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舜钦政治诗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礼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县)人。他生活的时代,宋王朝已经历将近半个世纪,当时的社会是“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已日益暴露。在他出生前四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契丹便大举侵宋,结果达成“澶渊之盟”。到他正式从事政治活动时,矛盾更趋尖锐。宋王朝在抵抗外族入侵战斗中屡遭失败,国势日见衰竭,仁宗不得不于庆历三年(1043)任用范仲淹、富弼等一批老臣推行“欲尽革众弊以纾民”的所谓“庆历新政”。面对这种政治形势,“少慷慨有大志”的苏舜钦积极支持并参加了“新政”。因此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也就成为其政治活动的一部分。他曾“数上书论朝廷大事”,并上疏范仲淹“奋舌说 相似文献
2.
苏舜钦的七绝诗多作于被贬后,内容多写景记游抒怀,有较强的主观情感浸透其中,具有感发的力量。其诗艺术上以宋人之法,即以文为诗,达到唐诗意境,形成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3.
4.
苏舜钦《暑中闲咏》诗补校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傅平骧先生与胡问陶先生合著的《苏舜钦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 1990年版 ,以下简称《校注》) ,扎实严谨 ,材料丰备 ,可谓研究苏氏作品的集大成之作 ,但惜仍有疏漏。例如 ,其中对于苏氏的《暑中闲咏》诗未作任何校勘 ,并注为吴中诗 (卷第四 ,二八九页 ) ,笔者以为 ,尚可补充商榷。今检《汴京遗迹志》(195 9年中国书店影印明嘉靖二十五年刊本 ) ,见其卷十“延庆观”下转引了陈颀《闲中今古》中的一段材料 ,曰 : 后于延庆观东偏道士房见一石刻 ,乃苏子美所作诗 :“瓜果浮沉洒半醺 ,满床书史乱纷纷。北轩凉吹开竹 ,卧看青天行白云。”因录… 相似文献
5.
李佩伦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81,(2)
苏舜钦的一生,正遭逢着北宋王朝由小康局面走向全面衰落的变动时代。赵宋建立之始,就预伏着内忧外患的危机。统治阶级为了延续国命,对广大人民巧取豪夺,残酷镇压;对觊觎中原,不断挑起民族冲突的契丹、西夏等奴隶主贵族,则以忍让为安边长策。致使民族危机日迫眉睫,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深刻。 相似文献
6.
7.
墨铸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铁面苍髯目有棱,世间儿女见须警。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不称好文亲翰墨,自嗟多病足风情。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岂见明。《览照》这首诗气势豪迈、遒劲刚健,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一幅自画象。作者写这首诗时,正是他罢官退隐苏州之际。他虽然已被削职为民,远离朝廷,但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仍把国家的命运铭刻在心,以身许国,杀敌雪耻的壮志没有减退。苏舜钦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决非偶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坎坷的仕途生涯息息相关,是因为诗人一生辛勤地耕耘在时代生活的土壤上。 相似文献
8.
9.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7,(10)
<正>余光中说:"一位真正的散文家,必须兼有心肠和头脑,笔下才能兼容感性和知性,才能‘软硬兼施’。"(《散文的知性和感性》)也就是说,散文需要有情感,也需要有理性。感性和理性从来都是无法完全割裂的。人类对于理性和感性的调和美的追求,出于人的天性。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只有在语言中将自己那充满个性、自由且有锐利发现的感知贯彻出来,将文字引至思想、心灵和梦想的身旁,精神的奇迹才会在语言中绽现。 相似文献
10.
李白诗中的议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森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4):108-110
李白诗中的议论主要是一种抒情手段,与其他的抒情方法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具有吟咏情性的功效。所不同的是,它不是以具体可感的画面,形象或者直抒胸臆表达感情,而是以观念性的判断、认识、选择、推理来表达情感,因而又具有议论本身的特殊魅力,这又是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1.
