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法国当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理论向我们揭示:不应该通过我们的身体的生理结构来体验我们的身体,身体是积极的欲望之力的流动,是一股活跃的升腾的永不停息的生产机器.无器官身体就是蛋、欲望和生成强度.他的这一理论为发展身体的非机体概念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苏童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作家,他以先锋小说作家的身份登上文坛,凭借作品《一九三四年的逃亡》而一举成名,随后,苏童又发表了《妻妾成群》《妇女生活》等一系列作品,受到文坛瞩目,奠定了其在当代文坛中的重要地位。苏童的小说兼具先锋文学的实验性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精神,他的小说讲究"如何叙事"同时也讲求"形象塑造",在他创作的众多作品中,"香椿树街少年"和"红粉"可称之为其作品最为著名的两大形象系列。本文关注苏童小说中的"香椿树街少年",以少年的欲望为核心,通过对时代背景与少年生活环境的把握,探求这种欲望背后所体现出的孤独与空虚,看到作家对少年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身体的角度对小说《青春之歌》及其衍化的同名电影进行互文性探析,认为身体在这两种不同传媒文本的游弋中被更为强烈地意识形态化了,因而更远离了身体自身及生活。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男权文化的规制下,影视文化中充满了对女性身体的呈现。从当代西方的"身体写作"理论到人文思想领域的"身体转向"思潮,再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界的"身体叙事"热潮,可以提供该问题一个有益的参照系。必须随时警醒对个体肉身的欲望性、物化关注所造成的使影视文化走向片面、狭窄的欲望呈现的趋势,只有两性都得到充分发展和彼此尊重,相互之间和谐共生,才有可能使两性的关系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善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部反思文学的力作,《芙蓉镇》对中国当代文学身体叙述做出了重要贡献。作品打破了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所形成的正面人物无欲化、无性别化的身体书写模式,塑造了富有人性美、女性美的个体劳动者胡玉音;突破了五四文学过于借重西方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书写疯癫的文学传统,创造了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当代疯癫人物秦书田。但是,《芙蓉镇》的身体叙述最终仍然落实在宏大的政治伦理叙事层面,丑化反面人物的身体需求,缺失了对被政治异化了的人物所应有的悲悯与同情,使原本用来对抗政治专制的身体再次被政治化、道德化。这种政治化、道德化的身体认知,违背了现代理性社会所建立的身体认知,也制约了作品对历史浩劫的深度反思。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的风潮愈演愈烈,文学批评界对此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身体写作与女性写作、女权主义,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伦理问题等方面。本文将通过以下四方面的论述:当代的女性作家,自觉地把女性身体之美放进审美空间,追寻女性身体自然的美丽;中国当代文学中身体写作的语言表达虽然是文学的,但它却以感性的方式与关于身体的美学考察相互印证;身体写作从传统文学作品关注重大主题转向关注自身,关注身体的当下存在,是一种在颠覆传统美学中寻求快感的一种表达方式;身体写作突现出对个人生存状态的美学关怀,来阐释"身体写作"的审美层面上的意义,为前述的现象描述式的文学批评找到更深广的美学背景。  相似文献   

7.
《白鲸》是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主要作品之一。自问世以来深受评论界的关注,其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小说中捕鲸船披谷德号的悲剧成因进行分析,阐述人性在这一悲剧中扮演的角色。对这一悲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正确对待自身的欲望,处理好欲望与人自身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都市小说通过对当代都市生活的聚焦,直接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嘈杂纷乱的文化经验和欲望体验,确立起欲望化的叙事法则,从而使日常生活的经验成为了新都市小说写作的一个基点。新都市小说所要探讨的是有诗意有价值的日常生活,这种价值和意义是在哲学存在意义上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日常生活。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把握和创作,新都市小说显示出深切的人文关怀的向度。  相似文献   

9.
私人化的"身体写作"在法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处是一种人性自由的张扬,是人性平等和尊重的争取。杜拉斯笔下的女性是其独特创作思想与生活哲学的形象体现,她们特立独行地游走于杜拉斯的文本世界,形成一定的互文性,也系统地反映了作家的女性关怀。  相似文献   

