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薛天珍 《金秋科苑》2009,(8):241-242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8,(4):118-120
为深入研究海南省化学专业师范生科研与教学技能素养评价及培养策略,根据当前社会对化学师范毕业生的需求,笔者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探讨作为培养大学毕业生的高校应培养什么类型师范生和作为需求大学毕业生的中学需要什么类型毕业生,明确人才培养方案是否适应当前社会人才"生产"与"消费"理念,符合人才价值规律,以便高校即"生产方"及时调整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研究对七个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作为"消费方"大部分中学领导,都希望拥有师德较高、专业基础扎实、精通心理学,能交往、懂礼貌、善于与学生沟通、能与学生和谐相处、掌握教学技能的师范生;而做为中学教师,则希望拥有会教学、会写教案,教学过程准确、精炼等综合能力,有强教学技能同事,当然如果两者兼备更好,但对师范生首要掌握的还是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当今中国快速的发展,科技水平再创新高,造就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量增加,而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不足,基础理论知识很难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大学生创造力现状分析其原因,从个体到院校培养模式的研究,制定适合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思想,旨在提升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度,提高大学生自足思考独立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人的创造力是创造型人才的核心要素。探讨人的创造力的智力因素,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创造力的主要智力因素分析如下: 首先,是思维。思维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的智力因素。思维的最高水平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或主要的智力要素及重要的心理条件。创造思维水平高低与创造力发展有密切关系,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创造思维强的人,其创造力也强,反之则相反。创造思维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能动  相似文献   

6.
薛琳 《内江科技》2008,29(6):78-79
本文针对当前数学专业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当今社会对数学专业师范生的需求入手进行了探索,认为数学专业师范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加强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满足当今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7.
闵娟 《科技广场》2007,(12):196-197
立体构成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立体构成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笔者的实践教学,结合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际,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的改革设想,旨在从程式化的教学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多种造型表达的创造力,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这种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因而,许多国家都日益重视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分报告中指出的:“人们不断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力都解放出来。”笔者在此就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积极开发创造力进行探讨,以期引起教育界的共鸣,加快创造教育的研究和应用的步伐,为在我国培养一大批创造型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人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作为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应当具有完整的专业知识储备与扎实的教学技能;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师范生的培养上仍相对落后,难以满足义务教育对高素质师资的需求,查阅文献发现,目前我国在师范生教学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较少,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及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背景下,要求师范生不仅掌握教学技能,还应有教师的职业素养,师范生的培养规划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学技能是教师具备的基本技能,并能体现课堂的教学效果;职业素养是教师内在修养的体现,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及教学质量提升。本文论述师范生教学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探讨师范生培养的方法,完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唐娜  宋超 《科教文汇》2012,(16):43-44
教育实习是培养师范人才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师范生由学生转变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关键点。基于当前师范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马俊杰  谭昕 《科技风》2023,(27):44-46
本文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分析了高信息素养师范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师范生培养的TPACK理论体系,探讨了当代师范生应当具备的信息素养;分析了“教育信息技术”在师范生教育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培养方面的作用及课程存在问题;最后,将师范生信息素养需求与“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相结合,对课程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未来人才必须拥有足够的创造力,而美术这一学科的特征之一恰恰也是创造力。因此,美术教育必须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重视起来,并将培养的过程贯穿于始终。作为美术教育的一大版块,版画教育也是如此。本文的主旨即探讨儿童的版画教学和创造力培养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孙树叶 《科技风》2022,(15):166-168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不仅是乡村教育工作人力资源支持的重要需求,也是现代社会环境下提升乡村建设质量和力度的科学路径。本文以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提升为背景,分别从内含价值路径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意在找到乡村定向师范生能力培养的科学路径,为师范生更好地为乡村地区的教育事业提供服务支持找到方向和路径。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包括了人文素养培养、情怀培养、能力培养、实践状态培养四方面的内容。而针对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工作中需要分别从宏观教育维度、系统培养维度、科学引导维度、实践维度出发达到相应的教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李燕霞 《科教文汇》2007,(12X):100-100,106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本文依据创新人才的特点,主要围绕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展开论述。同时,分析了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有关因素及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步入新世纪,我国提出“科技立国”,举国上下需要的将是敢于突破、高素质的创新人材。而面对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使更多的幼儿将来成为开拓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自然也成了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面临的问题。那如何营造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心  相似文献   

16.
张海宇 《百科知识》2022,(36):35-37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之间、行业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培养创造型人才,从儿童抓起尤为重要。1950年,Guilford提出了创造力一词后,创造力便引起了研究者们的积极关注,并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创造力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萌芽,并随着年龄持续发展,儿童时期的创造力与适应、学习、成长呈正相关,并且可能是成年期创造力的预测因素。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情绪是影响创造力相对稳定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本文依据创新人才的特点,主要围绕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展开论述.同时,分析了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有关因素及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师范生存在英语学习时间少,入学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不足等客观现状,为了培养师范生达到一专多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求,本文就如何提高师范生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水平与质量,进行了情感、兴趣、多媒体、交际等一系列策略探索。  相似文献   

19.
赵跃  廖洪强 《内江科技》2011,32(5):53-53,79
随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颁布,免费师范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师范人才也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议题。笔者认为,在免费体育师范生中举办基本功大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免费体育师范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免费师范教育的长足发展、体育课程体制的改革创新有着深刻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锦玲 《内江科技》2010,31(6):58-58,205
当今的社会已进入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具有非凡创造力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从以下方面:采用启发式教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充分应用各种感觉信号,提高感觉系统机能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多样化的教学来综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培养学生个体的创造能力,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及求新求异的个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