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0):216-218
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关键性指标之一。构建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对于大学生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增强,以及学习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基地的建设、运行概况、成效等方面,阐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技术、技能、技艺培养,是职业院校担负的主要任务。知识经济的特征是社会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且更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将取决于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能力的竞争,即教育的竞争。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则取决于如何通过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这种竞争所需要的人才。近两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形成了多渠道、多模式的发展态势。从职业院校的每个专业培养目标来看,它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在于具有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相结合的特定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3.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高校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创新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育力度、拓宽实践教育维度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实践教育研究现状及实践教育对于创新型人才教育的重要作用,针对国内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提出纵横结合搭建多维实践教育平台的新模式,为高校创新人才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学期项目是通过一个项目系统化地将本学期相对独立的课程综合应用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和有效的学习实践环境,在项目实施中,进行各科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训练,使本学期课程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学期项目实施中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高他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达到更好培养高技能发展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结合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从本校开展“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实践出发,提出试点中应特别注重校内实践活动,并以会计实践活动为例,总结提炼和设想拓展了八种校内会计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同时分析了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各级电大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完善校内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但工学结合因校企业合作缺乏深度而难以实施,引企入校使之成为校内企业,是解决工学结合难题的途径之一。文章探讨了引企入校基本原则及校内企业工学结合运行的机制,并阐述了校内企业工学结合功能实现的方式、手段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技术、技能、技艺培养,是职业院校担负的主要任务。知识经济的特征是社会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且更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将取决于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能力的竞争,即教育的竞争。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则取决于如何通过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这种竞争所需要的人才。近两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形成了多渠道、多模式的发展态势。从职业院校的每个专业培养目标来看,它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在于具有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相结合的特定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但仍然存在不足。有必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目标,增进校企联动,发挥政府主导,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的作用,增进相互配合,构建联动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构建应用型人才模式进行了探析,对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提出建议,以期为改革办学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亟须改变。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特点,我们提出了益友式人才培养模式。希望通过对此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能建立一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出发,针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可变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提出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思路,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和广适应的目标,对培养方式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综合研究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质量与素质要求、考察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创新教育状态和解读创新人才培养诸要素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研究型大学应当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技术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将对劳动力技能和劳动力市场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引起技能市场中关于技术性失业的忧虑和争议。人工智能时代专业人才培养应何去何从?为回答这一问题,从厘清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的概念出发,在吸纳经典劳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以Autor、Levy与Murnane创建的ALM模型为框架,以会计职业为例,利用美国职业信息教育网络(O*net online)数据与中国相关数据,分析会计职业总体技能需求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原本由程式化认知技能主导的会计职业中,非程式化认知技能与交互技能的需求在逐渐扩大并加速增长。进一步利用Python技术,对中国各大招聘网站的会计岗位招聘文本进行挖掘和词频分析,验证了以上结果并将具体技能要素分析细化。针对人工智能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多层次、复合型、前端化和终身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湖北师范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际情况,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通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立足福建,面向全球网络产业链,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首先选择美国思科公司和福建金科公司作为校企合作的对象,成立了“金科网院”,它同时兼具了上游企业的标准、新技术和下游企业的技术应用、项目等优势;其次选择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这个公益型国际项目作为校企三方合作平台,协同推进“思科网院项目本地化办学”,实施“面向网络产业链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高职“1+X”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与普通本科或专科的课程结构体系不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是由高职的培养方向决定的,这种课程结构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为“1 X”模块式课程结构,其中1代表学生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课程,包括政治思想品德素质、身体素质、外语与计算机素质、人文素质课程;X为多个平行的职业专项能力课程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