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雷电是自然界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络系统,雷电对校园网络系统的危害越来越明显,雷电对校园网络系统的破坏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多途径化.对雷电侵害校园网络系统的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其造成的危害.从而指出,必须从整体性、综合性的原则出发,通过合理地采取接闪、分流、等电位、屏蔽、接地等措施杜绝雷电入侵校园网络系统的各个途径,加强校园网络系统的雷电防护水平,确保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就静电的产生及其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探索在雷电防护工程中有关静电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韩立民 《考试周刊》2014,(8):119-119
根据雷电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危害和入侵形式,文章提出信息系统防雷的具体措施和注意事项。防雷措施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部分,通常采用屏蔽、等电位联结、合理布线、加装电涌保护器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就雷电对通信基站建筑、设备、传输线路产生的危害。提出通信基站的综合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自动气象站的建立愈来愈多,由于自动气象站安装在野外以及微电子装置的脆弱性,很容易受到雷电损害,通过泉州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网防雷设计的实践,结合通信系统的防雷措施,探讨了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防雷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铁路信号设备的雷电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铁路信号设备已经逐步向电子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设备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在设备安全性集中讨论了对铁路设备防雷技术的分析,重点讲述了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解决环境监测站雷电安全问题,主要探讨鸡西市环境监测子站的雷电防护的解决方案,但并未完全进行试验,应在具体场所根据具本情况分析采用。  相似文献   

8.
雷电损害入侵网络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系统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在网络系统建设中,认真研究雷电损害的形式与特点,加强雷电防护工作,是确保网络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分析了雷电的电磁效应及产生原理,阐明了雷电感应具有大电流、高电压的特点和雷电所产生的电磁场具有高频电磁波的性质,论述了雷电损坏电视机的机理和避雷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0.
雷电防护技术人员实践技能培训对防止雷电灾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集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科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雷电防护实训室,对国家级气象培训机构开展防雷技能培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训室建设实践,阐述建设思路与目标、建设内容和方式以及对使用方法和管理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智能建筑的防雷、电气保护与接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智能建筑防雷、供电接地系统的介绍,对智能楼宇的防雷、供电接地系统所应采取的防雷保护各类接地措施作详尽分析,对电气保护与接地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雷击概率、产生感应雷、造成地电位反击三个方面分析雷击的原因,针对单位具体情况从电源防雷保护、信号部分防雷保护、消除地电位反击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雷电导致Modem故障的分析,并且根据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改进电话线路走向、采取电气隔离等一些消除雷电对电脑Modem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雷电是常见的天气现象,近几年随着电器电子产品日益增多,雷电对电器的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雷电的形成及雷电对供电系统和电器的危害。提出了完善供电系统的防雷避雷措施能有效保护电器免遭雷击。对避雷器工作原理和避雷方法作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5.
在智能建筑中,对雷电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智能建筑安全,已受到普遍关注.主要说明了智能建筑对防雷的要求以及论述在智能建筑中应采取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电子设备防雷击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信息设备和计算机系统已深入到企业,由于这类设备的工作电压和耐冲击电压水平低,极易受到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雷电对设备的破坏途径更加多样,它可以导致数据信号发生错乱,也可能导致芯片的直接损坏,使设备立即发生故障中断通信;过去的防雷主要针对强电系统,而现在的防雷技术重点转向弱电系统;阐述了雷击模拟电子设备的机理,SPD类型和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雷暴观测资料、闪电定位资料以及雷灾资料,统计分析了长汀县雷暴和雷灾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主要受损对象.结果表明:长汀县年平均雷暴日为78 d,年雷暴日呈减少趋势.每年的3-9月为雷暴的多发季节,其中8月最多.负地闪沿西南往东北方向逐渐减弱,正地闪较强的区域在北部、西部、西南部以及海拔高度较高的山区.长汀县雷灾主要出现在5月和7月,9月-次年2月较少发生雷灾.1d当中出现雷灾的高峰期在16-18时,21-24时出现雷灾的几率最低.受灾较多的乡镇主要为汀州镇及大同镇,其次为河田镇.受损对象主要为户外的电力系统,家用电器,办公场所的网络、通信系统、监控器等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18.
介绍微电子器件耐雷水平,新型防雷器件TVS管和固态放电管的特性,过电压保护器的四级保护,微波通信站防雷接地与屏蔽的有关要求,从防雷技术方面提出防雷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