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变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的内容,是继第二册《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内容之后的线条系列课之一。通过对一年级下学期《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对各种线条已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教材第三册第15课的教学内容,是继第二册《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内容之后的线条系列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苏教版第十册第15课《线条的魅力》。这是一堂造型表现课,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感受线条的魅力。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笔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变化与工具材料的关系,充分体验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和节奏感,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用线条表达情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好看的线条     
一、教材分析《好看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美术试验教材第二册中的第三课。本课是一节想象创造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条,并且表现它,从而使他们较容易地运用线条去进行画面的创作活动,体验线条造型的乐趣。二、教学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各种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教材第4册第2课的教学内容,是线条知识学习的系列课之一,目的是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根据线条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构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著名画家曾经说过,"用一根线条去散步",这句话表明线条对于绘画来说至关重要。美术课就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初中美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欣赏和技法两大部分,学生通过欣赏名师画作,感受线条的魅力,技法课通过自己动手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美术课的教学离不开线条,因为线条对于形体、空间、疏密组合、明暗色彩等众多绘画造型语言的表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技法课中  相似文献   

7.
尤新 《湖北教育》2007,(6):54-54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教材第六册《画中的线条》一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线条的作用力和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充分地感受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无穷魅力。对此,作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赵琼 《考试周刊》2010,(36):60-61
手绘线条图像是人们最为常见、最通俗的绘画表达方式,在中西方绘画中,它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但要对初中生讲述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让他们能够形象的理解且熟练地运用,教师是要动一番脑筋的。本文作者以《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这节课的教学实例,阐明线条在美术中是最浅显最易掌握的"白话文"  相似文献   

9.
今天的绘画课是用各种线条来装饰蝴蝶。每个小朋友都在聚精会神地装饰着蝴蝶:  相似文献   

10.
孙力 《职业技术》2006,(6):33-33
素描是绘画入门课,造型艺术技法的基础。是练习绘画基本功的一种手段。素描主要是通过单色的线条组合来表现事物的形体、色调和明暗效果的一种绘画。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课时:1课时所属范畴: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杜《小学美术》第三册第15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内的课。生活中的线条无处不在,不同的线条给人不同的美感。运用不同的线进行有规律、有秩序的排列能组合出富有节奏感的画面。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是本课的重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类的线表现美感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音乐与美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巧妙突破重难点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本课内容分三个环节进行。首先,请学生观赏童趣十足的课件,区分线条的种类,教师结合节奏轻快的《波尔卡》用线条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笔墨在中国画上的意味表达是以线条为依托围绕线条进行的,千变万化都离不开线条。中国画的线条具有独立的精神意义。没有线条就不成其为中国画,没有线条就没有中国画家个人风格的形成。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的意念、思想、感情的形式和手段,有了线条,中国画的艺术生命得以在此安顿,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性学习促 进多策略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案例:二年级《变化 无穷的线条》 课前知识准备:请 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线 条,以求线条的特别。 如海螺、电话线、毛线、 吸管等。  相似文献   

14.
在生物复习课的教学中,浓缩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是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强化主干知识、理顺生物学相关的原理、法则、理论之间的联系,并实现新情境中知识的灵活迁移。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恰当运用思维导图,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简易地整理、简化、呈现知识的体系结构,并通过多变的线条、生动的符号图像、鲜艳的颜色、  相似文献   

15.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有一定人物造型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线条的表现艺术。围绕欣赏线条美,理解线条美,运用线条美,评价线条美展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原理包括三门课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多授课时间少,要教好这门课必须在保持教学内容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归纳、综合、重新排列组合,才能使学生学起来线条清楚,并能巧妙地掌握内容的全貌,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我把内容归结为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7.
线条是造型的关键因素,是素描最重要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历来画家均十分注重素描,注重素描的线条运用。线条成为画家抒发情感,创设艺境的基本载体,能否熟练地把握和运用丰富多样的线条,是衡量素描作品格调高低的基本尺度。  相似文献   

18.
<正>"绕绕涂涂"是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初始课,是美术教材的老课目。美术教材虽经历5次大的改编和修订,但该课目一直保留至今,可见其在儿童美术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教材编写的前瞻性。该课的教学任务是"线条绕形,涂画联想",传统教法有教师示范、言语讲解和作业欣赏等,但作业效果往往是模仿者居多,大胆者较少,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并未建立起所画线条与生活的联系,也就是说学习者并未建立学习的个人意义。如何让老教材上出新  相似文献   

19.
周伟 《云南教育》2005,(19):72-73
中国绘画与西画在线条的运用上有根本不同之处,西画的线条主要是描绘形体轮廓,皴擦光影明暗的一分子,线条被隐没在没有立体的影像里,线条服务于形体,或依附于形体,失去具独立存在的价值,线条自身的艺术美自然被隐去,剩下的只是色彩与光影。中国绘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条,表现物像的骨格、气势与动向,线条从物像实体中抽离出来与艺术家审美心灵相融合,并重新回到物像实体中去。因而,线条已不是原始物体的纹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书法线条是书法艺术构成的基本手段,线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书法作品艺术境界的高下。从书画同源的角度看,书法线条源于先民对外界物象的高度的抽象概括。书法线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抒情性。书法线条与书法风格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不同的线条构成不同的书法艺术风格。书法的线条与笔法关系密切。从书法史的角度看,书法线条的流变揭示了笔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