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现今在人们的生活中摄像摄影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其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在摄影摄像的作品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光线捕捉的好坏严重影响着整幅作品的质量。因此对于在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吸引了大量学者的目光,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本文就在摄影摄像过程中的光线和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线的作用进行了说明,并对光线的分类及应用和光线的控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紫外线     
把金属加热,温度渐渐升高,金属由暗红而亮红,最後发出耀眼的白光。刚由高温炉里倒出来的钢水,电灯泡里的钨丝,都是达到了这样的白热状态。白热金属所发出的光线中,包含了很多不同性质的部分: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红外线又叫热线,人站在高温物体附近常感到灼热,即是红外线的作用。温度提高到一定程度,除红外线外,还有波长较短的可见光线发生。可见光线里有红、橙、黄、绿、青、篮、紫七色,波长最大的是红色,最小的是紫色。温度愈高,光线的波长愈见减小,光色由红而橙红以至七色并存,成为白色,就跟太阳光线一样。在白热物体发出的光线中,还有少量紫外线,波长比可见光线中的紫色光还要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人们除了关注建筑的质量以外,对于建筑的美观度也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在形态以及光线的搭配还有色彩运用上进行合理的搭配,这样才能满足建筑外观以及质量的双重要求。通过对色彩搭配以及光线、形态运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建筑设计师提供更加开放性的思维,采用更为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应用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答     
光线在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是沿着直线前进的。但是,如果光线从密度较大的实物进入密度较小的实物中,或者由密度较小的实物进入密度较大的实物中,它们都不会老是沿着直线传播,而会产生折射现象(就是光线传播方向改变了一些)。当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来的时候,要通过1,200多公里厚的大气层。大气圈各层的密度是不相同的,它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的,也就是说,越低空气越稠密,越高空气越稀薄。因此,在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来的时候,必然会因为大气层密度的不同,而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大气的折光作用,使得实际上在地平线AH以下的太阳S能够被在A处的观察者所看到。这是因为,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线SB进入大气层(从真空的地方进  相似文献   

5.
谈蕾 《科学大众》2010,(Z1):32-32
影子不是实体,只是物体的一个投影。影子的形成是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线这一科学原理,属于光学现象。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比如人体)上,该物体就挡住了光线的透射。从而  相似文献   

6.
精彩瞬间     
《科技新时代》2005,(6):8-11
菊花 拍摄者:Krys Bailey 拍摄者自述:“这张照片是在一个黑色背景前利用自然光线拍摄的,着重表现了黄色花瓣上细腻的色调变化。”  相似文献   

7.
影子不是实体.只是物体的一个投影。影子的形成是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线这一科学原理.属于光学现象。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比如人体)上,该物体就挡住了光线的透射.从而形成了一片较暗区域,即我们所说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读者互动     
[来自读者的答案]首先要感谢贵刊新设的“读者互动”栏目,它有利于加强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切磋与交流。关于贵刊2003年第11期的“读者互动”栏目中,唐浩文同学所提出的问题,我在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中看到这样的解释:大爆炸奇点处发出的光线,它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物质,这么多的物质足以弯曲时空,使得我们过去光锥中的光线往相互方向弯曲。还有,我认为唐浩文同学所说的要看到宇宙在大爆炸后瞬时发出的第一束光线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家既然可以计算出宇宙现在的膨胀速度,也就意味着宇宙的膨胀速度小于光速,即使以后宇宙的膨胀速度可以达到光速,…  相似文献   

9.
1)双曲线的任意一条切线与切点处的两条焦半径所成的角相等。2)在圆锥曲线中,从一个焦点出发的一束光线经圆锥曲线反射后总经过另一个焦点(或双曲线中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另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0.
李伟强 《科教文汇》2014,(6):142-142,144
1)双当线约任意一条切线与切点处的两一条焦半径所成的角相等。2)在圆锥曲线中,从一个焦点出发的一束光线经圆性曲线反刘后总经过另一个焦点(或双曲线中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另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电压大容量的出现,对电力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光线传感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其在测量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运行可靠性、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分析光纤传感器在高压测量中应用的新发展,使人们对光线传感器在高压测量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I0014-I0014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整个宇宙充满着恒星光线,但科学家之前未曾观测到。星系中每颗恒星都释放着光芒,同时,这些光线仍在宇宙中穿行。目前,一支研究小组首次观测到正在穿行的恒星光线。宇宙包含着新诞生恒星和远古恒星释放的光量子,它们环绕着河外背景光(EBL),与宇宙微波背景(CMB)类似,EBL对于宇宙测量数据是至关重要的。近期,阿尔贝托一多明格斯和研究同事测量了该背景光线,显示了过去50亿年里宇宙河外背景光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13.
存在着对称的正物质宇宙、反物质宇宙。宇宙(真空介电常数μ>0,磁导率μ>0)中运行的能量(光线)是右手能量,定义为正能量,引力场表现为右手性;反宇宙(真空μ<0,μ<0)中运行的是左手能量,定义为负能量,引力场表现为左手性。右手性引力场与左手性引力场相互作用是相斥作用,即正物质与反物质间的万有引力相互作用是斥力作用。正是反宇宙的斥力作用使得宇宙星系间加速膨胀,表现为暗能量现象。说明了引力场使对称性破缺,无引力场时宇称守恒。  相似文献   

