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冉思贵 《科技风》2013,(17):262
螟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对甘蔗的为害不断加深,只有究其原因,才可以有针对性的防治。本文介绍了甘蔗螟虫的为害现状,分析了螟虫危害加深的原因,并重点提出了应对螟虫的几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赤眼蜂(Trichogrammatid)是一种常见于农业生产中的卵寄生性天敌昆虫(包强等,2015),其寄主范围广泛,在用于玉米螟、水稻螟虫、甘蔗螟虫等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工作中防治效果显著。其原理是在害虫爆发期将大量蜂种有规划的投入到田间,雌蜂将卵产于寄主害虫卵内,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消耗掉寄主卵内营养,从根源上解决害虫繁殖速度过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们日常吃的糖,主要是蔗糖。我国的南方,有大面积的甘蔗田。在甘蔗的生长期中,会受到各种害虫的侵害,螟虫是一个大害。它有二点螟、大螟、条螟、黄螟、白螟等几种。在甘蔗苗期,它蛀食蔗苗心叶,造成枯心苗;在成茎期,则钻进蔗茎里,蛀成螟害节,还引进病菌,诱发赤腐病,使甘蔗生长受到挫折,容易被大风吹断。螟虫发生的世代重叠,为害期很长。  相似文献   

4.
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西宁市郊温室大棚内白粉虱的为害呈上升趋势。主要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如茄子、番茄、辣椒、黄瓜、菜瓜、菜豆等。本文对温室白粉虱的发生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旨在指导温室大棚种植户对白粉虱进行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7240(上)北工作面是任楼矿首个留设防砂煤岩柱工作面,主要充水水源为上覆新生界松散层第四含水层(组)水(简称"四含"水),工作面距"四含"最小垂距为23.3m。工作面回采前进行了物探、钻探探查,完善了排水系统,回采过程中合理管理及有效疏排水,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本文主要介绍了7240(上)北工作面采取的防治水措施,为类似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基金》1993,7(3):231-234
盛承发男,1950年出生,1977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植物保护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他经过多年对棉铃虫防治的研究,制定并提出了棉铃虫新经济阈值和防治棉铃虫的新策略。首次提出了棉铃虫的适度为害,如:摘除少量早期花蕾可以激发棉花的补偿功能,达到增产的新观点,打破了世代延续的种植棉花要“力保伏前桃”和“有虫必治”的传统植棉理论,丰富了棉花栽培理论。  相似文献   

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药效良好的衣药,还必需有性能优良的施药器械,才能及时消灭病虫害。近几年来,我国科学研究工作者,在总结农民群众治螟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成功一种泼浇机。它能使药液像雨一样落到水稻上,防治螟虫效果很好。我国原来采用的治螟药械,如手动喷雾器和手动喷粉器,效率都不很高,耗费劳动力较大。我国农民就自己摸索出一些施药方法,其中效果最显著的一种是泼浇,它对枯心苗和白穗的防治都很有效。农民挑着配好的六六六药液,用粪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对蔬菜病毒病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如果表明,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蔬菜种植区蔬菜病毒病的普遍发生,为害严重。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仅次于真菌性病害,巳成为我区蔬菜生产中的一大障碍。为此,了解掌握蔬菜病毒病的发生为害情况,加强对蔬菜病毒的防治,巳成为当前蔬菜生产中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大量的调查结果,列举出我区蔬菜病毒病害的主要种类,并根据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对指导我区蔬菜病毒病害的防治和蔬菜生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稻二化螟     
螟虫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要保证粮食增产,必须消灭螟害。现在正是消灭过冬螟虫的好时机,我们要抓紧动手。水稻螟虫有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三种。其中二化螟分布最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等省都很普遍。这里就来谈谈二化螟。  相似文献   

