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江南地区,鸭子很多,在鸭子刚游过的地方垂钓,常能有较好的收获。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鸭子的消化力极强,边找食边拉屎。换句话说,鸭子游到哪里,鸭粪就拉到哪里。而鱼吃惯了鸭粪,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听到鸭子的叫声和游水声,鱼就精神亢奋,紧紧追鸭食粪。在养鸭塘里,鱼不但不怕鸭子的呱呱叫声和翅膀的拍打声,倒成了鱼儿觅食的一种信号。因此,鸭子刚刚挪动的浑水之处,正是下钩的有效部位。追鸭钓鱼至少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启示:一、不同环境造就鱼的不同习性静态水域中的鱼,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受惊扰的“世外桃源”的…  相似文献   

2.
看过那部动画片吗?《彩梦芭蕾》。当一只鸭子看见一个悲伤的王子在湖边跳舞的时候,她想令他再现笑容。这愿望把她变成了一个金冠学园的学生——鸭儿。在一个魔法垂饰的帮助下,她变身成芭蕾舞女舞者昭昭公主,一个有能力把王子的“心之碎片”送回王子身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一、游戏目的1)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及控制平衡的能力。2)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和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二、游戏准备在平坦的场地上画两个边长为2.5m 长的正方形为“鸭巢”,“鸭巢”的拐角有一条斜线为防线,中间间隔的50cm为河界。三、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分别站在自己的“鸭巢”里。游戏开始,甲乙两队的一部分“鸭子”各自出巢成单脚跳。用推、拉等方式搏斗,也可以直接通过河界。在过河界时甲乙两队守“巢”的“鸭子”百般阻挠,使  相似文献   

4.
幽默笑话     
醉汉(一)在一家酒吧里,有一个酒鬼看到一位先生腋下夹着一只鸭子走进门来,就问道:“你同那头猪在一起干什么呀?”那位刚进门的先生说,他带进来的是鸭子,不是猪。酒鬼说:“我是在问那只鸭子,又不是问你。”  相似文献   

5.
1988年9月1日,梅花桩拳的一代宗师,第一个将梅花桩拳带进北京,曾被誉为“铁臂沱南侠”、“京师风尘三侠”之一的武术大师韩其昌老师因病不幸去世,享年94岁。他的逝世,是我国武术界的一个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冯社敏 《精武》2008,(4):38-39
拳学“顿悟派”、当代学者李虎先生主张“以禅为体,以拳为用,禅拳不二,拳道一如”。他的《大成拳顿悟之法门》一书,是对他的恩师王选杰先生心灵的感应沟通,是他从生命本源处流溢出的悟性灵性。  相似文献   

7.
吴宪民 《精武》2008,(2):6-8
黄达生,是岭南著名武术家,洪拳巨子,现任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虽曾在各种传媒上多次见过他的大名,愧我寡闻,直到周至荔先生介绍后,才略晓其平生:黄先生1938年出生于广州,父亲是洪拳圣手黄添老前辈。黄先生初从乃父习洪拳,后又转易多师,因其天资聪颖,加上练功勤奋,习武数年,洪拳精华便已全部烂熟于胸。老前辈们夸奖他是“古贤行止,豪侠义烈,兼而有之”。黄先生为人性格豪爽,乐于助人,艺成后多次与人较技,屡战屡胜,洪拳“大波”之名遂蜚声岭南。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深谙洪拳的伟大之处在于历代师祖把武德拳规上升为人生观,成为做人的基本准则。黄先生常说:“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更强调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好人就是用武德和社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的人。练拳不忘爱国,以社会利益为重。武人要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着实令我们敬佩。近年来。黄先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发展洪拳上,奔走呼号,孜孜不倦!这种“鞠躬尽瘁”的精神,使接近他的武林同道们,都为之感动。在这里刊出近日对他的专访,希望能使读者朋友开阔眼界,从更深层次上去了解岭南洪拳。  相似文献   

8.
陈家兴 《中国钓鱼》2005,(11):13-13
一、鸭忙水不凉 鸭子就像得了多动症的孩童,整天忙忙碌碌:一会儿找食,一会儿嬉戏;一会儿游泳,一会儿理毛。白天,整个鸭塘没有宁静的时刻,犹如一个满是顽童的游乐场。鸭子是恒温的动物,大群的鸭子整天泡在水里,自然会把体温传导到水里,从而促使水温有所上升。就是说养鸭塘里冬季的水温,要比非养鸭塘里高一些。  相似文献   

9.
小舟 《精武》2006,(11)
“夫学拳者,应以意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不可以小成为是,必以大成为志焉。”“夫学拳者,应以意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不可以小成为是,必以大成为志焉。”不知这句话是不是王芗斋先生说的,但芗翁做到了。由入郭云深门下学习形意拳,到弱冠之年离家远游寻师访友切磋武艺,到综合他艺精华创编意拳,再到登报挑战,大长国人志气,芗翁一直以大成为志,志存高远。芗翁所创之拳名意拳,又名大成拳。意拳,取“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之要领,体现了打拳时的一种精神境界,所以意拳是十分讲究修禅的,不知是不是芗翁受本空上人指点之故;而“大成拳”之名,则是芗翁友人在1940年赠给先生的,先生不好推辞,只好名之。在“意拳”与“大成拳”之间,芗翁更倾向于“意拳”,先生曾说:“学术本无止境,何来大成之说?”谦逊之态跃然眼前。  相似文献   