14.
地球面在接受太阳光照的过程中,存在着光照直射的区域,必然有一条光线与地球半径的延伸线重合,无论传播光线在大气层中是否发生折射,这条光线方向都不改变,这就是大气层传光过程中的主光轴。从高中物理知识中可以知道"大气层对太阳光以及从其他星球射过来的光确有折射作用,天边恒星射过来的光线最多偏转37分,天顶恒星的光线不偏转。"传播光线存在了折射,便存在了人们分析折射过程中的法线,大气层在地球周围以地球重力的吸引而存在,大气层中每一个折射点的法线就是这一点地球半径的延伸线。当我们把发生平面折射的折射面逐渐倾斜,入射角会随之逐渐增大,折射角也会随入射角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折射光线的偏转聚集逐渐增强,这也就是大气层传播折射光线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5.
绘画与摄影同属于二维平面艺术,都要依赖光线的造型作用,营造三度空间的体量感,光线在欧洲近代绘画的发展与变迁大致经历了明暗、光影和光感三个历史阶段,这三种光线效果也是摄影艺术常见的用光方式。  相似文献   

16.
雪和眼晴     
太阳射出来的光线,其中有一部分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得见,有一部分看不见,看不见的这部分光线是红外线和紫外线。如果大量的可见光线和红外线照射到我们的眼睛里,就会引起各种不适的感觉和病症。平常人在地上工作,由于土地吸收了一部分光线,反射到眼内的光线比较少了,所以不致引起眼部不适的感觉。如果在雪地上工作久了,由于雪对光  相似文献   

17.
静态视点图像由于起点坐标和视线方向出现视觉偏移,在三维视景仿真中图像平滑过渡效果不好。传统方法中采用基于光线Ray光线程基元算法,光亮度产生像素色差干扰,视景仿真效果欠佳,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线性滤波的改进的Ray光线程基元算法,通过图像的每个像素沿着固定的方向虚拟构建一条发射光线,获取Ray光线程基元,采用归一化线性滤波处理,优化光线强度的衰减,修正起点坐标和视线方向出现的视觉偏移,实现静态视点的平滑过渡,仿真实验得到位置静态视点、角度静态视点和相对距离静态视点模型下的大型运动舰船视景仿真结果,仿真表明,采用该算法对静态视点的复杂图像进行三维视景仿真,能在操作进程和虚拟数据资源配置中实现并行处理,静态视点的纹理的寻址和遍历均匀,实现了平滑过渡,有较高的配准率,视景仿真效果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8.
所谓“功能扩展法”,就是在产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 ,再增加一些实用的新功能 ,使产品变成两功能或多功能的新产品 ,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本文介绍一种应用“功能扩展法”发明的电子小产品 ,名为“保健文具盒”。正常使用的文具盒一般用作放置学习用品 ,本发明在此基础上 ,增加了保健功能 ,当学习环境光线太暗时 ,文具盒自动发出红光 ,光线太亮时 ,文具盒又能自动发出绿光。学习者通过发光颜色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学习环境的光线强弱 ,以便采取措施使得光线的亮度适宜 ,以保护视力。该发明所增加的成本不高 ,并且容易制作。电路见附图。开…  相似文献   

19.
材质的赋予可以理解成在建模之后给建模的数据穿上自己喜欢的外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利用其表面的颜色、光线强度、纹理、反射率、折射率等来表现出各自的性质,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设置材质之前应该考虑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仰望苍穹,我们所看到的闪烁的星星基本上都是天文学家们所说的恒星(金星等少数行星反射太阳光线,看上去也发光)。宇宙中有很多恒星"抱成一团",形成一个恒星集团;但或许是偏爱那份寂静吧,部分恒星自始至终都孤独地在天空中闪耀,直至死亡。人们不禁会发问:为什么恒星的分布会有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