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问世以来,一般修辞书上在讲“飞白”辞格时只讲谐音飞白。史荣光同志在《“飞白”新议》(见《天津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了“飞白”应该包括读音上的飞白和意念上的飞白两种形式。文章列举了意念上的飞白的实例,并对其修辞作用作了中肯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以往学者们的研究出发,对飞白的定义加以对比和分析,并依据定义将飞白分为有意飞白和无意飞白两类。同时也从3方面对飞白的特征作分析,即误体与本体字数一致;出错人在主观上把误体等同于本体;必须出现误体。依据特征,使之与曲解、仿拟、别解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3.
宋徽宗时,一次画院考试的命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赢得头名的作品画中连一朵花都没有,仅画了一匹飞奔而来的骏马,马蹄边几只蝴蝶争桕追逐。可以想象:蝶为香而来!马蹄上是何等花香浓郁,骏马踏花是何等之多!正是想象,让人们于无花的“飞白”(“飞白”原是一种书法艺术,笔下无墨、断缝留白)处,尽得有花之神韵,诗画之精彩。  相似文献   

4.
“飞白”是一种“明知其错而故意仿效”的修辞方法。一般的修辞著作只讲到语音的飞白、语义的飞白和语法的飞白,如果我们不局限于“语言”的范畴,而把研究的视角转到思维领域加以审察,就可以发现,在“飞白”的家族中,还有一类活跃于语言实际中的成员——逻辑飞白。逻辑是研究人们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它是从语句的内容上来考察说得是否合乎事理。假如一句话说出来不合事理,不能正确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句话就是犯了逻辑错误。但是为了达到某种修辞目的,有时作者故  相似文献   

5.
米芾为“宋四家”之一 ,其书纵逸无束 ,在书法审美上坚持“天真”、“率意”论。并在书法创作中大胆使用飞白之技巧 ,堪称后世典范。  相似文献   

6.
“飞白”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讲的“飞白”是指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模仿语言中已有的词语,故意更改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词素,而形成白字。取其音形成的白字,我们称它为读音上的飞白。取其义形成的白字,我们称它为意念上的飞白。不管是读音上的飞白,还是意念上的飞白,实际都是将正确的词语故意说错写错,而编  相似文献   

7.
什么叫“飞白”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明知其错故意仿效”的修辞格谓之“飞白”。《聊斋志异》里有一篇《嘉平公子》,说的是嘉平公子外秀内拙,“谕仆帖”上错别字满篇,“花椒”写做,“花菽”,“生姜”写做“生江”,“可恨”写做“可浪”,其妻羞之,写诗一首云:何事可浪? 花菽生江;有婿如此, 不如为娼! 《坚瓠七集》(四)也有一则故事,写一个托庇祖荫做苏州通判的人,将“翁仲”读倣  相似文献   

8.
以《全唐诗》为语料库,根据得名之由把由“冠”组成的复词分为八类,对唐诗中的“冠”以及由“冠”组成的复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释。  相似文献   

9.
有文章把课堂教学中的间歇比作书法中的飞白,由此,我想起课堂教学中另一类飞白艺术。请看下列教学镜头。镜头一(上《人民的服务员》一课)老师读:……他利用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学生纷纷指出错误:老师,您把“寻找”错读成了“利用”。老师问:“寻找”和“利用”有什么不同?课文中雷锋  相似文献   

10.
汉英飞白辞格的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语的滑稽误用谓之“飞白”,表现了语言的变化美,由意近而误,形近而误,音近而误所产生。在中英文学作品中,用来映衬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水平,或渲染幽默讽刺的场景气氛。尽管汉语飞白和英语“飞白”,修辞艺术效果相同,但他们在语言形式标记呈现的“变异”方面存在差异。在汉英互译时,用何种尺度处理这些“变异”,才能既“借形得意”,又“依形传意”,译出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译文,是需要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变格”的概念及其规则和与之相关的“三仄调”问题,继之探讨了律诗的“失粘”“失对”现象,最后得出了律诗从格律上看可分为严式和宽式两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初中第六册     
《龙须沟》选场“鸡极”“鸭极”娘子于是发难道:“对街面上的事你太不积极啦!”王大妈对此反诘:“什么鸡极鸭极的,反正我沉得住气,……。”在这话里,老舍先生巧妙地运用了“飞白”和“仿词”两种修辞手法。所谓“飞白”,指的就是明知错而故意仿效的  相似文献   

