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以"心理生命结构"为切入点,从健身气功的定义、天人整体观、文化养生的功能等分别论述具备"心理生命结构"的理论依据,认为健身气功的"三调"分别对应于"心理生命结构"的三个方面:"调身"即"表象","调息"即"情感","调心"即"意志";"心理生命结构"的"体验"论诱导出"心斋"的虚静功夫则是健身气功"思想停泊的港湾";"心理生命结构"的"意义"论有利于纠正对健身气功的认识误区,进而提出"长年、长心、长德"是健身气功"意义表达"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韦群杰 《武当》2013,(6):23-25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既练外部的形体四肢、肌肉、韧带、关节,又练内部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调理精气神等等。其修炼过程,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这"三调",既练内又练外,使内外都达到高度的和谐,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对身心进行充分地调整与修复,从而达到内外修炼的目的。太极拳的内外修炼技术,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  相似文献   

3.
谢远基 《武当》2013,(9):40-42
调息是武术气功中的核心概念。作为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之一的太极拳,研究调息与太极拳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太极拳中使用意念,对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实战和健身作用,很有意义。二、调息的本质调息是习练太极拳的核心概念。调息与调身和调心,是太极拳术中的核心要素,被称之为"三调"。调身是调节身体的基本动作使其符合太极拳术的规范,即调准太极拳的拳架。调心是调节人的意念,人静人定,最终实现以意领气,以意行功。那什么叫调  相似文献   

4.
健身气功调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里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调身、调吸、调心是健身气功锻炼的三个基本要素,简称三调.养生也称摄生,是通过各种措施,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延长生命的目的.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健身气功调身、调吸、调心的特点出发,运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探讨健身气功调养方法.研究证明,健身气功三调内涵丰富,对于调养身心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调身”、“调息”、“调心”,三者协调融合,互为一体,谓之,健身气功五禽戏“三调合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调身”路径研究,“调息”路径探析,“调心”路径的探究,得出结论,“调身”通过调形与调式来定身形,“调息”结合吐故纳新来明呼吸,“调心”经由意念专注来安心神;且演练时需“形之动,气随行,意专注,”三者互融互用,互为一体,从而达到健心养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少太极拳爱好者,演练太极拳时往往不注重放松,只是活动一下身体,就开始演练了,这样做的效果当然不好俗话说,全身放松,经络畅通,加上一个好意念,等于成功一大半。练太极拳时如何放松呢?我们常说的"调心""调身""调形"实际上就是放松的一种方法。"调心"即调整练拳时的心态。就  相似文献   

7.
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名参加"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的中老年人进行锻炼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能降低中老年人焦虑水平,具有调身、调心、调息的养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及实验法,对四川理工学院、宜宾学院、泸州医学院部分大学生的心境状态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慢跑,健身气功以其特有的"调身"、"调息"、"调心"作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更具积极作用;相较于团队对抗性的篮球运动,健身气功在愤怒、自尊感维度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怀 《武当》2011,(2):16-17
太极拳融吐纳、导引、武术为一体,揉合了许多道教养生修真的要旨,讲究呼吸——调息炼气。《十三势行功心解》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心为气,气为旗"。还有"意气君来骨肉臣","内炼一口气",以及"束肋下气把裆撑","一气呵而远"等等。至于如何调  相似文献   

10.
垂钓和练气功,对人们健身、治病、益智等有相同的机理,只要细心体会,钓练结合的得当,钓鱼将是一种动静相兼的好功法。 一、凝神调心,意于其静 调身、调息、调心,称为练气功的三要素,在垂钓过程中和练功一样,也要全身放松(调身),呼吸自然(调息),凝神于浮漂(调心)。“练气先凝神,凝神即是调心,调心的关键在于先去杂念,未除杂念而谈调心凝神,未有成功者。”(《青年秘文》)钓鱼凝神于浮漂专心意守这是对钓者最科学的气功训练。调心则表现为入静深浅程度。钓鱼同样具有气功意静特征,这是钓者必须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山东省青少儿身体状况"实感"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省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四个学习阶段中,共有10种不良现象和行为排在4个学习阶段的前5位,呈现比过去“增加了’’的趋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层次的提高而逐级递增,揭示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突出存在的负面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木兰拳是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传统体育项目,由于木兰拳对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文章试图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访谈法深入剖析大学生身心健康病变的成因以及木兰拳对改善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身心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当道教武术养生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提出武当道教武术主要是通过精神修养、呼吸修炼、形体锻炼这三种途径来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投篮过程中的心理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形成良好心理状态的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5.
心理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项非智力因素是情绪:它和智力因素一样在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武术学习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调节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提高武术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以下简称“八段锦”)通过调心、调身、调息,在心理上调节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在生理上可疏通经络,保证人体气血畅通。通过特定的形体运动,配合呼吸,以心为主导的整体养生具有保精、养气、存神的作用。通过长期习练“八段锦”,可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培育真气.从而达到扶-祛邪、防痛治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尚力思潮”中的分水岭。他第一个提出了“心力”启蒙的问题,他继承了严复但又不同于严复。在严复、鲁迅、毛泽东所形成的“正反合”的辩证法关系中,鲁迅居于“反”的位置。他的思想来源于达尔文主义、西方浪漫文人和中国民粹主义的代表章太炎。  相似文献   

18.
浅析健身气功防病治病机理与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身气功通过调心、调身、调息,在心理上调节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在生理上可疏通经络,保证人体气血畅通。通过特定的形体运动、呼吸,以心为主导的整体养生具有保精、养气、存神的作用。由于精、气、神存在,健身气功可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乔超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4):15-16,8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功夫电影这一社会现象。分析了观众在明知电影功夫是虚幻的武术时,却依然对功夫电影趋之若鹜的原因。究其原因是,功夫电影提供了展示功夫能力的幻想,使“本我”得到释放与心灵得到满足。“我能”在现实世界中受到限制,却在功夫电影世界中得到完美展示。  相似文献   

20.
“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一一体育的功能及其哲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来概括体育的哲学价值,是一个与现实的价值观相反的逻辑判断。然而当追溯人类自身的发展以及文明的发展历程时,就会发现,体育这种简化头脑,发达四肢的运动形式,恰好平衡了人类文明发达所带来的种种身心的失衡,从而保障人类向着健全的自我进化。因此认为,体育运动是人类唯一一种自觉预防和自我拯救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