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慰劳信运动”风潮的感召下,卞之琳于1938—1939年陆续创作了20首“慰劳信”体诗歌,合为《慰劳信集》。从原始报刊爬梳慰劳信运动的大致过程和整体景象,可见慰劳信运动对《慰劳信集》的形式和内容产生的深刻影响:运动过程的真实场景、各阶层的意识觉醒被纳入写作题材;在慰劳信运动大众化思潮的影响下,卞之琳在择取口语词、方言词和农业意象入诗的同时,依然坚守抗战前诗歌写作的“纯诗”逻辑和形式自律,为抗战诗提供另类风格;卞之琳延续1930年代“小处敏感”的诗艺,从日常生活点滴窥见西北、华北地区新气象。  相似文献   

2.
《包待制智勘后庭花》与《桃符记》是元杂剧和明传奇中关于包公的同题材作品,本文通过对作品内容差异的分析,意图发现元明两代戏剧作家在思想上的差异,并推测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从元代到明代,戏剧作家在思想上完成了从信人到信天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因明代高压的政治环境和理学盛行的思想环境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原文展示]珍藏的信秦文君小时候全家人白天散在各处,到了夜晚就聚齐在家里的灯光下,好多年都是如此,没有谁颠沛流离。生活虽然也是紧,可是最亲的人都能伴在左右。那时的好友们也是,同学之间一旦好上了,就多少年都在一起,好像时光把这些人圈起来了,令一群相悦的朋友长久厮守。然而,也有小小的遗憾,那就是我当时就很迷跟人书信往来的,可是所喜欢的人都在近处,想试着写信时惶恐着不知该给谁写,写出去又担心收不到回信。记得第一次写的信是寄到一家杂志社的,是投稿。寄出去好久也未见回信,已经死心的时候,才收到回信。虽然是退稿信,可那时的我…  相似文献   

4.
“信”在《论语》中主要有五种涵义;“信”在对人的要求上,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对“一般人”的要求,对“君子”的要求,对居“上位者”的要求。对《论语》中的“信”进行解析,可为当今社会倡行诚信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喜读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尤其是先生的《文化苦旅》,如先生在《吴江船》一文中认为“枫落吴江冷”写得浸肤冷丽,高妙得让人嫉恨。我常沉醉于先生时而深重苍凉,时而清丽委婉的叙述中,感受着新旧文化的信息在先生文字背后的奔腾冲突。《信客》便是这样的文章,它关注着中国农村丰富的文化现象。《信客》一文侧重抒写了一位年轻信客的生命流程。“信客”是“早年在乡间,对外的通信往来的主要依靠”,他们奔走于城乡之间,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他们谈论的话语是“中国近代城乡的变化史料”,他们的生命见证了城乡的变迁。在他们的生命中,我们清晰了文化在这变迁中所实现的传承与更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王英秋 《现代语文》2006,(12):35-36
[教学目标]1.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懂得关爱和敬重这类平凡而伟大的人。2.感知课内容,学会从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分析概括人物性格。3.在品位和探究中领悟章的质朴、典雅,提高语言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7.
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是由我国著名的会计专家和教育家潘序伦先生1928年在上海创办的,它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会计命名的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潘先生提出以“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为立信的校训,他认为,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必须在立志、守身、处事、待人等方面建立信用。无论对人对事,都要坚定不移地守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叙述了20世纪初在城乡之间担当通讯职责的一位信客的大半生遭遇。课文重点写了信客的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说明了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品性的赞美和肯定。本文拟从文化伦理价值的角度解读文章的思想意蕴,以期了解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秋天的信     
秋天,要给大家写信用叶子做信纸请风当邮差偷懒的邮差每到一个地方就把信一抛喊弱雄有的信,落在松鼠头上有的信,掉在青蛙身旁赶路的雁,也衔了一页回池塘里,草丛里到处都有秋天的信动物们急忙准备过冬秋天的信送得有趣,有的落在松鼠的头,有的掉在青蛙身边,大雁也衔了一页回诗写得如此奇妙,怎不让人竖起大拇指 *O,。上家呢秋天的信@林武宪$台湾儿童文学学会!常务监事  相似文献   

