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长链氨羧络合剂N,N′-二(十二烷基)乙二胺二乙酸的氯仿溶液对镨(Ⅲ)的萃取行为,考察了初始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相比及温度等对Pr(Ⅲ)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7条件下对Pr(Ⅲ)有很高的萃取率,且随萃取剂浓度增大而增大;在25℃~35℃范围内lgD随温度升高线性增大.用摩尔比法测得Pr(Ⅲ)与萃取剂的摩尔比为2:1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长链氨羧络合剂N,N′-二(十二烷基)乙二胺二乙酸的氯仿溶液对镨(Ⅲ)的萃取行为,考察了初始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相比及温度等对Pr(Ⅲ)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7条件下对Pr(Ⅲ)有很高的萃取率,且随萃取剂浓度增大而增大;在25℃~35℃范围内lgD随温度升高线性增大.用摩尔比法测得Pr(Ⅲ)与萃取剂的摩尔比为2:1  相似文献   

3.
以异丙基膦酸单(1-己基-4-乙基)辛酯(PT-2)从盐酸介质中萃取Zn(Ⅱ),研究了PT-2对Zn(Ⅱ)的萃取性能。分别研究了振荡时间、萃取剂浓度、平衡水相酸度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分配比随振荡时间、萃取剂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平衡水相酸度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一定浓度硫酸铵存在的条件下,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水溶液能形成盐水相与聚合物固相。实验研究了Cu(Ⅱ)、Pb(Ⅱ)、Cd(Ⅱ)、Cr(Ⅱ)与邻苯二酚紫(PV)形成的配合物在聚乙烯吡咯烷酮盐水萃取体系液固两相中的分配行为。探讨萃取酸度、硫酸铵浓度和萃取剂用量等条件对金属离子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实现Cr(Ⅱ)与Cu(Ⅱ)的定量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叔丁醇-硫酸铵-铜试剂体系中Cu(Ⅱ)、Al(Ⅲ)的萃取分离行为.作为萃取剂的叔丁醇,能萃取并溶解Cu(Ⅱ)与铜试剂形成的螯合物,萃取后的Cu(Ⅱ)可以直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乙醇与水能够分为醇/水两相,在分相过程中,Bi(Ⅲ)与I-及CPB 缔合生成BiI63-(CPB )3,该三元缔合物能够很好地被乙醇相萃取。通过控制pH值,能够使Bi(Ⅲ)与Mn(Ⅱ)、Fe(Ⅲ)、Co(Ⅱ)、Ni(Ⅱ)、Zn(Ⅱ)、Al(Ⅲ)等常见离子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7.
溶剂萃取法处理苯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物柴油为萃取剂,苯酚有机废水为对象,研究了废水初始浓度、pH值、温度以及油水相比等因素对苯酚废水萃取效果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生物柴油萃取苯酚的因素显著性依次为相比、温度、初始浓度和pH值,较适宜的萃取条件是:相比2∶1、温度20.0℃、初始浓度1250.0mg/L、pH5.5,一级萃取率为94.1%。在正交实验所得的适宜萃取条件下,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萃取率随着相比的增大而增加,分配系数随之降低;初始浓度的影响在浓度小于6.98g/L时显著,萃取率和分配系数均随之增加;萃取10min就可以达到平衡。在相比2∶1、温度20.0℃、pH5.5的条件下处理浓度为6.98g/L的苯酚水溶液,五级错流萃取后苯酚浓度降为1.8mg/L,萃取率99.97%,改善了苯酚水溶液的可生化性,可实现苯酚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8.
饮用后的绿茶对水中Pb(Ⅱ)、Hg(Ⅱ)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饮用后的绿茶(蛾眉山竹叶青茶)用甲醛和硫酸作改性处理,用于水溶液中Pb(Ⅱ)和Hg(Ⅱ)的吸附。研究了吸附条件和吸附量,发现饮用后的绿茶仍然保留了对金属离子的交换吸附能力。在常温下残茶吸附Pb^2 的平衡时间为40min,最佳pH=5;吸附Hg^2 的平衡时间为70min,最佳pH=6。在常温下的温度变化对吸附的影响不大。在同一温度下,吸附量随平衡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吸附百分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9.
选择简单的小分子二乙醇胺(DEA)作为配体,与稀土Ce(Ⅲ)离子进行反应,成功地制备了稳定的DEA-Ce(Ⅲ)配合物,并用其作为模拟金属水解酶催化双(对硝基苯酚)磷酸酯(BNPP)的水解反应.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DEACe(Ⅲ)催化水解BNPP的动力学,探讨了pH和温度对BNPP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DEA-Ce(Ⅲ)配合物能够稳定存在,对BNPP的水解具有显著地催化促进作用 在pH 8.5时催化速率最大,且催化速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5℃和pH 8.5的条件下,DEA-Ce(Ⅲ)配合物对BNPP的水解表观一级速率常数为1.25 ×10-2s-1,是BNPP自发水解的1.14×109倍,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得出该条件下催化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为57.381 kJ/mol.最后提出了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0.
硫酸铵-碘化钾-孔雀石绿体系浮选分离镉(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铵-碘化钾-孔雀石绿体系浮选分离镉(Ⅱ)的行为,探讨了Cd(Ⅱ)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控制水相的pH=3.0,能使Cd(Ⅱ)与Mn(Ⅱ)、Fe(Ⅲ)、Co(Ⅱ)、Ni(Ⅱ)、Zn(Ⅱ)、Al(Ⅲ)、Cr(Ⅲ)很好地分离。  相似文献   

