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强化质量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我们办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一般来说,现代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项职能,其中培养人才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在谈到人才培养时强调;“质量意识要升温”。煤炭高校划转地方管理以后,更要认真研究人才质量问题,以前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煤炭经济建设,现在要更多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其中的人才质量要求应当有所调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的到来,加入WTO的挑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与强烈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只有真正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国家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巨大作用。长期“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只重知识,忽略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而教师重知识、轻品格的教育方式,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弱化,真正的素质教育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这也为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广大教师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重点农业大学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专业性。“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而专门知识的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所以,高等教育被界定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但高等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普通性。普通教育(GeneralEducation)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就是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共同科目课程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大学生具备基本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通识教育突出人文精神。大学生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通晓一般性的知识,形成进一步提高和广…  相似文献   

4.
为克服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缺陷,真正贯彻“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有必要提出“人才型”大学的概念,并且应为此设计配套的各种措施。提出创建“人才型”大学是为了强调大学的首要使命是培养人才,强调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人才.强调培养能迅速适应社会需要、并根据需要能进行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新型人才,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一)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两个文明”的建设对于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对此还很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既表现在培养人才的教学方面,也表现在培养人才的规格方面,但是更尖锐的是表现在培养人才的质量方面。在质量上,不仅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合理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更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的能力,和更高的思想品质。为了适应这个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在调整和整顿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  相似文献   

6.
面对正在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高等财经院 校如何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保持特色、发扬优势,是高等财经院校以及高等财经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遵循教育规律,更新办学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 教育事业通过为社会培养人才和提供知识贡献推动厂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而“培养人才”和“提供知识贡献”的主体都是“人”。所以,现代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应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我们的办学过…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其“高素质”包括职业技术技能和职业精神品质,同时也包括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题是“学做人”,它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体现了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走向。人文精神培养要融合到职教改革中进行,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统筹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的关系,要按职教改革思路探索人文素质培养新途径,包括“生活即教育”——基于生活的教育、“社会即学校”——基于社会的教育、“教学做合一”——基于实践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情商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时代。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一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21世纪人才规格已基本达成了共识,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合作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可见21世纪不仅需要高智商的人才,更需要具有高情商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工作者仅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在提高学生“智商”的同时,不可忽视对他们进行“情商”的培养。情商的英文表达是enotionalquotient,简写为EQ。情商也称为“情绪智商”,它是指认…  相似文献   

9.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人才的培养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又是根本的根本,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深化育人意识,抓好两课教学,协调“基础”和“根本”之关系,突出“育人”根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支撑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的核心目标。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能否培养创新人才,是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近几年来,如何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培养实用型人才,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计要围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的,要充分考虑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注意各种知识的相互联系和各类型课程的科学比例,努力使课程设计既适应成人学习,又符合社会需要。一、课程设计的目标首先,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计要以社会需要为依据。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按专业的要求来培养人才,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单一,流向单一;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层面的,从业的非定向性和生产内容的不确定性等,都要求成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只是单一专业和产品型的,而应…  相似文献   

12.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联合办学的路子吴家仁,张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对主要承担培养人才任务的教育战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最高层次,反映着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和人才水平,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高新科学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人才,但是我们不能要求它培养出来的人才仅仅是适应社会,我们应该有更加长远的眼光——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超越这个时代的,他们的社会责任将是引领这个社会向着更加富强繁荣、更加开放民主、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不仅仅是在为当下培养人才,更是在为未来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4.
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基地,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人才的主要摇篮。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党和人民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的当务之急和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15.
李鹏同志在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高等教育要“逐步建立使学校具有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高等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他强调,高等教育工作“不仅要看培养学生的数量,更重要的是看培养学生的质量,看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李鹏同志还对人才提出具体要求:“高等学校要坚持培养美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培养优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需要,许多高校积极开展了双语教学的尝试。本文通过“冲压工艺及模具”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实践,对目前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面临的师资培训、课程设置和激励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潍坊艺术学校我校是山东省八所中等专业艺术学校之一。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坚待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并把人才推向市场。近几年,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始终注意紧紧围绕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这个宗旨,按人才市场规律和供求原理适时地进行调整。由面向小舞台转向面向大社会;由培养传统型转向培养现代型;由封闭的教学模式转向开放的教学方法;由培养单一技能型转向培养具有多种技能型;多层次、全方位适应社会需求,努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一、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了解人才市场需求及时摸清新形势下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社会文艺人才的需求状况,是培养有用人才的前提和基础。经过调查,我们摸清了潍坊市的人才市场有三个特点:一是专业戏曲表演人才饱和。如果继续走单纯培养戏曲演员的老路,就必然会走入死胡同。二是社会急需的文艺人才缺乏。潍坊市6774所小学,只有180名音美教师;2788家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百分之九十以上缺少文艺骨干;296处文化馆(站)的文化干部也亟待充实和提高素质。三是青少年接受艺术教育的要求迫切。音乐、歌舞、书画已成为广大青少年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许  相似文献   

18.
周晓琴 《考试周刊》2011,(60):206-207
本文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人才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尤其是在构建“本科+技师”、“大专+高级工”的培养模式方面,以顺应当前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构建“校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之一,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需求,加强高校间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以泉州师范学院牵头联办服装学院的实践为例,分析、探讨开展“校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的背景、意义和运行模式,希望为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人才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没有高雅的审美情操,不仅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反而有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所以从培养人才的和谐教育思想出发,努力提升和强化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其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