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法理而言,《唐六典》及有关涉及唐代行政法文献,一般记载唐代三省吏部下辖四司,其长官为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之郎中、员外郎,四司长官协助吏部尚书及侍郎,构成了完整的尚书吏部职能。  相似文献   

2.
11月24日上午,国家城建档案工作会议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领导有国家档案局经科司副司长王燕民、河南省档案局副局长刘延龙、国家档案局经科司处长姜延溪、国家档案局经科司调研员王红敏、国家档案局经科司副调研员李朝霞。  相似文献   

3.
正11月3日,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主办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业务规范研讨会在重庆成功召开。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宏、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李蔚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事业发展处处长白雪华主持。2014年3月,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分别委托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与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从事图书馆、文  相似文献   

4.
明代武官系统中的镇抚司与镇抚官名目均袭自元代,但明初的镇抚司与元代一样管军而不司法。洪武十五年,镇抚司依卫所建制隶于锦衣卫,同时被赋予鞫讯卫外重案的职能。洪武后期,明太祖曾两次申禁镇抚司理刑,对以后的制度规定产生了“祖制”影响。靖难以后,锦衣卫参与卫外刑事得以最终确认,至成化时门达掌镇抚司事,北镇抚司在规制上仍只可视为原(南)镇抚司的分支机构。晚至正德以后,南、北镇抚司的名目始并见于(万历)《明会典》,北镇抚司具备独立于南司的办公体系,诏狱指称和镇抚司的治狱范围逐渐明晰,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成为定制。北镇抚司在锦衣卫官署内,镇抚司狱附于其地;南司则位居其南。所谓诏狱、卫狱(南司狱)、镇抚司狱,实均指这一所监狱,这是因锦衣卫、镇抚司司法职能分化而导致的区分。明后期,镇抚司的治狱范围超越制度规定的“妖言大逆”,乃至全以皇帝意愿委治刑事,导致明末诏狱之滥。  相似文献   

5.
李晓超,1962年出生于安徽,上海财经大学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6年7月进国家统计局工作,先后在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任职,先后担任处长、副司长和司长职务.现任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  相似文献   

6.
苗月宁 《兰台世界》2012,(33):13-14
粮台是清军战时后勤保障机构。在清末粮台办理过程中,清政府通过两司直接办理粮台、两司随军队进程改变军需供应等方式加强两司在粮台办理中的行政作用,同时也及时处理两司在粮台事务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保证了地方军需。  相似文献   

7.
明清档案会计司是清代内务府的直属机构之一。清代内务府掌管"宫禁"事务,承办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所属机构众多,事务繁杂,组成了一个为皇室服务的庞大机构。其中,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营造司、慎刑司统称"七司",属于内务府的直属机构;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统称"三院",是内务府的统辖机构。  相似文献   

8.
10月28日,北川档案抢救工作阶段性成果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财政部组织的验收。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和平担任验收组组长,成员由国家档案局巡视员王良城、行财司司长张永慧、办公室副主任闫志全、馆室司副司长朱煜、财政部教科文司李霁、省财政厅教科文卫处刘海燕同志组成。  相似文献   

9.
在唐代庞杂的司法体制中",三司"制度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三司"制度具体包括"三司受事"和"三司推事",两者的含义和历史演变有所不同,并衍发了关于"大小三司使"的延绵争论。  相似文献   

10.
清代的司道府官员,位于文官体系的中上层。这一群体对上辅佐总督、巡抚,对下为州县官员表率,承上启下,责任重大。司道府的优劣贤否,直接关系地方吏治的清浊。清代重视对司道府官员这一群体的考察,清前中期,对两司道府的考核制度有考满、朝觐考察、大计等;乾隆后期,形成了针对司道府官员的"年终密考",体现了清代官员管理制度的不断探索、发展、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考核制度下,考察文本的内容亦有所不同。对司道府官员的考核监督,是清廷整顿地方吏治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的考核,及时升迁黜陟,保持中层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本文利用档案史料,关注司道府考核制度的变迁和相关考察文本,以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深入。  相似文献   

11.
营造司 机构名称。清代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初为惜薪司,顺治十八年(1661年)改称内工部,康熙十六年(1677年)始称营造司。以总管大臣一人值年管理,下设郎中二人、员外郎八、主人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及笔帖式等员。掌管宫廷修缮事务。所属有太监若干名,  相似文献   

12.
傅丽 《兰台世界》2015,(6):74-75
明朝时期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双重监察体系,其中提刑按察使司是明朝地方监察的主体。本文探索了提刑按察使司制度的形成过程、职能及其监察运作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明代的提刑按察使司制度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13.
张弘  李生贵 《兰台世界》2015,(6):105-106
明初,朱元璋以复兴三朝礼乐为己任,先后设立了太常寺、教坊司以及钟鼓司等机构。明中后期,以宦官为首的钟鼓司成为礼乐制度的核心。由此,以雅乐为代表的礼乐开始走向衰落,而以戏曲为代表的俗乐在明宫廷中盛行。  相似文献   

14.
视点     
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室)建设领导小组成立近日,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室)建设领导小组宣告成立。该小组由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任组长,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明华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有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政策法规研究司、技术部、档案整理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等部门负责人。  相似文献   

15.
北宋三司使是最高的财政长官,掌管一国财政,地位仅次于中书和枢密院。在这过程中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一直不断地强化,逐渐削弱和分化宰相执政机构权力。三司使的设立更是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形成三司使、枢密、宰相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明朝统治者为了保护官茶、限制商茶及杜绝私茶,设置了茶课司、茶仓、茶厂、批验所及茶马司等机构,专理茶马交易事务。凡是茶叶产地,均设有茶课司,以征收茶叶税。各大茶仓专司收贮茶叶,茶运所及茶厂都设在了边境茶马贸易重地陕西,从而利于茶叶的转运及储藏。批验茶引所负责辨别茶商所携茶引及茶由的真伪。茶马司专门负责以茶易马,御史、行人等官员则负责定期巡视茶马贸易。  相似文献   

17.
6月13至14日,全国国有企业改制档案处置工作研讨会在我省召开。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档案局的业务指导处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国家档案局李和平副局长,国家档案局经科司、馆室司、法规司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改革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新闻部的主要任务□王子珍联合国新闻部目前共有600来人,包括在助理秘书长办公室、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新闻司、对外关系司、图书馆和出版司、新闻中心服务司及其在68个国家的新闻中心工作的人员,其中在联合国总部工作的人员有400多人。新闻部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柔远清吏司 清理藩院所属六司之一。掌外札萨克各部旗主、公等及各地喇嘛的俸禄、朝贡、随围、赏赐、燕飨等事宜。设郎中一人(宗室)主持司务,下设员外郎、主事、笔帖式及经承等职。顺治十八年(1661)置,康熙三十八年(1699)分为前、后二司;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柔远前司为柔远司: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7月23日—25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京联合举办了“中国教育报刊高级论坛”。新闻出版总署人教司司长李敉力、报刊司司长余昌祥、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徐维凡,以及主办单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工作副所长、党委书记余敏,副所长郝振省,中央教育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