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宫俊霞  邹滨  刘兴权 《资源科学》2016,38(9):1723-1732
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中国正面临城市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脱节、空城增多等诸多问题。准确识别这一过程中人口和土地城镇化的时空发展规律,对于合理规划、指导区域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载负生态环境保护重任的湘江流域为对象,选用离差系数指标、借助GIS空间自相关模型动态评估了1990-2010年湘江流域各县级单元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水平的协调程度及时空集聚特征。结果表明,湘江流域人口和土地城镇化水平整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速普遍较低、增长速率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速率。相对于单中心的人口城镇化过程,湘江流域土地城镇化过程呈现出以长株潭城市群、娄底市、邵阳市、衡阳市为中心的多核组团圈层式发展结构。流域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过程呈现失调趋势,失调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湘江流域的“一核四轴”,呈显著空间聚集状态。  相似文献   

2.
张珂  程久苗  费罗成  洪德和 《资源科学》2018,40(10):2060-2072
科学度量土地城镇化的空间变化,实现人口、土地、产业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推动中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运用经验贝叶斯修正的空间自相关指数,探索分析安徽省土地城镇化的总体空间分布、空间分异格局及局部空间差异,借助R语言支持下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识别其驱动因素,为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协调区域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显示:① 安徽省土地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以铜陵、合肥、马鞍山、蚌埠、黄山、芜湖、淮南及滁州等地市的部分市辖区为核心,构成的高值集聚斑块日益凸显;以安徽省农产品主产区为核心,向四周渐进式扩展的环绕式空间结构则为低值区;② 省内土地城镇化水平存在空间关联性,局部空间分异显著;③ 土地城镇化受人口、产业、投资、产出等因素影响,影响强度呈区域差异特征,土地城镇化驱动类型可沿淮河分为以北地区的人口—投资驱动型及以南地区的人口—产业驱动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镇化视角的省域粮食安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建玲  查婷俊 《资源科学》2014,36(11):2353-2360
以城镇化为视角,探讨了城镇化发展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将城镇化细分为人口、土地、经济和消费四个方面,构建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与多元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2001-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具有促进作用,而土地城镇化与消费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具有不同程度的负面作用,特别是土地城镇化负面作用较为明显。因此,对稀缺土地的科学使用显得至关重要。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分析结果更加表明,合理的制度安排是确保二者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偏向农业的制度安排,合理控制土地使用,引导居民消费习惯,促进城镇化平衡发展,就不会出现大的粮食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关系密切,其与城镇化的发展也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协调融合发展。本文以重庆市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港口物流发展指标与衡量城镇化发展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的计算,结果表明综合关联度整体都比较高,但关联度最高的是批发与零售业。为进一步研究关联性,建立城镇化与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关联性较高。基于实证结果为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新型城镇化特征为切入点,重点探讨金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机制,总结新型城镇化对现代金融发展的要求,并结合河南省金融发展实际,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基建城镇化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金融支持建议。  相似文献   

