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高校创新潜力,推动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背景,选择协同创新异质性知识的关键溢出源校、企作为研究主体,以影响知识投入决策的机制和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知识溢出程度将校企合作类别分为连接模式、嵌入模式和耦合模式,建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分别讨论了不同合作模式下校企的知识投入条件,研究表明:不同合作模式下的合作阈值并不相同,但领导者占有优势均为合作契约化的基本条件;边际知识产出、知识匹配感知度和知识转化能力的正向激励效应对跟随者的影响强于对领导者;高度的知识溢出使溢出成本增加,使得双方进入投入困境,可以通过保证双方核心知识投入成固定比例来框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双方承担责任和规避风险,最终促进合作的达成。  相似文献   

2.
知识溢出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影响因子间知识溢出效应的差异,测度影响因子与知识溢出效应的关联度和有效性。研究表明:在企业知识溢出与模仿结构中存在向稳定性水平收敛的格局及模仿收益递减的趋势,形成创新与模仿的螺旋式演进模式。知识溢出效应除了与交易成本、时空间距有关外,与R&D投入总量、劳动力流动性、交易运输条件、知识溢出时滞、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厂址变迁等因素密切相关。R&D投入总量与被解释变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差距、地区或企业之间的距离与知识溢出效应显著负相关;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效应成正比,当企业知识存量差距等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时,知识溢出效应最大;知识溢出时滞、知识退化率与知识溢出效应成反比,而地区或行业的销售收入及该地区或行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之和对知识溢出效应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无实质性的直接影响。知识溢出时滞是由知识本身特性和知识外部性内在化程度决定的,知识外部性内在化的实施方式主要取决于产权制度的安排、政府对创新主体的保护和道德约束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3.
针对供需网企业间合作创新行为稳定性问题,基于知识溢出这一视角,选择供需网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行为为研究对象,在有限理性前提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供需网企业合作创新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供需网企业合作创新行为路径演化轨迹,最后利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影响博弈系统合作稳定性的因素。研究发现,供需网企业合作创新行为的演化与其初始构建的支付矩阵密切相关,也与支付矩阵的初始参数选择有关;知识投入,知识互补程度以及知识溢出系数是影响企业合作演化的重要因素,其中,增大知识投入、增大知识互补程度以及知识溢出系数将会有效的促使供需网企业合作创新行为朝着合作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知识的商业化过程,将知识溢出划分为研发活动产生的技术知识溢出和创业活动产生的商业知识溢出,分析了商业知识产生及溢出的性质和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领导者与模仿者的三阶段博弈模型,揭示了创业者的决策机制及技术知识溢出与商业知识溢出对决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知识溢出与商业知识溢出的客观存在会导致模仿者的进入,并对领导者商业知识生产的投入水平形成约束;领导者对技术知识溢出和商业知识溢出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竞争优势,且两者存在战略互补关系;新产品较大的需求规模和领导者商业知识溢出率的下降有利于提高创业者领先进入的动机;在技术差异较小,商业知识溢出较高时,会出现模仿比创新更有利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超竞争环境中,知识已然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企业之间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合作知识创新成为新形势下的一种战略抉择.从知识溢出的视角出发,以"领导者-跟随者"从属关系框架为基础,分析参与合作知识创新的企业的成本和收益情况,并将知识溢出效应计入合作知识创新的成本之中,通过数理模型分析,对合作知识创新过程中企业的得失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6.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以2000-2006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空间样本,基于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对以专利创新产出和R&D经费投入衡量的区域R&D合作与知识溢出进行了截面计量分析.经验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各个地区的企业自身R&D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的作用明显但不稳健;大学研究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明显而稳定的知识溢出效应;政府直接对企业进行R&D支持对企业专利创新产出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在政府引导下的产学R&D合作不论对企业还是大学均为一种良好的制度安排,是促进我国专利创新产出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结合产学研创新主体的知识属性与特征,根据产、学研双方投入的知识协同成本、获得的知识协同收益、知识协同保障机制等一系列因素为基础,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探究创新主体的知识协同演化行为及其稳定性问题。构建产学研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模拟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个体及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研究发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协同存在知识供需关系,双方投入的知识协同成本(知识贡献成本、知识溢出风险、知识加工成本)过高会抑制创新主体的协同意愿,不利于系统帕累托改进;资金收益与学术收益的增加会提高双方的协同积极性,而背叛收益与协同积极性呈负相关;合理的知识协同成本投入与知识协同收益分配、完善的知识资源共享机制、有效的知识协同激励与惩罚机制以及健全的法律措施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稳定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李飞  陈岩  王海智 《科学学研究》2019,37(4):679-688
文章基于创新网络位置的中介效应,探索业务整合和品牌协同两个维度的中国企业独特资源整合模式对知识溢出的传导机制;探索在并购双方不同资源相似性、互补性的匹配组合下,应采取的业务整合程度和品牌协同程度,比较不同资源条件下,并购整合影响产业知识溢出的路径的差异性。通过对102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样本进行多群组结构方程实证与Bootstrap检验分析,得出结论,相似性强、互补性弱时,高业务整合程度与低品牌协同程度通过提升并购方全球创新网络中心度地位,促进产业知识溢出;资源相似性弱、互补性强时,低业务整合程度与高品牌协同程度通过提升并购方全球创新网络结构洞地位,促进产业知识溢出。文章对于突破传统国际化理论约束的所有权优势和产业发展“低端锁定”的内生增长路径,构建基于中国企业实践的海外并购整合对产业知识溢出理论框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究本土外资知识溢出、逆向知识溢出和本土内资知识溢出对新兴经济体的系统性影响,有助于深度认识知识溢出体系在国内创新升级中所扮演角色,发现创新拐点。文中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证了三重知识溢出的整体关联性,并在异质性样本条件下实证了该整体与我国创新升级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整体视角下,三重知识溢出对国内创新升级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分视角下,源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资知识溢出和本土内资知识溢出组合在总效应方面正向促进国内创新升级,但本土外资知识溢出的直接效应以及逆向知识溢出发挥的间接效应与国内创新升级表现为负相关;来自非沿线国家的三重知识溢出总效应对国内创新升级同样表现出正向促进作用,但逆向知识溢出的直接效应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所有样本检验结果均表明知识溢出方和知识接收方之间技术差距有益于促进国内创新升级,但双方的人力资本差距与国内创新升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企业和高校拥有资源的异质性所引发的校企合作资源配置策略的多重选择问题, 本文在知识流动的视角下构建了企业和高校两类创新主体演化博弈模型,深入探讨了校企合作资源配置策略的演化路径,分析了支付矩阵各参数变化对资源配置策略选择结果的影响,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嵌入型资源配置策略的选择与校企双方的行为策略密切相关;企业和高校在资源配置选择中具有自组织的特性;校企双方获得利益,高校获得政府奖励和企业获得额外收益的增加对选择知识嵌入型资源配置有促进作用,相关资源消耗的提高对选择知识嵌入型资源配置策略有抑制作用,而共同收益分配比率与选择知识嵌入型资源配置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包含创新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增长模型,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在结构视角下考察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效应;空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外部性特征,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高校应用研究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民参军成为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模式。