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瑞芳 《集宁师专学报》2006,28(1):22-24,33
诗歌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文体之一,其语言艺术的独特性远不是其它文体可以相比的,它往往利用语义的乖谬悖理、语序的颠倒、语词的错位以及跳跃和省略等来实现诗歌艺术的主体特征。本文主要从内在形式上来分析一下诗歌语言的智性建构,诗歌语言偏离常规语言模式,在它的文本构建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语词的多义或复义、语词的跳跃性组合、语词的色调调整等。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也是在阅读品味课上。那么,如何上好语文阅读课呢?这就要品味语言,试试"四字真经"。一、准点切入——将全文调动,教活文本我认为,要将文本讲好,首先要选择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只要这一点选对了,就不会将课文讲得乱七八糟。怎样"准点切入"呢?引用方智范专家的话"要目中有人,目中有文",即根据学生和文本的具体情况来定。例如:《烟台的海》品味语言的切入点可以选在文章的结尾:"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从现代语言学互文性的角度看,作为文学文本之实体构成的语言,其包含的多层次多方面的质素,语音、语词、语法无不透露出或隐或显、或强或弱的互文性信息。在文学文本翻译的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对照中,洞察出更为丰富多样的互文性表征:语音听音显意、语词文化会意及语法结构限意。这种对文学文本翻译的语言学互文性规律之解读,既显现出重要的文本翻译互文性理论建设之价值,又富有指导文本翻译实践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爱伦.坡的笔触,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创作中留下了幽灵般的痕迹。迷恋于以语言重构逝去之爱的爱伦.坡的文本策略,在这个俄国魔术师创作生涯中不断戏仿性地得以重现。尽管当纳博科夫有意或反讽地继续在"后浪漫主义"时代培植坡的诗学原则时,这些戏仿好像使他在与屈从爱伦.坡的"影响"中拉开了距离。但事实上爱伦.坡与纳博科夫之间的关联,相对于纳博科夫的创作所呈现的对爱伦.坡的游戏性指涉而言,有着更大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5.
《尘埃落定》中,作者采用傻子二少爷这个文本叙述者兼文本中人物的具有双重意义的人物的视角展开叙述。在作者着力塑造的主人公——"傻子"的推动作用下,文本演绎了一场具有浓郁寓言意味的土司制度没落、人性没落的大戏。笔者试从"傻子"这个人物视角下揭示出文本中人性异化的寓言。  相似文献   

6.
面对阅读材料时,文本言语的关键点究竟在哪里?教师如何抓住这些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呢?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以下几种基本策略。 一、从分析语言的空白化中细读文本 "空白化"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以"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使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7.
纵观我们时下的阅读课堂,老师们通过课前查资料、课堂创设情境、课后拓展延伸,费尽心思分析文本内容。又或者反复使用"一读、二品、三吟诵"等方式揣摩作者意图,试图把文本往深处、更深处挖掘,唯恐挖得不够深入,不够透彻,不能将学生的阅读高度往上拽一拽。看上去是用尽了招数,使上了吃奶的劲,但是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仍然停留在言语层面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8.
秦祥涛 《文教资料》2014,(36):109-111
一部《了不起的盖茨比》使菲茨杰拉德获得了"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第一步"的伟大文学成就,但其纸醉金迷的现实态度和小说中主人公悲惨的"失败"结局也常为学者所指责。而事实上,这种"失败"却隐喻着菲茨杰拉德文学创作的良苦用心,文字背后蕴含着积极的追寻精神。他的伟大之处,便在于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承认"失败"并努力剖析"失败",构建一个美好的文本理想。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反对柏拉图之后所有哲学家的观点,认为他们只研究具体问题,却不讨论本体论问题。1950年之后,海德格尔对语言的问题,尤其是语言本体论愈加关注。在其代表性作品《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中,海氏提出对他所思的语言的基本界说之一:语言作为寂静之音说话。本文首先对海德格尔的语言本体论进行整体分析,指出其"静默"1的特点,进而对语词、听说、遮蔽与解蔽等海德格尔语言观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静默"加以探究,最后指出,"静默"是海德格尔语言本体论一条看不见的线,贯穿着海德格尔的语言思想。  相似文献   

10.
试析《吉娜》的双文本性晁召行在罗伯一格里耶的创作中,《吉娜》恐怕是篇幅最短却又最奇特的作品,以致于有的评论家认为,罗伯一格里耶在《吉娜》中给我们提供了他"小说家世界的完美的综合",而且,在他的苦恼中,罗伯一格里耶"未走得这样远"[1]。罗伯一格里耶在...  相似文献   

