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的戏剧艺术闻名世界,而伦敦西区则是与纽约百老汇齐名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是表演艺术的国际舞台,也是英国戏剧界的代名词。准确地说,West End Theatre(西区剧院)特指由伦敦剧院协会(The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的会员管理、拥有或使用的49个剧院。这49个剧院除金融城的巴比肯中心、南岸的国家剧院和老维克剧院、摄政公园的露天剧院以及Southwark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等少数剧院外,大多数都集中在Shaftsbury和Heymarket两个街区,方圆不足1平方英里。这些剧院在商业和娱乐业高度发达的市中心,形成了一个剧院区,这一剧院区也称为…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和新世纪的风暴朱树1601年英国剧坛发生了两件大事,都和莎士比亚和他所在的“内务大臣供奉”剧团休戚相关。一件是年初,伦敦“环球剧场”上演了历史剧《理查二世》,掀起了轩然大波,几乎给莎氏及其剧团带来灭顶之灾。另一件是同年秋,该剧团上演了悲剧《哈...  相似文献   

3.
由于戏票价格的暴涨暴跌,大西洋两岸的戏剧业目前正处在艰难困苦之中。伦敦西区的剧院摇摇欲坠,纽约百老汇的灯光也不如从前那样灿烂了。在这一片阴暗惨淡之中,却有一盏明灯仍在大放光华。它就是英国的皇家莎士比亚剧团。长久以来,这个剧团被尊为戏剧表演才能的源泉,它一年一度在莎士比亚的家乡艾冯河畔斯特拉特福举办莎士比亚戏剧节。今天,这个剧团正在开  相似文献   

4.
1903年11月,托尔斯泰写出了《论莎士比亚和戏居必的长篇论文,全面、系统地批驳了早已为人们认可接受的莎士比亚,使其“体无完肤”。用后来评论家的说法:“制造出文学批评史上一大公案”。那么,托尔斯泰是怎样批驳莎士比亚,他为何要批驳莎士比亚呢?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就在一个月前,一场大火将850岁的巴黎圣母院烧得面目全非,令人痛心。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将在5年内重建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能否如期重建,人们拭目以待。但30年前,作为苏州贝氏后人的贝聿铭在巴黎圣母院仅一河之隔的卢浮宫前,建起一座  相似文献   