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提炼出民参军知识转移的18个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融合环境、创新主体、运行机制、主体交互和合作障碍5类主因子,构建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视角下民参军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并结合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子分析法进行验证假设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军民双方良好的融合环境、运行机制、创新主体、主体交互等影响因素对民参军知识转移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合作障碍对知识转移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运行机制对主体交互有正向影响;融合环境和运行机制对合作障碍具有负向影响;同时运行机制对民参军知识转移绩效的总效应最大,在转移过程中扮演着关键助推角色。  相似文献   

13.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玉鸣 《科学学研究》2009,27(10):1486-1494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以2000-2006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空间样本,基于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对以专利创新产出和R&D经费投入衡量的区域R&D合作与知识溢出进行了截面计量分析。经验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各个地区的企业自身R&D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的作用明显但不稳健;大学研究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明显而稳定的知识溢出效应;政府直接对企业进行R&D支持对企业专利创新产出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在政府引导下的产学R&D合作不论对企业还是大学均为一种良好的制度安排,是促进我国专利创新产出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应用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数据,从空间相关的视角对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效应作出评价;在测度区域知识溢出效应指数基础上,将知识溢出效应纳入空间计量模型,从地理特征出发构建空间权重矩阵,评价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呈现"东高西低"的非均衡分布;RD投入对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流动、国外技术引进水平、技术市场成交水平以及受教育水平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均对知识溢出效应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受教育水平对知识溢出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耦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溢出既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内部主要的知识流动渠道,也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与演进的关键动力机制.基于各合作创新主体间的技术供求关系,本文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内部的知识供求均衡模型,采用微观经济学的供求分析法研究阐释了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磨合协调期、规范发展期、螺旋上升期三阶段的耦合机制,并分析论述了知识溢出对创新网络、创新主体及区域产业集聚、创新能力及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后提出了后续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是校企合作创新的基础,是创新实现的重要保障。将中介机构作为校企合作创新收益分配的主体之一,通过时间贴现因子使得不同时期的收益具有可比性,在考虑投入、风险、贡献、溢出效应等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合作联盟成员的满意度,利用多维度Nash协商模型进行高校、企业、中介机构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并举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基础研究作为知识溢出源泉,对于实体经济的创新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指导意义,是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来源和驱动力。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体系,从知识溢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础研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框架。通过匹配专利的引证信息,构造2000—2020年934个省份对的面板数据,从知识溢出的角度探究了基础研究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基础研究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中国各省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存在明显的错位问题和分离趋势。(2)基础研究通过知识溢出规模、知识水平溢出和知识垂直溢出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而且中国基础研究更倾向于溢出到与之创新基础相近的地区,而非与之地理邻近的地区。(3)与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相比,基础研究更能促进高等院校技术创新;地区的科技投入和营商环境越好,越有利于基础研究发挥创新效应;东部地区的基础研究作用显著,而中西部地区更多地表现为知识“净流出”。为此,需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打通知识溢出渠道,积极引导跨区域的合作交流,实现区域技术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领导者的不同需求,把校企双方领导者分为补缺型、利益型和长远型三种,分析了三种类型领导者的心理特征,并研究了校企双方三种领导类型之间的博弈关系,得出了博弈结果,最后用案例说明了博弈关系的实际运用,对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与隐性知识转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军杰  李新功  李超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914-1919
 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得隐性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已有的研究很少涉及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下隐性知识的组织间转移。文章以企业为研究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下隐性知识组织间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途径,认为产学研合作和水平型合作中隐性知识的转移较强且途径比较丰富,但后者受到竞争关系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属性视角对专利和产权保护下异质主体知识从法律、创新、外部和商品等4个方面的属性进行分析,刻画特征,揭示上述属性对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契约—章程—信任的协同创新知识共享治理模式,并分析该模式在共享高度、广度和深度方面的正向作用,以抑制知识外部和法律属性的不利影响,改善知识共享环境,提升异质主体间的信任度和知识共享水平,从而最大程度发挥知识创新价值溢出的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