11.
廖伟蓉 《海外英语》2012,(14):178-179,207
爱伦坡恐怖小说的经典范例《一桶白葡萄酒》,尽管篇幅短小,却以紧凑的结构,深刻的暗示,融合了爱伦坡杰出的艺术写作技巧,通过对哥特式人物和场景的塑造,对人类阴暗和恐怖的一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古装动作片《关云长》,一方面不遗余力构建主人公的卡里斯马气质,另一方面文本中又不断消解这种魅力。这反映了港式大片或内地、香港合拍动作大片的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阅读比较可以发现,爱伦·坡小说中的“眼睛”意象的内涵非常丰富。针对爱伦·坡的三个短篇《丽姬娅》、《黑猫》和《泄密的心》,具体分析研究文本,发掘其中的“眼睛”的共同性,并研究比较它们的区别性。通过讨论这三篇作品中“眼睛”的深沉内涵,深入地理解爱伦·坡对恐怖的诠释及他对于人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美国19世纪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向来因其离奇、恐怖的情节和悲观的思想而受到读者和评论家们的关注和争议。本文将从小说中的哥特文学元素、不可靠的叙事者的模糊叙述等角度,分析爱伦.坡是如何在他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中通过并超越恐怖叙述引领读者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黑暗一面。  相似文献   

15.
季枫吟 《海外英语》2011,(11):246-247
Despite of only producing five ratiocinative tales in the whole life,Edgar Allan Poe is acknowledged as the "father of the detective story".In those tales,Poe portrays the hero Dupin who is the first detective image in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literature vividly.Based on the stories in which Dupin appeared,concerns on the creation of Dupin,the analysis of his features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setting fellows,like friend and police,summarizing the traditional image pattern of detective stories created by Poe,revealing the great influence Poe had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tective literature,even 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whole world.  相似文献   

16.
裕固族当代作家达隆东智的中篇小说《雪落地的声音》以"讲鬼故事"的态度反思历史,通过一系列荒诞神秘、阴森诡异的事件展现主人公萨拉尔由"饿"至"疯"的心理变化过程,并在悬疑恐怖中表达作者对一个时代的理性审视。"饿"是小说的中心词之一,人物的恐惧与不幸命运,都与饥饿这一生理需要的无法满足密切相关。究其实质,"饿"即个体特定年代求生不易、求死不甘,生也恐惧、死也恐惧的矛盾心理的写照。这一二难命题的难以抉择性,最终导致了萨拉尔的疯狂。与此同时,对这一命题的哲学探讨,却赋予了文本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张力,使其在或单纯再现特定历史阶段的现实主义小说,或以恐怖、悬疑取胜的恐怖小说,或形而上思考多于文学表现的哲理小说中脱颖而出,并与其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表现一起,标志着作者题材选择的突围和文学表现的日益成熟,拥有多重阐释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is one of Poe’s bestknown horror short stories.Based on Stylistics,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is story from the aspects of themes,characterization,point of view,syntactic and lexical features,to reveal Poe’s excellent skills and the artistic charm.  相似文献   

18.
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总是能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奇和酣畅淋漓的阅读快乐,这与他对小说从形式到内容的独具匠心不无联系.在短篇惊悚恐怖小说《一桶白葡萄酒》中,爱伦·坡选取了独特的叙述视角,通过谋杀者之口,讲述了一桩蓄谋已久的报复事件.为了营造压抑恐怖的气氛,爱伦·坡在小说中运用了一系列的象征元素,为小说的故事情节蒙上了浓浓的神秘气息,将小说的整个氛围推向了极致,充分体现了其一贯秉持的“效果论”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9.
埃德加·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在颓废、怪诞和阴郁中透出幻觉般深邃的美,引起了世人瞩目。这种恐怖效果的实现,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大量恐怖意象的使用。这些意象与爱伦·坡自身的经历、个性气质以及当时的文坛主流有关,但郝经过了爱伦·坡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众多恐怖意象中,场景意象群、关女意象群、动物意象群占据了主要位置,对这三者的研究可以今读者深刻了解其恐怖小说的内涵和魅力。  相似文献   

20.
仿拟是为追求新颖别致、幽默诙谐等辞效目的,人们有意模仿所熟知的固有的语言实例而拟造出新语言形式的一种修辞手段。从仿体的形式来看,网络语言中的仿拟包括了仿词、仿语、仿句、仿篇四种类型。网络语言中之所以会大量使用仿拟,与仿拟主体(网民)求新求简的语用心理及其在构建网络话语文本中特殊的修辞效果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