10.
吴宪民 《精武》2008,(5):14-16
“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练大成拳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拳艺面目与神韵,这是林学伟先生拳学艺术上的一大特点。他在“大成拳教父”王选杰先生的拳法基础上.苦苦研习,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终于形成了个人的拳艺风格。据其师信阳大成拳家李照山先生介绍:  相似文献   

11.
张源侠 《精武》2008,(1):28-28
最近武术网上有件不大不小的轰动事,某绵拳弟子与某心意拳名嘴公开比武,结果心意拳一方落败,此事起因是,那个绵拳弟子的老师在武术网上公开说:“打个比喻;心意是他中学学的课程,绵拳是他研究生专修科目。”  相似文献   

12.
赵国仁 《中华武术》2004,(10):50-50
每个太极拳爱好者对诸如“虚灵顶劲”“松肩沉肘”“含胸拔背”等要领都非常熟悉。在一次和拳友们谈论时,某拳友言道:“这些要领我早就领悟了,不必考虑自然就能做到。”他真的“领悟”了吗?  相似文献   

13.
无极拳通论     
祁美娟 《武当》2014,(7):9-13
看了2012年11期《武当》杂志刊登的“漫谈太极拳之源流”一文,文中的“先天拳”一节中提到“张三丰得华山陈抟老祖无极门功夫,也传有无极拳”。我对此说早有耳闻,故而一直在寻找哪种才是三丰祖师所传的真正无极拳,其间得识两种无极拳,一种名虽同却与道家不是一个源流;而另一种虽称为道家拳,却与三丰祖师不同宗。后来,好在天道怜我,终于见到了张三丰祖师真传无极拳谱。今将其中的无极拳“通论”与“序文”捧献于贵刊。  相似文献   

14.
韩宝轩 《精武》2008,(5):24-25
上世纪20年代。辽宁武林出现了一位轰动一时的武术大师,他拳艺精湛。注重武术道德修养,拳品与人品之高,堪称通背楷模.武林同道交口称赞他为“燕北大侠”,赞扬他为通背拳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他,就是著名武术家、  相似文献   

15.
水火居士 《精武》2008,(1):55-55
横拳是五行拳的母拳。横拳的要点在一个‘衡’字上。我们知道重心是五行拳的重中之重,只有身心平衡了,才能确保起势、出势的准确,才能达到拳论所说的:“出手横拳势难招”。很多人横拳玩了半辈子,仍然是练时发不出劲力,更谈不上用时的“出手见红”了。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练横拳的人只知二五不知有一十。所以说,没从根本上理解横拳重心重于一切的深刻含义,是无法理解古人所说的“立如平准,活似车轮;见势而进,随势而退”的妙谛的。  相似文献   

16.
精研习拳之道,每练习一个单式,在手、眼、身、步、心、神、意、念的四法四功中讨分寸。一个拳式有8种练法。通俗解释为8种技艺,从起始习拳到上乘功法,一个拳式有8个层次的功夫,十分精妙。 1.粗练 所谓“粗练”,指初涉拳场,对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知之甚少,或粗知或浅知。导师无须深讲开合、虚实、阴阳、动静……只教授动作,先学会“划道”。为了便于记车每个动作的起止点,不要照葫芦画瓢。要一招一式做准确,不要落人“学拳容易改拳难”之境地。如果有时间,可以先学练“定式”,势熟练后,再练“连式” 2.严练 严练是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围绳困兽     
杜克 《新体育》2011,(3):72-73
“比赛没有结束” 拳怕少壮,48岁的前世界重量级拳王霍利菲尔德也许真的不该再出现在拳台了。他的密友吉姆·托玛斯忧心忡忡地说:“他是世界上唯一赢得过4次世界冠军的拳击手,但我不想骗他,不管有什么样的后果,我都要劝劝他,实际上,在2003年他被托尼击倒后,我就劝他退役,而他的反应是和我断交,现在看到他48岁还在打拳,我很伤心。”  相似文献   

18.
绵掌拳小议     
绵掌拳又称短打拳。早在1567年明代抗倭英难戚继光所著(记效新书·学经捷要》文中有记载。该拳种主要流传河北省保定地区高阳县一带。我老家就在高阳县边渡口乡西柳沉,树。父亲杨峻岭生前回忆,他从小在武术之乡习拳练武。那时大入鼓励小孩,谁好好学拳就给谁买烧饼吃。他练过绵拳拳、燕青拳徒手拳种以及昆仑刀、沪手钩、九节鞭、春秋大刀等刀枪器械。他曾在徐州币1956年武术比赛中获奖。我会年54岁,12乡时跟父亲学过“绵掌拳”,至会未忘。早晨跑跑步,到南郊彭园或“纪念塔”国内练练此拳。绵拳拳的主要特点是:套路短小精悍,一个路有…  相似文献   

19.
“亚洲驱逐舰”曼尼·帕奎奥在菲律宾被视为国宝,当他走上拳台开始比赛时,菲律宾的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可以临时为他宣布停火,在他比赛期间,菲律宾各地的犯罪率几乎下降到零。如今帕奎奥的目光又投向他人生中的另一个新挑战,那就是作一个为消除贫困而战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20.
五祖拳是福建南拳的主要拳种之一。由于历代史料缺乏对其的文字记载,因此,关于五祖拳的源流、发展以及有关技法的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对五祖拳的源流提出如下观点:(一)“拳有五祖”与“五祖拳”不能混淆;(二)“太祖拳”不能代替“五祖拳”;(三)蔡玉明是“五祖拳”的创始人;(四)现今“五祖拳”的不同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