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之为"君子"在于"德"。"君子"的内涵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一是"仁",一是"礼"。"仁"是"君子"的内在根源——"情理"。追溯历史痕迹,"礼"是"君子"的行为规范。"仁"、"礼"统一于"君子""文质彬彬"风范之中。于"君子""文质彬彬"的风范中,孔子解决了生民的"安身立命"问题。  相似文献   

2.
"计算",先"计"再"算","计"即"计划""谋划""筹划"。有"计划"、有"筹划"才能"算"。实际教学中,重"算"忽略了"计"。主要从"计"的方法培养,探讨计算能力提高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6,(1):135-137
陶渊明远离了当时舆论与风尚的激流与漩涡,而过起一种"闲居"或"隐居"生活,所以"闲"是他生活的常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心有常闲"。"闲"自然指生存时间的"闲暇",更多是指生活心态意义上的"悠闲"。虽然他很"悠闲",但是也时时流露出"闲居寡欢"的几分"寂寞"。但是陶渊明的"寂寞"是一种"风流",反过来也可以说,陶渊明的"风流"是一种"寂寞"。也可以说"寂寞"是"风流"的土壤,而"风流"是"寂寞"的花朵。陶渊明"寂寞"与"风流"的内核是"逍遥自闲",而"逍遥自闲"是一种"傲然自足"的诗意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4.
《当代教育科学》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每月出版两期,分别是"综合版"和"基教版"。"综合版"主要设有"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决策与思考"、"比较与借鉴"、"管理与评价"等栏目;"基教版"主要设有"理论纵横"、"课程探索"、"教改前沿"、"课堂教学"、"校长论坛"、"教职与人生"、"学科教学"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惠赐稿件。  相似文献   

5.
孟子"浩然之气"是通过"诚"联结"德性",他认为"德性"是由"思诚"进而"明乎善"所显现出来的。同时,"德性"也是"性之至诚"的体现。孟子把对"诚"的追求,作为体现"浩然之气"内化的仁义功用的本质,并最终显现为"德性"。这个过程既是"浩然之气"内化为"德性"的过程,同时也是"德性"显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副词性"完全"和"根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发现"完全"可以根据主观性分成"完全1"和"完全2"。"完全2"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替换"根本",但是二者在主观期待或预设方面有细微的差别。而"完全1"跟"根本"不能互换。最后还分析了"完全2"能跟"根本"基本互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关于课堂教学的艺术,无非是八个字:即"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根本上也只有"材"和"序"两个字而已。"材"的理解是很宽泛的,学生是"材"、教师是"材"、多媒体是"材"、文字是"材",等等。至于"序"呢,事实上怎么安排都有个"序"。"材"本身也蕴含着"序"。本文试以"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解读,采用典型例证勾勒了西方文学中"火"的多维意象。其中,典型的意象包括"圣灵"、"毁灭"、"救赎"、"复仇"、"激情"和"人性"。此外,还从"宇宙观"、"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等方面进一步剖析了西方文学中"火"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9.
构建"骑车带母"的"象"承载"责任"之"意"——内容独特。用"车技高超"反衬"骑车带母""觉得沉重"——凸显"责任"之"重"。此文还需要升格:集中揭示"责任"之旨,不分散到"感情"上去;如果涉及,务必理清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从"怕出事"的层面说"责任",境界不是很高;应构建"积极孝顺母亲"的"象",从"进取"的层面说"责任"。  相似文献   

10.
帮忙     
李医生两次"帮忙"——第一次"帮忙"为第二次"帮忙"时"受到启发"铺垫。受助者是"医生"——治疗"心病"比治疗"身体的病"更重要。此文可变格用于以"自省"为主旨的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郭锡良等所编《古代汉语》中的一些注释进行了探讨,认为:从话语内容和句式性质上看,"毋吾以也"属否定命令句。从字形、词义引申规律、句意和修辞看,"捲"属动词。从句法看,"形格势禁"是两个并列的状中结构。注释古体字"敖"、"厉"、"冯"、"大"、"县"等时应该用"是……的古体"或"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的格式,注释"强"等通假字时应该用"通"这个术语。"擣"是"搗"的异体字,注解时应该用"同"。"霸"是"伯"的通假字,而不是本字。"闵然不敏"中的"闵"应视为通假字。  相似文献   

