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6,(11):59-60
松辽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本文论述了该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总结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热隆张裂、裂陷、凹陷和萎缩褶皱四个阶段;主要沉积充填了中、新生代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中侏罗统、上侏罗统、白垩系和第三系。盆地在青一段、嫩二段沉积了两套分布广泛、富含有机质的深湖-半深湖相烃源岩;主要勘探层系在沉积上以河湖沉积体系为主,具有多物源、多体系的特征;平面上优质三角洲相及河流相砂岩储层在湖盆边缘呈环带状展布,与烃源岩构成良好的成藏配置。  相似文献   

2.
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与沉降带相辅而行的隆起带以及沿断裂分布的火山喷发物和生物遗体。不待言,不仅前两者受构造控制,而且生物的分带也大体与构造带的走向平行。随着地球自转速度周期性的变化,隆起带的隆起和剥蚀的程度、断裂活动的强度、气候的变迁和生物的兴衰,也常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西南地区沉积地质特征与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3.
张艳敏 《内江科技》2013,34(5):75+136
滴南凸起滴西12井区为低幅度断裂夹持的断鼻构造,该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低阻油气藏属于"一砂一藏"的岩性油气藏,油气供给充足。该区主要以小型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砂坪、泥坪间互沉积为主,处于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区。储层厚度大,物性好,是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系。油气显示主要受单砂体控制,宏观上受岩性控制,微观上受储层孔喉半径控制。滴西12井东断裂两侧砂层有对接,来自生烃区的油气沿着断裂向上运移至白垩系呼图壁河组岩性圈闭成藏,沉积相和岩性是成藏的主控因素,断层起到疏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敏芳  黄传炎 《内江科技》2005,(3):80-80,36
盐湖沉积体系是一种特殊的沉积体系,目前,对它的研究主要包括盐问储层特征研究和盐岩沉积层序特征研究。本文重点阐述了盐间储层和盐岩沉积层序的分布特征,并提出了盐间非砂岩油气藏的重要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5.
《内江科技》2016,(6):67-68
高邮凹陷环邵伯次凹广泛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而成的砂砾岩体,邵8、真X43-2等井钻遇砂砾岩油层并获得较好产能,而同区实施的邵X19、真X200等井虽然也钻遇砂砾岩体,但并没有油气显示和工业油流。本文从邵伯次凹砂砾岩体油藏地质特征入手,分析砂砾岩体油藏成藏的必要条件,认为在邵伯次凹同等油源、运移、储盖组合条件下,圈闭的构造、沉积相带及岩性等要素是成藏的关键所在,也是寻找砂砾岩体油藏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前人研究多认为别古庄油田京58区块沙四上段发育湖泊三角洲-滩坝体系,本文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与描述,结合测井、录井资料,从单井相剖面分析入手,对研究区沙四上段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京58-4井沙四上段取心岩性较粗,以底部见冲刷构造的正韵律层序为主,为典型的河道层序,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沙四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道沙坝、河道间、河口沙坝、沙席等微相。  相似文献   

7.
屈宏  徐文萍 《内江科技》2012,(1):147-148
根据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对高邮凹陷真武-曹庄地区戴一段的沉积相类型、展布特征等进行研究。通过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方面的特征说明本区发育河流和湖泊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三角洲体系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泥三个亚相,有利油气储集的沉积微相类型包括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根据分流河道砂体的分布形态,将三角洲的主要骨架砂体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为条带型和网状型。总结并提出了三角洲沉积体系模式,沉积微相分布受控于基准面旋回及其在旋回中的位置,网状型沉积微相分布模式发育于基准面下降到最低点,而条带型沉积微相分布模式发育于基准面上升降段。  相似文献   