6.
董春  梁银鹤 《科研管理》2016,37(6):28-36
本文运用双固定效应SDM模型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解方法,在构建关于集聚效应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对市场潜能、城镇化与集聚效应的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市场潜能对地区集聚经济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邻近区域存在竞争的特点。通过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可以看出,三种城镇化因素对集聚效应的发展有正向影响,但是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其中,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只通过直接效应对本地区集聚效应产生正向作用,而土地城镇化通过三种效应对本地区和周围地区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最后,在实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构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用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赋权,得出2001-2011年兵团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综合得分,再根据计算出的城镇化系统和产业结构系统综合得分基础上,运用协调度模型对两系统的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兵团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协调发展等级连续提升,但协调类型从城镇化滞后转变为产业结构滞后,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设用地剧烈扩张和城市人口快速聚集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特征,人地空间失调已成为城市和区域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本文以城镇化快速推进中的台湾海峡西岸地区为案例,采用基尼系数、空间指向系数、比较优势指数和离差系数模型分析了建设用地和城市人口的空间失调和演化特征,使用OLS和GWR模型探讨了城市人地空间失调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人地空间分布失调的主要症结是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快、分布失衡、波动剧烈,并具有先扩大后缩小的动态特征;(2)城市人地空间格局失调的主导症结是建设用地向中心城市的聚集超前于城市人口聚集,表现为区域分异和空间极化特征,并伴随城市发展呈现"人口冒进-土地冒进-人地协调"的演化特征;(3)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土地城镇化水平、土地的经济效率和城市区位差异是建设用地和城市人口空间失调的重要驱动因素。相关结论可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若冰  江卫华  刘瑞 《西藏科技》2022,(6):25-28+34
西藏高原地理环境下孕育了西藏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城镇文明及其人口结构,根据西藏第7次人口普查与《西藏统计年鉴2020》中的西藏人口数据,对西藏地理环境下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近年来西藏人口的发展、人口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西藏人口处于成年型晚期、人口性别比较为波动以及人均寿命增加的同时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与死亡率增长下滑等结论,并认为西藏人口必须同高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协调,才能保证城镇更宜居、居民更幸福。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提升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对于解决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耦合视域下解构城镇化内部协调发展机理,利用计量模型和空间分析工具,对2014年京津冀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①城镇化内部各维度指数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城镇化指数差异最明显,生态城镇化指数差异最小,经济和土地城镇化指数的空间差异基本一致;②综合城镇化指数呈现出“核心-外围”分布格局。由于城镇化市场机制不强,产业梯度差异较大,公共服务投入悬殊,区域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城镇化发展“涓滴效应”不强;③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东北部高-南北两头较低”的分布格局。东北部地区城镇化各维度指数都较高且差异较小,南部地区城镇化各维度指数差异较大,北部地区各维度指数都较低。立足京津冀城镇化协调发展现状,建议增强城镇化市场机制,打破地区分割,深化产业的上下游和区域合作,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推动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灰色关联度与面板回归模型探讨近30年主要科技大国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能源消费结构演变总体呈去碳化、清洁化、安全化特征,表现为能源消费中石油及煤炭降低、天然气缓慢增长、核能波动下降、可再生能源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城镇化、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外经济贸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与各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高度关联,但各国最大关联因子不尽相同;能源消费强度、人均GDP、城镇人口占比、进出口额占GDP比对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城镇人口占比的正向影响最大,人均GDP的抑制作用最强;相较而言,中国能源消费量较大,结构长期保持为“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核能”,化石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强度、人口规模关联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2001—2013年104个城市面板数据,在控制城镇化、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和制度质量对中国城市蔓延的影响,研究发现:(1)制度质量是促进城市蔓延的重要因素,制度质量更优越的地区在吸引外资、集聚人口上的优势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城市人口的扩张速度;(2)财政分权抑制了城市的快速蔓延,意味着财政分权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大于土地城镇化,即财政分权对人口的集聚效应大于其对土地的扩张效应;(3)城镇化、工业发展和服务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快速蔓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城市的快速扩张是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时间区间为2013年~2016年,构建评价区域电商和丝路发展的指标系统,建立区域电商和丝路发展之间的评价体系,运用熵值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引入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系统耦合发展状况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针对系统耦合协调影响因素,对系统协调发展提出建议,为企业和国家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基于西方空间生产理论以及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本身具有的自然、政治、经济与社会属性,将政治、资本、社会三个元素嵌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空间生产的时代背景与特殊内涵,研究资本-政府-社会的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运作逻辑。其次,从新型城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即"人的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切入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两者之间动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政策过程、内在规律与特征趋势,从而为研究城镇化领域的相关官员、专家、学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魏敏  胡振华 《科研管理》2019,40(11):67-84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赋权,借助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模型,对湖南省2000-2015年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度动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前者明显快于后者,两系统时间性协调存在不均衡性;从结构功能看,两系统相互作用不明显,整体功能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从动态趋势看,两系统协调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但协调类型从城镇化滞后转变为产业结构滞后;各市协调发展度存在不均衡性,东部城市远高于中西部城市。  相似文献   

16.
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计算出中国29个地区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协同度,并进行地区分类。然后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影响知识密集型产业协同度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经验研究结果发现人均GDP、教育水平对协同度的影响为正,产业结构、工业规模与协同度分别为"倒U曲线"和"正U曲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魏敏  胡振华 《科研管理》2006,40(11):67-84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赋权,借助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模型,对湖南省2000-2015年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度动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前者明显快于后者,两系统时间性协调存在不均衡性;从结构功能看,两系统相互作用不明显,整体功能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从动态趋势看,两系统协调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但协调类型从城镇化滞后转变为产业结构滞后;各市协调发展度存在不均衡性,东部城市远高于中西部城市。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四川省三次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作用机理和协调度水平,运用ECM模型探讨三次产业集群对新型城镇化的长期和短期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三次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为互为作用、互为促进;各地区三次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水平结构分布差异较大,同一区域内三次产业协调度也不均衡;短期内第三产业对新型城镇化促进作用高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具有抑制作用;三次产业集群对新型城镇化长期均衡的调整幅度为6.27%,高于对人口城镇化的调节水平;第一、二、三产业对新型城镇化最大化作用的滞后期分别是3、2、2年,对人口城镇化的最大作用的滞后期分别是2、2、3年。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海陆产业的协同共生发展,目前的研究大多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其关联度和协调度,定量分析海陆产业协同共生发展的研究较少,且选择单一指标进行分析,难以完整反映海陆产业的协同状况。为此,从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建立海陆产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复合系统下的海陆产业协同共生模型,以江苏省海陆产业为研究对象,对两系统的协同共生状态和共生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海陆产业系统整体上呈现出合作互惠效应大于竞争抑制效应,江苏海陆产业系统目前处于互利共生的状态;海洋产业系统对陆域产业系统的影响小于陆域产业系统对海洋产业系统的影响,两系统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状态,并向对称互惠共生状态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敏捷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力  刘西林  陈红捷 《软科学》2007,21(2):16-19
为消除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摩擦”,敏捷供应链应建成一个无缝供应链,协调性是考察保证其有序运行的重要指标。建立敏捷供应链协调度评价模型,应用实例对敏捷供应链协调度评价进行仿真,验证了提出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