12.
将《音乐欣赏》课学习划分为"感知——体验——理解"三个层次,通过"听"、"视"、"动"指导"感知"层次的学习。运用"想"、"唱"、"念"、"舞"、"奏"指导情感体验层次的学习。用"说"、"评"、"作"指导理解层次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古代"承尘"是置于室内顶棚的重要建筑部件。在"承尘"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尘"、"━"、"筄"、"屋笮"、"承尘"、"平橑"、"平棊"、"平起"、"平闇"、"天花板"、"藻井"、"绮井"、"覆海"、"斗八"、"罳顶"、"圆渊"、"方井"等诸多名称,形制和用材各不相同。"尘筵"、"平橑"、"藻井"往往被误释。"平机"之名系误引,不可为据。"平棊"和"方井"是承尘中的豪华型。  相似文献   

14.
"考务"是一项系统工程。确立系统"考务"观念,才能实现"考务"系统管理。系统"考务"观念应该是与"考风"、"学风"和"教风"所体现的"思想"、"精神"相联系的观念。"考务"的系统管理应该是在"风气"上着眼,在"制度"上着手和在"过程"上落实。  相似文献   

15.
《当代教育科学》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每月出版两期,分别是"综合版"和"基教版"。"综合版"主要设有"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决策与思考"、"比较与借鉴"、"管理与评价"等栏目;"基教版"主要设有"理论纵横"、"课程探索"、"教改前沿"、"课堂教学"、"校长论坛"、"教职与人生"、"学科教学"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惠赐稿件。  相似文献   

16.
"课改"的重心是构建适应学生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而不是"改课"。一线教师是"改课"的主角,而非"课改"的主体。不是"课改"一定要"改课"而是"改课"一定要"课改"。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在否定了"满堂灌"之后,人们便对"问"字情有独钟了。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曾有人将"满堂问"戏称为"牵羊",大约是与"满堂灌"的"填鸭"相比拟而说的。我在一篇短文中说过这样的话:"满堂问"不比"满堂灌"高明,"牵羊"不比"填鸭"科学。各打五十大板,并没冤枉着谁。   "满堂问"之被批评不在于"问"而在于"满"。从上课伊始直问到下课铃响是常有的事。好像知识、能力都是问出来的。为了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备课不备知识、教法 (教法只有一种,就是问 ),只备"问题"。然后欣欣然走进教室,…  相似文献   

18.
"增长"从属于"发展"的范畴,"发展"蕴含"增长"的词性内涵;"发展"涵盖"增长"的价值论域,"增长"仅具工具性功能,而"发展"则具有目的性价值。"发展"和"增长"两者是有机辩证的关系,"发展"是财富"增长"的目的,财富"增长"是"发展"的手段。明确财富"增长"和"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中"相互"作为副词用法与"互相"相同,表达"两相对待的"或"彼此之间的"关系。当"相互"修饰"V"时,其"V"只能是具有两个论元角色共同参与活动的交互动词。本文根据"V"与"相互"能否搭配使用,将交互动词分为"天然对称性动词""非完全对称性动词"和"反对称性动词"三类,并考察"相互"与交互动词"V"的语义表达及其投射模式。  相似文献   

20.
纠错:"饥笑"应改为"讥笑"。"饥"字最常见与"饿"连用,食字旁多与食物有关,如"饥寒交迫"、"饥不择食"、"画饼充饥"。"讥"字为言字旁,"讥讽"、"讥笑"、"冷讥热嘲"等都与言语有关,意指讽刺、挖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