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吟诵     
<正>在教室内通读,该用宣读法,前面已经说过。讨论完毕以后,学生对于文章的细微曲折之处都弄清楚了,就不妨指名吟诵。或者先由教师吟诵,再令学生仿读。自修的时候,尤其应该吟诵;只要声音低一点,不妨碍他人的自修。原来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功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过:“原来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言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可见,重视诵读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伺发挥“读”的妙用呢?我认为可以从学生实际与教材出发,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正>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叶圣陶先生指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自清在其《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的确,课文意义有多解性,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通过动口、动脑,反复诵读,才能体会文章的意思,咀嚼出作品  相似文献   

4.
朗诵也叫诵读,即大声地有感情地读。现代的语文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朗诵。叶圣陶和朱自清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须在心和眼之外,加用口和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问,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诵读能够带动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学生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的鲜活个体,他们富有悟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诵读中会自主完成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过程,感知文本的形式美与内蕴美。所以说,朗诵,是师生共同感知文本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齐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实际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而正确地运用诵读这一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心、眼、口、耳各种器官参与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诵读,加强对学生进行诵读的训练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倪娜 《考试周刊》2014,(16):47-48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如何把这些经典介绍给孩子?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是吟诵。现在的小学生听惯了朗诵,听惯了快节奏的流行音乐,对于吟诵不能一下子接受。作者针对这一情况采取了以下策略引导孩子用吟诵的方法学习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一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吟诵的兴趣;二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吟诵的方法;三是"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把吟诵引入课堂教学;四是挤出时间,为吟诵提供时间保障;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吟诵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秀昌 《山东教育》2007,(11):26-26
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针对当时的国文教学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唯有不忽略对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家伦 《快乐阅读》2011,(26):103-104
叶圣陶、朱自清先生曾强调指出:"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能理解地了解,而且也能亲切地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方法就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生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国学强势回归,吟诵这一古老的读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在职业院校的语文课堂上进行吟诵教学,首先,需要将吟诵引入语文课堂,介绍给学生,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文和吟诵的兴趣;第二,要让学生了解吟诵规则,学会吟诵方法,具有运用普通话平调吟诵的能力,即能开口吟诵;第三,通过吟诵来品味、涵咏古诗文,从声韵的角  相似文献   

10.
陈亚 《文教资料》2015,(2):62-63
本文从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关系、诗的吟诵性即音乐性、音乐对诗歌创作具备启迪作用方面阐述音乐与诗歌的相互作用及关系,并分析如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11.
吟诵教学是介于诵读和歌唱之间的一种读书方式,也是教学方法。当下,吟诵教学是古诗词教学的方向和前景,也是大力推进国学的新举措。小学教师掌握吟诵教学策略在古诗词教学中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知晓吟诵,闻其趣;认识吟诵,知其难;理解吟诵,品其味;学习吟诵,知其法;传承吟诵,汲其华。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吟诵教学,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教师觉得语体文没有教头。叶圣陶先生认为白话文是有教头的。吟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总是要读。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看,还要用口读;好文章还要多读,读到能够背诵,吟味文章的旨趣。吟诵是心、眼、口、手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叶老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在内容和教  相似文献   

13.
<正>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谈到"吟诵"时曾这样说:"原来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这里的"口"是说的训练,"耳"指听的训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听说能力培养更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加大训练力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听善讲的水平。这一目标应该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使其得到具体落实。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听说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4.
吟诵这一原本为我们本民族语言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却被我们的语文课堂搁浅了百年之久,且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倡导吟诵,绝非私塾教育模式的简单回归,而是将其部分地移植于我们的课堂,以吟诵唤醒热情,借吟诵潜心揣摩,倚吟诵掌握方法,用吟诵巩固提升,提高古诗文诵读的力度,同时使之与教师点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李燕 《学苑教育》2023,(3):44-46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符号,是中国经典阅读的主要素材。开展古诗词吟诵,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涵养人文素养的有效渠道。开展好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其价值已经突破了古诗词阅读教学本身,还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与德育价值。在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古诗词语言,读出美感;要欣赏古诗词意象,感受意境;要拓展古诗词背景,感受主题;要打造古诗词文化,营造氛围,让学生学会古诗词吟诵的方法技巧并通过古诗词吟诵涵养诗情,传承和发展古诗词文化。  相似文献   

16.
吟诵是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吟诵的传承和推广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示范作用,利用高校的研究优势、学生优势和宣传优势,积极抢救、采录、整理原汁原味的民间吟诵资料,搭建分享、研讨、交流、传承吟诵文化的平台;举办各级各类吟诵教师培训班,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吟诵师资队伍;在学校开设吟诵课程,加大课程研发和教材开发的力度,促成吟诵回归教育体系;以文化社团为中心,持续开展校内外吟诵展示活动;大胆创新吟诵传承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将吟诵融入跨文化交流和培训,构建全方位的吟诵文化宣传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认为诗词的创作与吟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在,每册小学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至少两首诗供学生们学习和欣赏,我们便可利用这有限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们在理解诗文的同时拓展思维空间,用有感情的吟诵表达内心的震撼,用与诗人的情感共鸣激发真实的表达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三个方面讲述大语吟诵教学的经验:一论及把吟诵引入课堂及学生心得。二言及大语吟诵教学与经典训练的关系。三述传授古诗文吟诵相关规则,并论及吟诵调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节日经典诗词诵读,领略民族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前后,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吟诵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是我校语文教学的特色之一。元宵节前后,吟诵《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让学生感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美好景象,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的热闹场面;清明节前后,吟诵  相似文献   

20.
吟诵是探究古诗词格调韵律、挖掘古诗词文化底蕴、体验古诗词意境之美的一种基本方法。在古诗词吟诵教学中,多数学生难以掌握吟诵技巧,吟诵时,气息的支配、声调的转换、情感的运用往往与古诗词的形式美、韵律美、意境美相背离,以致古诗词吟诵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作品,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轻松、愉悦的吟诵氛围,使学生对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文化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