8.
《内江科技》2016,(2):66-67
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六盘山群马东山组发育一大套暗色泥岩,沉积稳定,覆盖整个盆地。有机质类型主要以Ⅰ型和Ⅱ型为主,Ⅲ型最少。马东山组页泥岩有机碳含量整体呈低-中等特征,在马东山一带含量较高,为好-最好烃源岩。盆地镜质体反射率Ro整体相对较低,主体处于低熟—成熟阶段,呈北低南高的趋势。泥页岩全岩矿物组成以碳酸盐岩类为主,显示出马东山组泥页岩脆性好,易于压裂的特征,属低孔低渗储层类型,含气量均值为1.0 m~3/t,均具备形成页岩气的基本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达连河矿区油页岩成藏的分析、成矿模式与成矿规律研究、预测,有利于勘探区地质工作预见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刘磊 《内江科技》2014,(3):100-101
通过对十万山盆地泥盆和二叠纪地层中方解石里的气液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分析,结合埋藏史、烃源岩热演化史研究,探讨了该区主要的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结果表明,该区油气充注可能分为三期,第一次油气充注发生在早二叠世,第二次油气充注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第三次油气充注发生在早中侏罗世。油气成藏过程经历了印支末期的早期油气藏改造阶段、燕山期的晚期油气藏改造阶段以及喜山期的油气藏保存阶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鄂尔多斯北部杭锦旗地区地层水化学组分分析,结合水化学特征参数纵向和平面分布特征变化规律,探讨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的关系.研究表明:地层水是低p H值、高矿化度的Ⅳ型和Ⅴ型Ca Cl2型水.平面上,地层水化学特征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特征,西部大部分地区及泊尔江海子断裂带两侧的局部地区表现出高矿化度(TDS)、高(rCl--rNa+)/rMg2+、低rNa+/rCl-、低(100×rSO42-/rCl-)和(rHCO3-+rCO32-)/rCa2+的特征,表明其封闭性条件较好.纵向上,泊尔江海子断裂带两侧矿化度和离子浓度随深度变化表现为正向型,表明现今地层水处于封闭的流体动力环境,有利于天然气的保存.地层水所表明的封闭环境均有良好的油气藏发现,可利用地层水离子特征寻找天然气气藏勘探区.  相似文献   

12.
英布鲁工程施工期,人员长期饮用偏酸性且富含多种细菌和微生物、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河水,通过地质深水管井优化技术的应用,改善运行村深井地下饮用水的质量,保障了职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西南缘现属青海油田油气勘探新区,通过对研究区详细地岩芯观察和大量野外露共精细描述以及在沉积特征论述的基础上,认为研究区新近纪地层广泛发育湖泊扇三角洲沉积.其中,那北1井新近系上新统狮子沟组主要发育由重力流和牵引流频繁交织沉积的扇三角洲.经过进一步观察分析,可以识别出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两个亚相,扇三角洲前缘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和碎屑流沉积物五个微相;前扇三角洲包括前扇三角洲泥和碎屑流沉积物两个微相.该项研究可以为深入讨论柴达木盆地南斜坡地质演化提供沉积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深水油气资源全球储量丰富,已成为世界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相对于西方国家在深水油气领域的"开发热",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还刚刚起步。我国南海深水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缺少深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油气地质评价,地球物理普查仅限于南海北部地区,而且勘探开采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科技问题。本文对深水油气勘探领域的主要科技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三维建模研究伊始是为了解决矿业工程、地球物理以及石油工程等领域的需求而开设,随着近些年来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对其地质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分析的运用也逐渐的越来越广泛,目前,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三维建模还处于发展和探索的阶段,本文主要简单的探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三维建模的现状及具体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开展东海油气勘探至发现春晓油气田,在东海总计发现油气田8个。但是,它们全部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西部与西南部,而在中国海域,东海陆架盆地拥有最大的面积,特别还包括冲绳海槽盆地与台西盆地,这三大盆地联合构成东中国海沉积盆地,域内现实存在复杂的盆地成因,典型板块构造沟-弧-盆体系地质构造环境和新层系、新领域、新类型资源潜力等问题。因此,厘清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基础问题,评价东海沉积盆地的资源类型、数量、分布规律、有利区带以及开采前景,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某铁路客运专线特大桥主墩深水基础承台施工过程中,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围堰作为围护结构。结合施工过程,介绍了大型深水基坑承台钢板的设计、围囹安装、钢板桩打设、堵漏、挖泥、封底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有色金属矿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笔者正是在这样的形式下开展了本次研究,首先从有色金属的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有色金属矿成矿规律,又对有色金属矿的找矿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于引导有色金属矿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大兴安岭嘎来奥伊山地区地质特征与地质成矿条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晓丽 《内江科技》2013,34(3):141-142
禹城洼陷的勘探以近源勘探为主,对沉积储层特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禹城洼陷的结构与构造演化特征出发,分析了禹城洼陷的沉积特征以及储层类型和储集空间,分析了有利储层的控制因素,对有利储层的分布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