6.
齐征阳 《世界文化》2009,(10):46-47
百老汇 “百老汇”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吸引力的名字,它在音乐剧和戏剧界的地位就如同“好莱坞”在电影界一样,代表着巅峰与成功。从地理意义上讲,百老汇指的是纽约市中心以巴特里公园为起点,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全长25公里的一条长街。百老汇剧院集中分布在百老汇大街44街至53街。从1798年第一家剧院公园剧院在纽约成立以后,其它的剧院也纷纷出现在百老汇的大街上。到了19世纪的初期,百老汇就已经成为美国戏剧活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新作”问世方柏林编译据《纽约时报》报道:今年初,美国学者唐纳德·福斯特博士证实一首伊丽莎白时代的挽诗出自莎士比亚手笔。他的发现得到很多欧美莎学家的认可。这是1871年《托马斯·莫尔爵士》之后第一篇被认定作者为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旦福斯特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郝岚 《世界文化》2006,(12):40-41
莎士比亚可谓世界级的文豪,耶鲁的著名教授哈罗德·布鲁姆更是在他的《西方正典》一书中将之称为“西方文学经典的核心”。他的论断相信不会有人反驳,不过一般提到经典,自然就具有了某种“正襟危坐”的性质。但当这位大师穿越时空,作品首度与中国人谋面的时候,情况却并非如此。但闻其名鲁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谈到莎士比亚的时候说:“严复谈起‘狭斯丕尔’,一提便完;梁启超说过‘莎士比亚’,也不见得有人注意”,此话不留情面,但的确属实。严复在光绪二十年(1894)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进微》篇中,提到了“词人狭斯丕尔”,还加了小注:“狭万历…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剧院将二者完美融合。过去3年是全国新建大剧院的爆发期,各地拔地而起的大剧院,已经不止是单纯的文化概念,而是投射出更多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投资数千万甚至数亿建成大剧院,如何使其既作为一地的建筑地标,又能担当起文化地标的作用,成为建设者、运营者和管理者三方待解的命题。日前,《人民日报》记者走访了运营四年的广州大剧院,以这家充满活力的年轻剧院为样本,探索剧院将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市民的精神享受相连、使人文情怀与经济发展相依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英国出了个莎士比亚 ,中国出了个关汉卿。作为东西方两种戏剧文化的代表人物 ,关汉卿生活在 13世纪 ,莎士比亚生活在 16世纪末 17世纪初 ,前者要比后者早出 3 0 0多年。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时代距离都如此遥远的二人 ,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但人们偏偏喜欢将他俩相提并论 ,个中缘由 ,说来意味深长。西方人崇拜莎士比亚 ,也喜欢关汉卿。按《英国简明百科全书》“元代戏曲”条的说法 ,关汉卿“是中国元代剧作家 ,也是文艺理论界所公认的中国最伟大的戏曲家”。早在182 1年 ,英国外交官G .T .Staunton翻译清朝图理琛的《异域录》中 ,即有《窦娥…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于1609年将他的十四行诗献予的一位神秘人物“W.H.先生”,文学史上最旷日持久的争论之一就是有关W.H.先生的身份问题。多少年来,毫不夸张地说,专家学者们对谁是“W.H.”以及他同大诗人之间的关系撰写了数以百计的书籍、文章和论文。他就是那个为出版了1609年四开本的莎翁诗集的伦敦书商托马斯·索尔普搞到手稿的人吗?一位首先鼓励莎士比亚创作出十四行诗的朋友?他就是那个象某些人所猜测的莎士比亚的男性恋人吗?  相似文献   

12.
两次荣获列宁勋章的莫斯科大剧院的创始年代被认为是1776年,当时成立了莫斯科第一个经常进行演出的专业剧团。参加这个剧团的有职业演员、农奴演员和莫斯科大学的业余爱好者剧团。剧院上演歌剧、芭蕾舞剧和话剧。1806年剧团成为国家剧院。从1780年起剧院前地址在彼得罗夫卡街,当时就叫彼得罗夫卡剧院。1824年建筑师鲍韦采根据米哈依洛夫的设计,在烧毁的老剧院的旧址上按古典艺术风格重新建起一座气势宏伟的剧院大厦。由八根圆柱组成的柱廊和正面山墙上铜制的阿波罗的二轮四套马车,把大厦装饰得分外夺目。剧院于1825年举行落成典礼,从此称为彼得罗夫大剧院。在它的旁边  相似文献   

13.
美国纽约的一家肥皂厂老板为了给自己的产品做广告,决定利用纽约一家最好的剧院来达到这一目的。为此,他收买了当地的一位歌剧女主角,这位女主角在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一剧中,必须说一句该肥皂厂老板为歌剧加写进去的台词。于是,当剧中的麦克白夫人在台上遭到谋杀,正要擦拭那假想出来的血迹的时候,使导演大惊失色的是,这位女主角居然说道:“啊!假如现在我手里有一块费什和克兄弟在14号林荫道上开设的公司生产的肥皂的话,我就能很快地洗净这块血迹和摆脱这一痛苦了!”  相似文献   