10.
与特定时代的禁欲主义倾向相应,革命历史小说借助于革命意识形态的权威力量在对身体进行铭写时,难免将身体政治化和革命化;但是,革命历史小说还是对身体的自然欲望进行了书写,为身体的凡俗欲望争取了话语空间,体现了对凡俗人性的珍视。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以来,身体在文学中获得了全面表现。在文学自身发展需求、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思潮和消费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刺激下,1980年代,以王安忆、铁凝、刘恒为代表的作家,开始将文学关注的目光投向身体的自然欲求,接受并肯定这种基于本能的天然权力。在他们的努力下,身体得以回归文学。  相似文献   

12.
皮光坤 《初中生》2006,(5):12-15
《西游记》第一回中有一个故事:在花果山上,一群猴子来到涧水的源流之处。这时,众猴拍手说道:“那(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我等即珲他为王。”谁能寻得源头呢?哪一个有此本事,敢于钻进水洞去?无疑,作提出问题,读对此十分关注。这时,石猴跳将出来,钻进瀑布泉中。进去之后,石猴究竟见到了怎样一番情景,伤没伤了身体,其后能不能称王……这些都是个谜。正是作设置了这些疑问,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海外华文作家,虹影自身的创作经历以及文本被接受的过程,在当代文学界具有独特性,形成了"虹影现象"。本文在文化视域下观照"虹影现象"中的文化内涵,探讨虹影跨区域双重文化背景下写作所产生的现象、文本的文化内涵以及身份体认、欲望书写等问题,把"虹影现象"置于文化视域中观照,力图为虹影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文章浅析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以及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背景下身体的"娜拉现象":一方面,身体由屈从和附属于精神、理性、灵的过去,逐渐苏醒并走向台前,作为一种新的感性资源被重新发掘与认可;一方面,文学创作中对身体资源肉欲与暴力的书写,消费文化中对身体崇拜的无休止炒作,使身体与意义分离,成为空洞的符号,陷入另一种权力与话语编织的规训之中。身体走出了过去的阴霾,身体却陷入了新的迷惘,身体的"娜拉现象"由此而产生。  相似文献   

15.
身体是尼采生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明确地为身体疾呼,肯定肉体生命,及对生命本能的张扬。而作为生命本能的欲望,其不仅开启了人们对于身体的关注,更开启了审视艺术与美的新通道。而此三者,身体、欲望、艺术的共舞又将人类的生命意志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尼采力图从生命存在的本质、人和世界的关系,来认识与理解身体、欲望和艺术的本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艺术研究中,精神分析方法成为了一种非常有影响力的文艺批评手法。本文在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爬梳的基础上,认为,对人的关注使得既具有感性身体语言又包含了社会文化语言的欲望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过去一年间爆红的短视频App"抖音",作为新兴的视觉文化审美媒介,有力地呈现了当代美学的新特征。当代美学重新恢复了"感性"尤其是身体这一重要感性的地位,并让感性与身体走向泛滥与狂欢之境。身体的狂欢是当今视觉时代独特审美路径的必然产物,身体在狂欢之中沦为了符号的工具,在消费之中走向极度自由与约束的悖论之路。而"抖音"文化所极力彰显的身体狂欢与身体消费,其背后也潜藏着当代审美文化的两大困境,即表层的审美化与娱乐至上,技术崇拜与"三俗化",对此亟待理性的评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与特定时代的禁欲主义倾向相应,革命历史小说借助于革命意识形态的权威力量在对身体进行铭写时,难免将身体政治化和革命化;但是,革命历史小说还是对身体的自然欲望进行了书写,为身体的凡俗欲望争取了话语空间,体现了对凡俗人性的珍视。  相似文献   

19.
“身体写作”与女性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待“身体写作”,我们不该把它“神圣化”,也不该把它“妖魔化”,应以冷静的眼光来审视“身体写作”,以求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身体写作”的初衷是对男权文化的解构和颠覆,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身体写作’’非但没有达到预先的目的而从男权文化中突围,反而成了男权文化的俘虏。中国的女性文学如果要健康发展,不能仅仅拘囿于“身体写作”。因为“身体写作”关注的毕竟只是人的身体,而非人的灵魂,所以精神的缺席,就导致了神圣和诗意的缺失。只有不断探索,中国当代的女性意识才能建构,具有真正女性意识的中国女性文学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于2014年所创作的《儿童法案》一书因其题材选择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包裹在法律与宗教外衣下该作品的内核却另有所指。麦克尤恩通过对"身体"的书写来向读者剖析隐藏在其背后的欲望,揭示"身体"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物的身体言行展现英国当代社会中面临婚姻、家庭、工作三重压力下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不谙世事的孩童如何在死亡威胁、宗教信仰、个人意志间进行抉择的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