11.
磷酸三丁脂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释剂的选择、王水浓度、TBP浓度、温度、振荡时间和相比等对萃取金的影响,提出以20%(V/V)的磷酸三丁脂—乙酸丁脂溶液直接从20%(V/V)王水介质中萃取金(Ⅲ),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以乙酸丁脂为稀释剂,在20%(V/V)的王水介质中,TBP浓度为20%(V/V)、常温下、人工振荡90 s或机器振荡30 s、有机相与水相比为1∶4金均能被萃取完全.  相似文献   

12.
合成巯基纤维素(SC)对含铜(Ⅱ)废水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柚子皮纤维素、硫代乙醇酸为基本原料,制备巯基纤维素(SC)新型吸附剂,用其对含Cu2 的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研究。本文探讨了Cu2 初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反应温度、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6.5、Cu2 浓度为100mg/L和吸附剂为0.2g时,常温条件下吸附2h后Cu2 去除率和吸附容量分别达到98.03%和24.5068mg/g,吸附反应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3.
以尿素为主要材料合成g-C3N4,采取化学共沉淀法和超声处理法制备g-C3N4/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并考察不同实验条件对Pb(II)吸附效果的影响,绘制静态吸附曲线。研究表明:g-C3N4/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对Pb(II)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室温下,吸附剂质量为2.0g,溶液的pH=7,达到平衡吸附时间100min,最大吸附量为58mg/g。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TRPO萃取剂对Fe(Ⅲ)的萃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计算了TRPO萃取Fe(Ⅲ)反应的焓变△H~O,熵变△S~O及表现平衡常数K.测定了水相中Fe(Ⅲ)浓度与有机相形成三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甲苯作稀释剂时,磷酸三丁酯(TBP)和三烷基胺(N235)从硝酸和硝酸钠介质中萃取铀(Ⅵ)的机理.考察了硝酸浓度、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求得萃取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值.研究了萃取剂浓度对协萃系数的影响,发现N235和TBP具有协萃效应.在其摩尔浓度比为2:1时具有最大协萃系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笔者设计的测定AsCL_3在9mol·L~(-1)盐酸—苯相的分配比(D_1)和在水—苯相中的分配比(D_2)的简便方法。试验测知,在19℃时,D_1为10.82,D2为0.0180。苯对9mol·L~(-1)盐酸中的As(Ⅲ)的萃取率为91.5%,水对苯相的As(Ⅲ)的反萃取率为98.2%(等体积一次萃取)。  相似文献   

17.
液膜分离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金属离子预富集手段,本文采用组成为载体P-204(8%),表面活性剂Span-80(3%),膜稳定剂液体石蜡(0.5%),膜溶剂煤油(88.5%),内相HC1的浓度2.0mol/L的液膜萃取体系,考察了萃取时间、外水相酸度、转速、乳水比的分离条件对镉萃取率的影响。,实验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10min、外水相pH=4.50、乳水比1:4、搅拌速度200r/min;将液膜分离与火焰原子吸收相结合检测镉、铜离子,结果表明,此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检测范围宽。  相似文献   

18.
生石灰-Al2(SO4)3体系处理硫酸生产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生石灰·Al2 (SO4 ) 3体系对硫酸生产废水进行除砷除氟试验研究 ,探讨了pH值、三价铝Al(Ⅲ )浓度、混凝搅拌时间、静置时间等因素对As、F去除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当pH值 =12 ,三价铝Al(Ⅲ )浓度为4 0mg L、混凝搅拌时间为 5min、静置时间为 2 0min时 ,As、F去除率分别达 95 .9%和 85 .5 % ,废水中余As、F浓度分别为 0 .4 0mg L和 10 .7mg L ,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  相似文献   

19.
竹炭-有机复合吸附剂对Cu~(2+)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竹炭及其改性体粒径、用量、吸附时间、温度及铜离子(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u2+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及其改性体对Cu2+吸附率随粒径减小而增大,用量增加而增大;Cu2+初始浓度增大,吸附率减小;对Cu2+吸附平衡约2h;最佳吸附温度为20—40℃,pH为3—4。改性体2效果最佳,30—50目粒径时去除率达99%以上,当溶液浓度为1.26g/L时,其比吸附量最大,为95.8mg/g。  相似文献   

20.
黄露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2):105-107
利用超声波萃取技术萃取辣椒粉中的苏丹红类染色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苏丹红的超声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萃取剂、超声时间、液固比和超声温度对苏丹红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粉中苏丹红的最佳超声波萃取条件为:萃取剂使用正己烷、超声时间30 min、液固比20∶1(mL/g)、超声温度50℃.最后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对经最佳萃取条件处理后的辣椒粉样品及辣椒粉加标样品(含有苏丹红I号及II号)进行分析检测,最终检测出辣椒粉样品中含有3.04 mg/g苏丹红II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