记叙文,将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气象万千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具体、鲜明、生动、形象,是记叙文的特点。然而,在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中,议论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不是离开事件的无病呻吟,不是离开人物命运的空洞说教,议论在记叙文中,或是一条红线,将事件贯串成一篇文章;或是几粒珍珠,在文中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或是一把匕首,解剖出事件后面蕴藏的内容。 记叙文中的议论常见的有哪些方式呢? 概括分析式议论。这种议论紧扣文中的人和事,概括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它往往是一篇记叙文的纲,抓住这个纲,就能正确理解与把握文旨。《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开篇便用了“弼时同志一生有‘三怕’”一段 相似文献
12.
张昌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
南宋严羽曾自信自矜地说:“仆之《诗辨》,乃断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之一论。”(《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严氏全然未曾料到,他在《沧浪诗话·诗辨》里非议苏轼等“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后,不仅不能“归之一论”,反而引得历代论诗者聚讼纷纭,争执不息。如何看待苏轼“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近年来学术界颇多公允评价;对苏轼“以议论为诗”这一突出特点,尚觉议论不够。笔者不辞浅陋,欲就此考其原由,辨其是非,论其得失,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丁睿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议论,一般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好坏是非直接进行分析评论,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和主张。苏轼的诗歌创作中,突出地应用了这种表现手法,因此被人称为“以议论为诗”,并为此招致许多指责。比如北末南宋初的张戒就说: 自汉魏以来,诗妙于子健,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 相似文献
14.
李学永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5):108-109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至唐代,达到鼎盛时期。而宋诗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另一座高峰。但是由于唐诗已经达到无法超越的高度,无论艺术表现上还是内容题材上宋诗都无法与唐诗相媲美,所以宋人选择了另辟蹊径。宋代诗人为了突破唐诗的束缚,自成一家,通过交融、借鉴、整合、改造,通过移花接木式的文学联姻,孕育出了一代"诗界维新"的奇葩,形成了"以议论为诗"的特征。而这其中又以苏轼、黄庭坚的诗歌为代表,从而使宋诗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拟具体研究宋诗"以议论为诗"的起源发展,并探究该特征的形成因素,同时分析该特征的功过。 相似文献
15.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9,(1):41-47
受杜甫、韩愈的影响,杜牧在诗歌的构思与表达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以议论为诗"的特点。他在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中的议论不只局限于一时、一事、一物的微观视角,而表现为雄视千古、经邦济世的宏观视角,多关注宇宙永恒、人生代谢、生命价值等重大问题,显示出广阔的视野和厚重的历史感。同时,杜牧"以议论为诗"多用赋笔和直白议论,导致诗风少蕴藉,较为直切。杜牧"以议论为诗"的成因在于其显赫的家世、深厚的家学和独特的个人经历。 相似文献
16.
17.
苏舜钦文学思想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礼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胜利是以欧阳修主盟文坛为标志的。在此之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剧烈斗争:前期主要是同晚唐五代余风作斗争,后期则主要是与以杨亿、刘筠为代表的“西昆”风气作斗争。在这次斗争中,最先以“复古”口号相倡的是柳开,其后的王禹偁、穆修、尹洙、石介、苏舜钦和梅尧臣诸人,都在理论或创作实践中不同程度的为这次革新运动作出了贡献。其中苏舜钦被后人认为是挽杨、刘之颓波,导欧、苏 相似文献
18.
王夫成 《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2008,(10):12-15
议论文讲究以理服人,但一味地板着面孔说教,必然枯燥乏味令人厌倦。而古典诗歌中为人传诵的经典语句,有着丰富的情感元素与厚重的文化底蕴,写议论文时若能巧妙运用,必能一扫沉闷和干瘪,显得文采飞扬、趣味盎然,营造出浓浓的人文氛围和书卷气息,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一般记叙文常常用,与记叙中常穿插议论一样,议论中也常常穿插记叙.因此,阅读时要善于弄清叙议两种表达方式如何结合,记叙中的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中的记叙又有什么作用.一、记叙中的议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