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对汉英社会称呼语有很大影响。对比研究汉英社会称呼语的异同,既有利于人们了解社会称呼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有利于英语教师改善针对称呼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鲍辉 《林区教学》2014,(4):53-54
称呼语是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日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称呼语的使用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在中日异文化交流中称呼语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中日称呼语使用的异同能够反映出汉日两个不同民族在不同文化影响下语言所体现出的变化。因此主要从亲属称呼语,夫妻称呼语以及社会称呼语这几个方面来比较其异同,并从中分析不同文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曹玲 《培训与研究》2006,23(6):32-34
英汉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其独特的来源及构成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能折射出东西方国家的不同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文章通过对《红楼梦》汉、英版本中“死亡”的典型委婉语用例加以对比分析,以透视这些委婉语在表达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汉、英版本中"死亡"的委婉语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其独特的来源及构成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能折射出东西方国家的不同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文章通过对《红楼梦》汉、英版本中“死亡”的典型委婉语用例加以对比分析,以透视这些委婉语在表达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称呼语作为一个简短而又敏感的语项最能反映交际双方包括权势和社会距离、身份和地位等各种关系,因而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选择恰当的称呼语是说话者社会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汉英社会称呼语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制约称呼语选择的因素,它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文化的差异,也有利于教学中改善针对称呼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称呼语作为语言徽章,标志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的身份地位,反映着民族文化的特性,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封建宗法制社会,素以"礼仪之邦"著称,而西方则是民主自由制和基督教神学发达的国家,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信仰造就了各自不同的称呼语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称呼语作为语言徽章,标志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的身份地位,反映着民族文化的特性,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封建宗法制社会,素以"礼仪之邦"著称,而西方则是民主自由制和基督教神学发达的国家,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信仰造就了各自不同的称呼语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称呼语在商业领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该研究就长春卓展购物中心和黑水路批发市场售货员对顾客称呼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收集到的语音数据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两大商场对顾客称呼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以此为视角,探析其折射出的东北地方风情、语言特色与商业文化,以及近年来称呼语的社会变化。  相似文献   

9.
"权势"和"等同"关系是社会文化中的普遍现象,深刻影响着话语交际的互动模式和话语结构。通过对比分析中西语境中称呼语、指令言语、话轮转换等言语行为的差异,从话语交流的微观构建方面,研究中西方社会文化中权势和等同因素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沈丹 《考试周刊》2011,(54):38-39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夫妻称呼问题与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传统习惯密切相关,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中日夫妻称呼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比如根据场合来选择称呼、使用姓名等。同时也有许多不同点。作者通过对比和分析,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夫妻称呼也发生微妙变化。语言现象其实反映着某种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称谓语与称呼语内涵的阐释,分析了现代汉语中夫妻称谓语、称呼语的关系,进而探讨了现代汉语中的夫妻称谓语、称呼语与古代汉语及现代英语中夫妻称谓语和称呼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汉英称呼语的比较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介绍了称呼语并阐述了权势关系和同等关系对称呼语选择的制约。随后,比较了汉英称呼语类型的异同,并特别指出,在汉英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能够指导交际成功进行的背后,都有各自一套特有的礼貌规范。接着,以鲁迅小说《阿Q正传》及其英译本为文本材料,探讨了汉英称呼语的语用功能。最后指出,为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合理使用称呼语显得尤为关键,必须重视具体语言、具体文化环境下的语境。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的夫妻称呼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称呼语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及亲属间的称呼和社会上人际间的称呼。夫妻称呼语是家庭成员称呼中的一类。文章对现代汉语中夫妻称呼语的组成、发展演变和彼此之间的配置关系做了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堃 《考试周刊》2013,(68):23-24
本文应用范畴和构造手段对英汉委婉语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可以了解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研究英汉委婉语的异同,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与文化。  相似文献   

15.
令留学生头疼的称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称呼和称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称呼就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名称的词语 ;称谓语则是对他人介绍 ,表示身份的词语。人类社会是一定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的组织形态 ,称谓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 ,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称呼语就是这种特定文化的反映。称呼语中包含的文化意蕴 ,不仅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 ,也反映在这个家庭的社会关系中 ,而且还体现在各种行业之间。研究称呼语所包含的丰富的语义内容 ,可以了解称谓传承文化的功能 ,帮助留学生透视一定社会的文化制度、文化风貌和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称呼语最能反应重大社会的历史变革,承载传统的文化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际关系的不断变化,今天的称呼词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具有丰富社会文化内涵的称呼语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汉英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能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本文通过对《红楼梦》汉英版本中有关“生”的委婉语的典型例子的对比分析,来透视这些委婉语所反映的英汉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禁忌语是中西方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英汉禁忌语的迥异必定会折射出中西方文化上的异同点。本文从宗教信仰、姓名与称谓及个人隐私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英汉禁忌语所反映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中人们在交际中总以某种言语形式称呼对方。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而称谓语是社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不同的称谓语往往反映出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亲疏关系、价值观念和传递着含蓄而丰富的情感信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若不了解对方称谓语的使用习惯就会造成语用失误,这样就给双方的交流带来极大的不便。通过对称谓语的定义、分类、功能等三个方面阐述中西方称谓语的异同和根源,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称谓问题。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新视角来深化人们对称呼语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0.
称呼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题目,它负载着一个民族文化习惯与民族语言语用规范的一种言语行为,同时也是人们日常交往中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由于中西社会与文化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称呼语的语用也存在很大不同。本文主要探讨称呼语所具有的功能与形式,并且通过称呼语的使用形式来分析比较其在中西文化中的一些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