10.
余秋雨先生的《信客》一文中,老信客认为自己失信无法再做信客后,这样对接替他的年轻人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后一个“信”字即“诚实守信”之意,两代信客也基本上恪守了这个准则,许多读者也认为此文是褒扬信客之“信”,让人恪守诚信的道德准则的。真的如此吗?我们试按以下思路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1.
移动通讯与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普及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随着“言”而无“信”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信客已被人们遗忘在了历史的角落,越来越显得可有可无。余秋雨先生却在《信客》里告诉我们一个信客所承载的见证者的角色,这个角色悲悯地见证了城乡的人情冷暖,更见证了社会改革时期,作者对“信客”这个看似微不足道人物的深度探询与怀念。  相似文献   

12.
"信"包含于儒家的伦理范畴,是儒家文化中实现"仁"、"义"等道德规约的必备条件,同时与"诚"、"义"意义相近互通,是儒家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说文解字》中对"信"的解释为: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本义为"诚实"、"讲信用",这也是《论语》中"信"所使用的核心义项。而在英语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对《论语》中"信"的翻译在不同意识形态操控下呈现出了多样性,鉴于翻译这一行为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论语》英译本中对"信"的翻译进行甄别,以便真实、准确地传播传统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13.
铃铛信     
很小的时候,外婆就给我讲关于“铃铛信”的故事……外婆嫁给外公时,外公为支起这个家长年在外东奔西走。外婆一个人很孤单,在她最消沉的日子里,收到了外公寄来的信,里面有两个铃铛,信上写道:“把思念装进铃铛里,摇响它,就会听到思念者的回声……”外婆叫它“铃铛信”。就是这封“铃铛信”陪伴着外婆度过了许多孤寂的时光。  相似文献   

14.
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写过的一篇散文《信客》(收集在《秋雨散文》中)被收入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信客曾经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历史舞台。当时邮政事业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联系就靠信客。信客成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和乡村联系的纽带。余秋雨先生借信客这个狭小的舞台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缤纷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说“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字从人从言,属会意字。段玉栽解为“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这种理解在逻辑事理上很难自圆其说。为避免段氏似的理解在逻辑事理上的漏洞,有人以为“信”字为形声字,不是会意字,有人以为“信”的本义为“信使”,不是“诚信”,给“信”字的形义关系造成混乱。本文以为“信”字是在一种道德要求的驱动下产生的。“人言为信”应该理解为一种道德要求,即人言必须诚信。这样既可保留“信”字传统的会意之说.又可避免段氏语的窒碍不通,对汉字学的进一步科学化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信客》出自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是该作品集的代表作之一。《文化苦旅》一书是余秋雨在访遍了世界各地风光景色、文化古迹后所作,正如他在旧版的序言中所说,这本书是站在历史的足迹上进行的思索,因此《信客》这篇文章渗透着沉淀千年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这是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现代关注,更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的关注。本文以"信"字为切入点,解读《信客》一文所蕴含的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17.
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大字典》“信”字条义项“书简信件”后,所举的三个例证,全是错误的。这种情况对于《汉语大字典》来说虽属罕见,却实在是不该出现的,今辨析如下: 例证一 晋·王羲三《杂帖》:“朱处仁今何在?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 津琥按:《汉语大字典》所引此条不惟与义项不合,且标点亦误。四库本《东观余论》卷上《法贴刊误下》:“朱处仁帖在十七帖间。其中有云:‘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谓昔尝得其书,而信人竟不取报书耳。而世俗遂误读为‘往得其信’,殊不知‘信’者,乃使人也,自连下语,非今所谓书信也。”其说极是。大抵六朝文献中,收到书简一般说“得书”,而不说“得信”,更不会说“得书信”。这一点,张示言先生在《两晋南  相似文献   

18.
在书店看到《寄往天堂的信》,随便翻了几页,里面有给孩子的,也有给父亲的。我很粗地看了下,当时只是在想着自己的心思,我的心说:为什么要死亡呀?  相似文献   

19.
这是赵和生老师给编辑部写的信,从赵老师采用的方式来看,可能是不打算发表的,但是我们发表了,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孔子主张四教:文、行、忠、信,重视"信"的价值,将其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信"在《论语》中共出现了38次,通过对《论语》文本的认真研读与分析,将孔子"信"之内涵概括为:与人为信、取信于民、以义取信、以学促信。在个体生活领域,孔子主张将与人为信作为调节无血缘关系的、身份大体平等的"朋友之交"的原则和依据;在政治领域,孔子首先要求统治者具备"信"德,取信于民,并教民以信;但孔子倡导的"信"是相对的、可变的,即要以义取信,点名了"信"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指出,个体必须通过"学"才能做到"以义取信",即主张以学促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