14.
很久以来,对莎士比亚就存一份心仪。六卷本的莎翁全集躺在书架上不知多久了,时光流转,竟一直鼓不起勇气去翻来看看,怕的是自己才疏学浅,读不懂个中滋味,反成了一锅夹生饭。而且,读剧本不比读小说、诗歌,剧本是要用来上演的,印在纸上的文本只是个半成品,万一日后有个在舞台上一睹莎士比亚风采的机会,今天的阅读岂不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只怕会大大影响届时坐在剧场的感觉。想来想去,读莎士比亚的愿望,也就渐渐地淡了下来。后来,自己一点点长大、自立,那时节,正是戏剧界喊“话剧危机”喊得最响的年代。相当一部分话剧团陷入经济困境,话剧场次急剧下降,哪里还找得到地方看莎士比亚。纵然“心向往之”,也只好“望洋兴叹”。然而,形势的变化让你永远意想不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话剧事业奇迹般地走出了低谷,呈现初步繁荣景象。莎士比亚也不再是遥远的梦,不仅国内一些话剧单位将莎翁剧作或重拍或改编,就连英国本土的剧团也远涉重洋,为中国观众献上“原汁原味”的莎士比亚名作。最近又有消息:英国著名的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将于5月23~26日来华,于北京保利剧院演出莎士比亚经典喜剧《威尼斯商人》,演出采用英语对白,附加中文字幕的形式。消息是令人兴奋的。兴奋之余,不禁又...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30周年,’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在金秋时节隆重举办。来自两岸的中国戏剧家和英国、德国等外国戏剧界人士共计几百名欢聚在申城。11台风格、样式各异的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出又一次让人们领略了莎士比亚这位属于“所有的世纪”的“巨人”的风采,而其剧作中的丰富而深速的内涵又一次深深地撞击着人们,引起人们对于生活、对于时代、对于艺术的感唱……或许,和1986年在北京、上海两地同时举办的中国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相比,无论是剧目或是剧种,这次活动的规模显然要小了许多;但是作为中国第一次举办莎士比亚戏剧的…  相似文献   

16.
环球嘉年华:兜售快乐的贩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乐也是一种商品,而且是可以用来赚大钱的商品。环球嘉年华的成功,让这句话变得毫无疑问……在寻觅快乐的旅途中,人们大有“踏破铁鞋无觅处”之感。当环球嘉年华带着大批娱乐设备,浩浩荡荡地走过上海、北京,赚得脑满肠肥时,人们才发现,环球嘉年华——这个快乐的超级贩卖者,经营着一台巨大的印钞机。人们意识到,在这一场接一场看似无序的狂欢背后,运行有一套设计缜密的商业模式。通过对各种营销元素严丝合缝和魔术般地拼接后,创造出一个聚敛财富的神话。人们开始解剖这个神话了。 疯狂造势环球嘉年华的掌舵人汉斯·洛德斯说:“我们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上海大剧院大厅里的《艺术女神》画像,伴随剧院大大小小的演出已4个年头了,以致其几乎成为大剧院艺术身份的象征。然而,这张大剧院的“脸”,在历经几年风光后,即将更换。正是旅法著名画家丁绍光的这幅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艺术女神》画像,一解大剧院当年的“燃眉”之急。时至今日,朱德群先生为大剧院的新作正在进行,《艺术女神》即将完成其“迎宾”使命。《艺术女神》的三种归宿4年前,上海大剧院落成时,有人建议应在大剧院的醒目处置放相应的艺术品,这是国际上的流行做法。以传播国际艺术为己任的上海大剧院,当然不放弃任何展…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中国的读者一看到“莎士比亚”这四个字,就知道他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但当提到下列名字时,知道者就很少了。如“舌克斯毕”,“沙斯皮耳”,“筛斯比耳”,“莎基斯庇尔”,“索士比尔”,“夏克思芘尔”,“希哀苦皮阿”,“叶斯壁”,“沙克皮尔”和“狭斯丕尔”。这些名字都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书籍中出现的Shakespeare的汉语译名。译名之所以多种多样,主要是由于译者对汉字的发音及翻译人名的技巧的掌握不同所致。至于“莎士比亚”这个译名是否译得得当,另当别论。从这个例子看。  相似文献   

19.
救火     
有一次,高尔基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出了书箱。因为抢救书籍,他几乎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0月,喜逢中央歌剧院成立60年。承蒙院长俞峰的盛邀,笔者有幸作为剧院“甲子兵团”的一员,与220名艺术家一起,携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在意大利罗马协和剧场共同庆祝了剧院的这个不平凡生日,同时亦以精彩演出庆贺了祖国63周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