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创空间是一种新型的创新创业孵化模式。高校众创空间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推动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将高校众创空间的功能定位为非盈利性的服务平台、人才培养的试验园区、开放式的资源集聚地、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中心,并从管理团队、管理制度、进退机制、运营支持等方面设计运行机制,从建设理念、虚实平台、师资队伍、文化活动等采取相应的策略,推动向GIS(群体创新空间)、“前孵化器”、PNP创业孵化器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在建立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的实践中实现了新的发展,并在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众创空间"这一概念。众创空间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本土化创客空间,即在西方创客文化中孕育成长起来的创客空间中融入了中国特色。从创客空间与众创空间定义入手,将众创空间与创客空间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众创空间案例,进一步挖掘众创空间的特征,尝试对众创空间这一学界尚未给出明确定义的概念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在国家备案的第三批众创空间,我省的"石大帮创"空间、IPC创享·家、"优聚+"众创空间、华友空间等33家众创空间通过备案并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科技部要求,通过备案的众创空间,主动接受社会和创业者的监督,在为企业服务方面,不断创  相似文献   

4.
众创空间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众创空间的内涵及特征、众创空间与企业孵化器的差异、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发展趋势及众创空间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地梳理,最后给出相关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省域2015年、2016年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和逐步回归方法对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区位布局和集聚影响因素具有显著差异。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的集聚效应显著,众创空间的空间相关性尚不明显;科技企业孵化器倾向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创业投资较为活跃的地区,众创空间发展初期受政府支持的影响较为显著,随着发展,政府干预力量逐渐降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供给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抢抓众创空间发展机会、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和有针对性构建发展支持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集聚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众创空间的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众创空间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求,必须改变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以众创空间为依托、以众创空间为引领、以众创空间为平台、以构建众创空间为动力,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改变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建设输送技术过硬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但高校众创空间在顶层设计、运营管理、资源整合方面仍存在发展瓶颈。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型生态区位、叠加型湾区经济、创新型枢纽平台优势,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应树立"产学融创"理念,完善运营管理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组建空间战略联盟,实现高校众创空间差异化发展、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共享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众创空间”是创新2.0时代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的集合式概念,是由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组成的创新新创业服务生态系统。创新2.0时代,欧美国家正积极探索众创空间生态模式,逐渐建立起“创客空间+孵化器+智能化创新(Living Lab)”的垂直、多元化众创空间生态主体结构。相比之下,我国众创空间生态体系尚不健全,“孵化器”一元主导的结构模式明显,在众创空间发展模式、经营主体、功能绩效等方面与国外众创空间存在较大差距。创新2.0时代,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众创空间发展经验,布局社区化创客空间,建立创新创业智能化升级机制,延长创新创业服务链条,完善众创空间生态体系;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市场化改革,发展创新创业服务中介组织,提升众创空间专业化水平,形成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多元化众创空间新形态,建立起中国特色的众创空间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众创空间作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兴重要载体,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大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对众创空间建设模式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探索,但在理论研究方面仍缺乏科学梳理和系统思维,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上,缺乏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打造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本文通过阐释众创空间的内涵,分析高校众创空间的存在问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探索以生态位理论视角剖析众创空间的系统结构模型以及要素互动关系,提出高校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构建的建设策略,全面提升高校众创空间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众创空间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业态。它释放市场活力,促进新一轮的"草根创业";释放互联网的创业活力,扩大创新创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众创空间的发展是孵化器体制机制的一种创新,是互联网时代孵化器的代表,促进了孵化器服务功能的提升。众创空间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是创新创业淘金者的"摆渡人",其运行模式促进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众创空间是推进"双创"的关键举措和重要载体。从研究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入手,阐释了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运行的"优胜劣汰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共生共演机制、价值创造机制"四大核心机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市场、服务、文化、金融和支持6个维度,提出了高校众创空间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众创空间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重要载体。结合高校众创空间建设运营特点,从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及特征入手,阐释了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资源整合机制、动态调整机制、共生共赢机制、能力提升机制、文化培育机制”五大核心机制。在此基础上,从革新管理理念、强化政策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发挥导师作用、培育文化品牌5个维度,提出了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为高校众创空间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今年以来,内江市科技局积极搭建"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形成从项目孵化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一体服务。补齐众创空间短板,进一步完善孵化服务培育链条,做好孵化载体提质升级工作。一是分类分级指导。对在建的众创空间进行培育、对建成的众创空间进行扶持、对获批的众创空  相似文献   

14.
从2015年众创空间元年一路走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度不减,创业市场和资本方日趋理性的时代背景下,经历了井喷式初创的众创空间和新型孵化器正在进入"深耕"阶段,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和洗牌。在此背景下,通过梳理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武汉、厦门、江苏、广东等省市扶持众创空间和新型孵化器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期对推进云南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众创空间建设呈现多元主体的局面,不同开办主体有着不同定位和利益诉求,高校作为众创空间特殊的建设主体,该如何进行定位?将基于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广科Mi创空间的案例分析,探索高校众创空间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策略。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创业服务领域的相关知识和众创空间操作层面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以经科技部备案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的82家上海众创空间为研究样本,识别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运行模式。研究得出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六类众创空间运行模式的组成和影响机理;并得出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六类众创空间运行模式中,不同的创业过程对应的创业环境有共性也各有特色和不同点。基于此,为众创空间的建设运营、创业主体选择入驻众创空间的类型和政府的创新发展规划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众创空间是指以创新2.0时代大众创新、开放创新、万众创业的趋势为背景,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发展创新创业的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市场化手段来促进万众创新创业。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众创空间的运行机制对已有创业孵化器在功能方面的影响,并对新型孵化器的管理和政策扶持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统计数据的广东省众创空间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16年度统计数据对比广东省孵化器与众创空间发展状况,分析其所有制成分、创办主体、盈利模式等发展情况,分析广东省21个地市众创空间的整体分布、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分布及其孵化能力、类型分布、产业分布等,并提出加快广东省众创空间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职类院校向来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土壤"的培育。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多成立以创业孵化器为载体的创业服务平台,而项目制教学、项目工作室、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高职特色的培养模式则成为"双创"教育研究的基本起点。而众创空间包含了各种孵化器、创业园等概念,尤其是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更加注重打造学生的创业,属于创新环节的中后段,如何基于搭建众创空间,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空间,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20.
众创空间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高校开展众创空间的建设是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文章提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构建高校、政府、企业等社会组织参与的创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