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国建 《师道》2002,(2):38-3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超音速时代之父”,也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导师。有一天,钱学森的一项科学研究终于成功了,他兴致勃勃地去向导师汇报。冯·卡门教授听后当时也没弄明白,他不耐烦地打断了钱学森的话:“不!这是不可能的。是你把它弄错了!”钱学森当时很苦  相似文献   

2.
导师认错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超音速时代之父”,也是我国著名科学家 钱学森的导师。  相似文献   

3.
1963年2月24日,美国白宫为著名科学家冯·卡门举行了盛大的授奖仪式。当81岁高龄的冯·卡门走下领奖台时,总统肯尼迪上前扶了他一下,他却把总统的手一推说:“谢谢您,尊敬的阁下。您应该懂得物理学的常识,凡是一个物体向下跌落时,是不需要任何扶力的,只有当他上升的时候,才需要帮助和支持。”“卡门拒扶”这个故事,尤其是冯·卡门的这一切身体会,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首战得胜     
1935年8月,钱学森从上海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离国,同船的留美同学有徐芝纶、夏勤铎等。几十年后,钱学森的岳母蒋左梅老太太对她的外孙说:“当年你爸爸出国我去送过,一大帮学生,穿着都差不多。你爸爸个子不高,一点也不显眼,真看不出他十几年后会成为大科学家。”钱学森为什么会在这批优秀的留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大科学家?这与他到美国后遇到一位恩师冯·卡门有很大关系,这是后话,暂且不提。这位不显眼的学生当时的心情是:中国混乱,豺狼当道,暂时到美国去学些技术,他日回来为国效劳。  相似文献   

5.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个神童,你会怎么办呢?是带着孩子四处炫耀,让孩子在美丽的光环中虚度时光;还是让孩子从此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在前行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世界航空航天领域的杰出代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导师美国科学家西尔多·冯·卡门就曾是一位神童。在他6岁的时候他就能用心算速算多位数乘法。他可以很迅速地算出4567×19765的答案。当时,有人说让小西尔多登台表演,这样就可以赚很多的钱。但是,他的父亲并没有被唾手可得的金钱迷  相似文献   

6.
西尔多·冯·卡门(1881—1963),著名科学家,国际航空和航天领域杰出的领导者。他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系留式直升飞机,开创并发展了航空学和航天学上一系列重要理论。不仅如  相似文献   

7.
非凡的图灵     
说起电脑,你一定不会陌生,没准你还是个电脑迷或网络高手呢?不过说起图灵,你或许并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我们都知道,电脑的前身是电子计算机,而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的设计师是冯·诺伊曼,正因为冯·诺伊曼的设计,人类社会才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冯·诺伊曼不止一次地说过:图灵才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创始人,自己的成功完全是建立在图灵思想上的发展创造,现在你一定觉得图灵是个非同凡响的人了,想了解他的生平吗?听我的介绍吧!图灵(Turing,1912~1954),英国人,1912年8月…  相似文献   

8.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1929年,一封聘书从大西洋彼岸飞到了德国,这是美国数学家维布伦发给冯·诺伊曼的,内容是高薪邀请他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授量子力学,当时欧洲人才济济,晋升教授非常困难,经过一番思考,冯·诺伊曼来到陌生的美国,并决定长期留在这里。1931年,年仅27岁的冯·诺伊曼被提升为该校教授。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废寝忘食” ?科学家的钻研精神就是生动的写照 .下面这则关于科学家卡门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冯·卡门 (Karman ,TheodoreVon ,1 881~ 1 96 3 ) ,匈牙利籍美国物理学家 ,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 ,美国第一枚“国家科学勋章”获得者 .他生前获得 1 8个国家的 3 5枚奖章 ,被誉为“国际航空大师” .1 92 6年的一天下午 ,卡门和他的学生佛兰克一直在紧张地研究着有关空气动力学的一条曲线 ,希望能推导出这条曲线的方程 .可是计算多次受阻 ,进展并不顺利 .从夕阳西下到夜幕降临 ,他们百折不挠 ,毫不气馁 .突然 ,他们想起开往亚琛…  相似文献   

10.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个神童,你会怎么办呢?是带着孩子四处炫耀,让孩子在美丽的光环中虚度时光;还是让孩子从此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在前行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导师美国科学家西尔多·冯·卡门就曾是一位神童。在他6岁的时候他就能用心算速算多位数乘法。当时,有人说让小西尔多登台表演,这样就可以赚很多的钱。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被唾手可得的金钱迷惑。他们没有让孩子成为一个畸形发展的神童,而是让小西尔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他们让小西尔多由学习数学转为学习历史、地理和文学,还坚持让小西尔多…  相似文献   