13.
说“飞白”     
张剑平 《语文知识》2005,(11):29-29
高中《语文》第四册《闺塾》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私塾先生陈最良为杜丽娘讲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时,丫环春香打岔道:“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春香的这番话在修辞上被称为飞白。  相似文献   

14.
“飞白”,原为一种书法艺术,笔画中间露出一丝丝的白地:无墨,断丝。其目的是让观者从有限的“书’中体会无尽的美,充分体会出书者的心境,达到“无处尽有”、“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后来,诸多艺术形式也借鉴并运用了这种艺术。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理应也要体现这种审美追求,让课堂教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营造课堂间的“空白”、“间歇”,便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飞白”艺术。  相似文献   

15.
空白是一种艺术,它能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是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老庄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的“不可言传”之妙境,还是中国戏剧的“虚拟”,武术表演中的“亮相”,音乐中的“休止符”,泼墨山水画中的“飞白”……这些空白都令人遐想,无不构成一种独特的美。真可谓“万象皆由空出”。没有空白就没有艺术,一切艺术都体现着空白之美意,  相似文献   

16.
过去,谈论先秦儒家诗学比较注重其伦理性内容,其实从孔子到孟子以致汉代的董仲舒,他们对《诗》的读解有比较浓厚的解释学思想。而这一思想是建立在春秋说《诗》“断章取义”的社会风气上的,当时赋诗者借《诗》言志,听诵者借诗以“观”志,这里的“志”是赋诗者所言之“志”,而非作诗者之“志”。赋诗行为的听者与诵者双方,所凭借的是“以类取,以类予”的思维方式,“类”即是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引譬连类与感发志意)。在战国时期赋诗的语境不再存在,孟子针对“断章取义”之不足提出“以意逆志”的说《诗》方式,但“断章取义”在说《诗》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故有论者提出“诗无达诂”的阐释方式。  相似文献   

17.
飞白是汉字书体的一种,笔画露白,似枯笔所写。相传为后汉蔡邕所创。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七)张怀瑾《书断》中的《飞白》言,“灵帝熹平时,诏邕作《圣皇篇》成,诣鸿都门,时方修饰,见役人以垩帚成字,甚悦,归而作飞白书。”这种“飞白”的手法后来又被用入绘画,成为绘画的一种笔法。赵孟頫曾题所画《秀石疏林图卷》: 石如飞白未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相似文献   

18.
语文考纲在现代文阅读部分有一要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一般情况下,人们说话时表达意思需要直白晓畅、准确清晰。但在书面语表达中,有时因为内容或表达的特殊需要,作者有意不直接说明己意,而采用“言外之意”的表达,有人称之为“飞白”或“空白”艺术。这种“言外之意”的“飞白”语句,有时不但呈现出文学语言的独特意蕴,而且表达出特别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老庄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的“不可言传”之妙境,还是中国戏剧中的“虚拟”,武术表演中的“亮相”,音乐中的“休止符”,泼墨山水画中的“飞白”……这些空白都令人遐想,无不构成一种独特的美。真可谓“万象皆由‘空’出”,没有空白就没有艺术,一切艺术都体现着空白之美意,即无声之境,文学作品亦不例外。伟大作品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存在“空白”,故适合不同的心灵,不同读者对其的诠释各自不同,因而产生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文学现象。当代中学生充满朝气,情感充沛,想象力丰富,我们语文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  相似文献   

20.
空白,如同数学上的“零”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一样,它也可以参与艺术美的创造,并有着独特的作用。因而各种艺术都十分注意妙用空白,如音乐中的“歇拍”、绘画中的“空笔”、书法中的“飞白”、戏剧中的“静场”、电影中的“空镜头”都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更是强调“无言恰是尽言”的“空白”艺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早就注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清人华琳说:“通体之空白,亦即通体之龙脉矣。凡文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作来,凭空蹴起,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