经历了这样五个演变阶段:第一阶段:碑的起源——先秦原始碑。 中国的碑究竟始于何时?对这个问题,文化研究界歧见不一,至今无明确定论。有的认为“我国碑石开始于秦代,最初称作石刻”,有的则认为“碑刻始于汉代的墓碑。所谓碑者,悲也。最初为了下棺,在墓前立石柱,大端有一个圆孔,顶上有晕痕,皆为了穿绳下棺之用。后来废物利用,在这种石柱上刻上有关死者的文字遂成为碑”。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中国的碑既不始于秦代,也不始于汉代,而是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因为,早在先秦时代,关于碑的记载就已见诸于典籍。  相似文献   

3.
传统知识是特定群体在长期历史生活中共同创造或维系,并经由该群体中特定或不特定成员传承并延续至今的智力成果,此类知识蕴藏着神奇的医学价值.文章阐述了传统知识在医药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翟学伟在《开放时代》2008年第1期发表的《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撰文指出:首先,中国文化作为审美文化形态本身更多地倾向价值理性,但是它在近代被中国人所追求的富强目标所取代了,于是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与目的——工具理性在中国社会大行其道,给中国整个社会带来了功利性的运作模式,也功利性地保留下了一些传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知识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知识的持有者,其拥有的传统知识数量远远超出现代知识代表者--发达国家所拥有的.  相似文献   

6.
梁桂兰 《职业圈》2008,(14):14-15
运用调解制度来解决纠纷,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无讼文化、熟人社会架构以及王权统治秩序情结都注定了传统调解制度是其理性选择,同时中国传统调解制度也促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稳定及长期运转。  相似文献   

7.
传统造型艺术以形状与线条、色彩与构图、材质与肌理等表达语言建构独特的时空关系,以强烈的物质属性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而在新媒介环境中,数字化的生存模式消除了原有的物质属性,传统造型艺术通过二维的数字化复制和三维的虚拟化重构转变为数字化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8.
运用调解制度来解决纠纷,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无讼文化、熟人社会架构以及王权统治秩序情结都注定了传统调解制度是其理性选择,同时中国传统调解制度也促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稳定及长期运转.  相似文献   

9.
漳州文化传统对郑子瑜学术操作的影响毛策神交新加坡华裔学者郑子瑜先生已经好多年了。近年来,他曾在大陆出版了《诗论与诗记》、《挑灯集》、《中国修辞学史稿》、《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郑子瑜学术论著自选集》等学术、文艺著作。加上他分别在新加坡、日本...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成为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中国文学作为文化传播的具体内容则是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文学的国际传播有本体层面的内容传播和本体之外的文化传播,而文学传播的初衷则是文学内容本身,但中国自古以来"兴观群怨"的文艺观就是讲政治的文艺观,这是中国文学与世界其他文学相比  相似文献   

11.
研究型大学是科学知识创新的主体之一.研究型大学之所以有别于一般大学.是因为它们是知识创新的源头.知识创新是通过特定的认知活动.主要指实验性的研究与发展活动和经验性的实践活动来增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所需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经济时代所有创新活动的共同实质.探索研究型大学组织结构形态与知识创新的关系是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家领导和知识精英的关系处不好,将上下离异、人心丧失,直至天下嚣嚣、国无宁日;而关系处好了,会上下齐心、风云际会,故而"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相似文献   

13.
方铭教授的专著《经典与传统 :先秦两汉诗赋考论》 ,涉及到先秦两汉时期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 ,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的辨析 ,提出了很多新见 ,同时在学风上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吴宓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吴宓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李伟民吴宓一生最看重的是他的学者地位,即他以学者的身份引进西方人文主义,改造甚至重塑中国传统文化,借以形成实践他理想中的新文化的思想。他的一切行动、思想包括学术、文学、教育无不是围绕这一身份而展开的。吴宓又是我国最早学习比较文学...  相似文献   

15.
学术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学术出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助力中国学术“走出去”,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对于形塑文明中国起着重要作用。学术出版是学术与出版的有机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结合得好可以实现双赢。以学术出版助力中国学术“走出去”,应借助版权贸易,力推学术图书;用好国际书展,适时对外推介学者和专著;联合智库,携手新媒体平台,通过多渠道带动学术“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洛文化所走过的八千年漫长里程,确证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河洛文化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精神,乃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深入研究河洛文化,探寻中华民族的根,这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凝聚全球华人的向心力,促进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无不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希腊 ,柏拉图虽然很重视文学的道德功能 ,但他否定文学的根本理由仍然是从本体论的认知角度着眼的。在他看来 ,作为现象的感性世界是对于作为本体的理念世界的摹仿 ,作为摹仿的史诗和悲剧又是对感性的现象世界的摹仿 ,因而文学就成了和真理隔着三层的摹仿的摹仿 ,影子的影子。而亚里士多德要肯定作为摹仿的文学 ,也是从认知的角度着眼的 ,他以为诗以其对必然律和可然律的忠诚 ,使之所摹仿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事件 ,从而比仅仅摹仿个别的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历史 ,更具有哲学的意味。因此 ,尽管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对于诗的否定和肯定有所不同 ,但…  相似文献   

18.
《文化学刊》2012,(1):119-119
姜海在《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我们身处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既带来文化质素的嬗递与新变,又招致身份认同的焦虑与彷徨。如何重新底定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一文化选择与文化发展问题正以前所未有的急迫态势无法回避地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毫无疑问,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既要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相承继相接续,又要合理地采撷西方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的光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 40年以后 ,中国被迫打开国门 ,卷进世界大潮流 ;西方文化涌进中国 ,中国的经济、政治被迫改变 ,思想文化也随着发生变革。近二百年来 ,向西方学到不少东西 ,有我们本来缺少、需要的 ,也有不少是西方列强硬塞给我们的 ,选择的余地不太大。新中国以后 ,特别是近二十年来 ,我们主动地、有选择地引进外来文化 ,从生活文化 (衣、食、服务等 )到观念文化 (文学、哲学、艺术等 ) ,有的在中国生了根 ,变成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回顾新中国五十年来的经历 ,值得认真总结。面向 2 1世纪 ,我们的思想文化界要赶上世界新的进展 ,与世界发展同步 ,我们…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生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化,自古及今,延续发展了四五千年,在十五世纪以前一直属于世界文化的前列。十六世纪以后,西方文化迅速发展,中国落后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面对外来势力的侵略,奋发图强,努力前进,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苦斗争,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解决了民族危机,保卫了民族独立。之后又经过曲折的道路,一九七九年以来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文化也将气更大的发展。中国文化何以能延续发展、历久常新、虽衰复盛呢?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内部含有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