11.
陈树楷 《神州学人》2000,(10):18-19
华老和中国的计算机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创始人。 早在1947~1948年,华老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访问研究员,和冯·诺依曼J·Von Neunann、哥尔德斯坦H·H·Goldstime等人交往甚密。华老在数学上的造诣和成就深受冯·诺依曼等的赞誉。当时,冯·诺依曼正在设计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冯让华老参观他的实验室,并经常和华老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这时,华罗庚教授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国后也要在中国开展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冯·诺伊曼(VonNeu鄄mann,1903~1957)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由于他在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冯·诺依曼被誉为“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从小就天资聪颖,才智横溢,酷爱读书,兴趣广泛,除数学外,还喜欢历史和文学。17岁时,他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1921~1925年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大学注册学习数学,但大部分时间在德国和瑞士的大学听课和写作,只是在期末回布达佩斯参加考试。26岁时,他相继获得苏黎世大学的化学学士学位和布达佩斯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1926~1929年间,在柏林大学任兼职讲师的冯·…  相似文献   

13.
体闲广场     
·智力测验··老圈外传之三·加笔组字■谢革1.你能在每个“十”字上添上两笔,组成14个新字吗?“可乐的秘方”■王书垣有人给老圈送了一瓶可乐。晚饭时,老圈喝了满满的一杯,觉得挺好喝又要斟满,却被老婆抢去了可乐瓶儿。老婆说:“葡萄酒喝多了也醉人!”老圈说:“这可不是葡萄酒,是外国人做的可乐,不信你尝尝!”老婆半信半疑地喝了一口,立刻吐了出来:“呸!这不是外国人的刷锅水吗!中国人喝外国人的刷锅水,是够可乐的。”老圈说:“你懂什么呀,这种饮料几十年前就有了,销往世界各地,配方只有几个人知道,可赚了大钱啦…  相似文献   

14.
感恩的方式     
李玉 《师道》2003,(1):52
那年,我十七岁,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县城读高中一年级。在一个深秋的夜晚,我躺在床上看一本外国小文集,其中有一段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杰克·罗伯特是一个远离父母的孩子,在他16岁那年的感恩节,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他想到了感恩。于是,他不顾窗外飘着雪花,连忙赶回家。他要对父母说,他爱他们。和他想像的一样,母亲打开门,他很虔诚的说:“妈,今天是感恩节,我特地赶回来向您表示感谢,谢谢您给了我生命!”杰克·罗伯特还没说完,母亲就紧紧地上前拥抱并且亲吻了他,然后兴奋地说:“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杰克的爸爸…  相似文献   

15.
FirstLady布什夫人劳拉为美国的“FirstLady”(第一夫人)。那么,“FirstLady”的称呼是从何而来呢?最早,“FirstLady”的称谓是由“firstladyofhonor”,“firstladyoftheAdmiralty”演化而来,用于称呼那些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杰出女性。1834年出现了“firstladyintheland”的称呼。爱德华·布尔沃·里顿在1851年就使用了这一说法。他说:“Shewassobeautifulandsogood,andnotproudshe!Thoughshelookedlikethefirstladyintheland.”“FirstLady”第一次被用来称呼总统夫人是在1849年。托卡里·泰勒总统称赞多利·麦…  相似文献   

16.
惨痛的代价     
“嘎——”,车停了,赵刚上了车,车上的人不多。好熟悉的面孔!就在目光相对的瞬间,那面孔却猛然转向了窗外。赵刚挪动着步子,脑子里却努力搜索着:国字脸,浓眉毛,还有那明亮的双眼。对!是王强!“王强!”赵刚试探性地喊了声,使坐到了他的身旁。“哦!是赵刚呀!”他回过头微笑着应了声,又转向了车窗外。“我当不是你呢!”赵刚见是王强,兴奋地打开了话题,“我们初中毕业后还是第一次见面吧?”“蛆!还是第一次。”王强淡淡地说着,眼睛仍望着窗外。“你在哪儿读书呀?怎么一直没有你的消息?”“我……我……在五中!你在…·…  相似文献   

17.
谁最听话     
《当代电大》2006,(10):58-59
儿子的同学来家里玩,一直听儿子叫个同学“卡门”。我说:“这同学的名字还是个著名的歌剧呢,他妈妈一定特喜欢欢音乐,才给他起了这样的名字。”儿子大声说:“什么呀,那是他的外号,他太胖,我们就嘲笑他,进门的时候总卡门!”  相似文献   

18.
韦纳·冯·布劳恩, 1912年出生于德 国。当他还是一名普通技校 学生时,就对火箭有了近乎 狂热的执著。二战结束后,他 作为火箭专家去了美国。 1969年,他带头研制的“土星 号”巨型火箭,将第一艘载人 飞船“阿波罗11号”送上了月 球。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你知道冯·诺伊曼是何许人吗? 冯·诺伊曼(1903~1957)是美国数学家.1946年,他与戈德斯坦、伯克斯等人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值积分及自动计算机”.他与范曼、费米等科学家一起研究核武器的时候,对于复杂的计算,他们都会来一番比赛.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初,德国的威廉·冯·洪堡(Wilhem Von Humboldt)提出“教学同科学研究相统一”的原则,今天似乎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理想而根植于人们强烈的信念之中。然而,正如美国加州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所指出的那样,长期以来“科学和高等教育的制约联系很少受到(人们的)注意”。虽然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本·戴维(Joseph Ben-Darid)在注意高等教育结构怎样形成科学进步方面实际上已做了独一无二的研究,巴西里亚热内卢大学研究所教授西蒙·施瓦茨曼(Sim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