10.
菜豆象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为害菜豆类植物。本文综述了菜豆象的分布情况、主要检验方法、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高、治疗复杂和易复发等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构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入手,实施疾病的健康管理,成效显著。文章主要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以期望对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日常吃的蚕豆、豌豆、绿豆,往往收获的时候表面好好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会“生”出许多小小的黑褐色硬壳虫。为害蚕豆的叫蚕豆象;为害豌豆的叫豌豆象;为害绿豆的叫绿豆象。难道豆类自己会“生”虫吗?不,虫子还有它自己的来处。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和其他昆虫一样,一生有成虫、卵、幼虫和蛹四个不同的变态。蚕豆象、豌豆象每年只发生一代,是以黑褐色的硬壳成虫过冬的。来年蚕豆或豌豆开花结莢时就飞到田间吃花粉,交尾产卵。卵产在幼嫩豆莢的表面上,孵化变成幼虫后就钻入莢  相似文献   

13.
"以虫治虫"是生物防治技术的一种,利用害虫的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作为一种防治农作物免受害虫侵蚀的新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入选国家2014 年度"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臧连生和他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以虫治虫"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14,(2):23-23
<正>隆昌县采取一系列办法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力促县域经济发展。(一)创新奖励办法。出台《隆昌县科学技术考核奖励办法》,将科技工作纳入乡镇、部门目标考核,对授权发明专利按每项8000元标准进行奖励,2013年奖励"四川省再生稻次适宜区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丰产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科学技术奖21个。(二)搭建科研平台。投资5000万元加快科技馆建设,以县科研机构为中  相似文献   

15.
越冬之謎 粘虫是一种为害庄稼很广而又严重的害虫。据调查,粘虫幼虫取食的植物有十字花科、菊科、蔷薇科等16种之多,特別喜欢取食禾本科植物;为害的庄稼有水稻、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和甘蔗等,大发生时亦常常为害棉花、亚麻、甜菜、蕃茄、豆类等。粘虫幼虫从卵里孵化出来时,虫体很小,长大后身体顏色变化很多,有青褐色、有灰黑色、藍色等,  相似文献   

16.
棉花红铃虫是我国的十大病虫害之一。棉花受到红铃虫的为害以后,不仅产量减低,更重要的是使白花变成殭瓣。在我国除了西北极少数地区以外,绝大部分棉区都遭受到红铃虫的为害,估计每年棉产因红铃虫而招致的损失,至少在10%以上,其严重性可以想见。为了保证棉花丰收,使棉农的辛勤劳动不受到红铃虫的威胁,必须大力消灭红铃虫。生活经过棉花红铃虫也叫做棉花蛆、花虫、棉花虫和红虫,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每完成一个世代,要通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一个世代共计大约需要30天。成虫是棕黑色的蛾子,体长不到7毫米。卵椭圆形,长只有半毫米上下。卵初产的时候是白色的,快孵化的时候大多变为红色。幼虫共  相似文献   

17.
亚洲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及防治适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桂跃 《科技通报》1998,14(2):143-146
通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及防治适期的研究,明确了在心叶末期前90%的幼虫集中在雄穗中,抽穗后才分散转移,大多数幼虫分散到中部和穗部,占总虫数的60%左右.经不同时期防治试验表明,在春、夏、秋玉米连续种植,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地区,在心叶末期防治的基础上,在吐丝期再防治一次,才能有效地减少虫量,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油井出砂机理和出砂规律,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防砂方针,对出砂严重的井按"以防为主、以清为辅"的治理原则,制定出相应的治防砂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3,(11):139-139
<正>记者罗熹近日从隆昌县了解到: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中稻+再生稻两季丰产技术项目最近喜获全国农业丰收奖,并获得2011年度内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度隆昌县科技进步一等奖。据了解,为逐步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隆昌县农业局于2002-2003年在隆昌县开展了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中稻+再生稻两季丰产技术的小面积试验研究;2004年,正式立项;2004-2012年,由隆昌县农业局牵头的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中稻+再生稻两季丰产技术,在全市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马铃薯病毒病种类及其检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青海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病毒病的为害引起了马铃薯种性退化、产量下降等问题.本文结合青海实际,介绍了青海省马铃薯病毒病常见种类的症状表现、传播途径、检测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