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座滴法研究了AlAgCu钎料在AlN上的润湿性,讨论了反应温度和炉内气氛对体系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体系润湿角变化不大,但反应层厚度增加,反应产物种类不变,含量增加。真空下,AlAgCu与镀Ni(P)后的AlN润湿良好,而Ar2气氛中,两者不润湿。  相似文献   

2.
通过泥页岩有机质和矿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淮南煤田煤系地层泥页岩组成特征及吸附性能.结果如下.1)研究区泥页岩TOC含量为0.13%~8.58%,平均含量为1.98%;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少量Ⅱb型;Ro值为0.61%~1.48%,平均值0.93%;矿物主要为粘土矿物和石英,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和伊/蒙混层矿物为主.2)TOC含量增加,吸附量增大;Ro值增加,单位TOC的最大吸附量增加;粘土矿物吸附性与其类型有关系.3)脆性和脆-韧性变形的泥页岩等温吸附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3.
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菲  王保全 《内江科技》2011,32(2):137+129-137,129
页岩气藏为自生自储型气藏,它的生烃条件、储集条件、保存备件相互影响,息息相关,热成熟度和有机碳含量控制页岩的生气能力.而有机碳含量还影响页岩的储集性,是增加页岩孔隙空间的重要因素;页岩气藏储层致密,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裂缝的存在会提高储层的渗透率,矿物成分影响其储集性能,其中粘土矿物有利于增加微孔隙.并且增加岩石对天然气的吸附能力.而石英和白云石脆性较大,则有利于增加储层中的裂缝,并且对水力压裂造缝有利;页岩气藏对保存条件的要求较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抚顺矿业集团页岩油厂二次破碎车间为研究对象,对油母页岩粉尘的主要性质进行了分析,采用离散相模型,确定了数值模拟的边界参数,对不同粒径油母页岩粉尘的运动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油母页岩粉尘的化学组成以石英为主;粉尘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μm区域;粉尘的安息角390;粉尘属于中等润湿性粉尘;细微油母页岩粉尘是粉尘治理的重点,为油母页岩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铝基防塌剂是一种环保的有机酸络合铝,可在泥页岩孔隙或裂缝中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阻缓孔隙压力和滤液传递,提高泥页岩的半透膜效率,从而增加页岩的稳定性。通过设计多组正交实验,优化了腐殖酸铝的合成条件,为铝基防塌剂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依据国内外页岩气大量资料和测试数据,对影响页岩储层页岩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构造作用,矿物组成,岩石力学性质,沉积、成岩作用,产气压裂作用,其中矿物组成是影响裂缝发育的基础因素,构造作用是控制裂缝发育的关键因素。初步探讨了页岩裂缝发育程度与产能之间关系,页岩裂缝对页岩气储集和产出均密切相关,可以为页岩气的游离富集提供储渗空间,增加页岩气游离态页岩气的含量,也有助于吸附态页岩气的解析,并成为页岩气运移、开采的通道。但若页岩裂缝发育规模过大并与大型断裂连通,对于页岩气的保存条件极为不利,会导致页岩气的散失。本文旨在分析影响页岩裂缝发育的因素及页岩裂缝对页岩气开发和产出的影响,为页岩气资源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12层经过数十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储层润湿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不同含水阶段检查井岩心分析资料、室内渗流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储层润湿性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储层润湿性变化的机理,并对润湿性变化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期注水冲刷使该层由亲油转变为亲水;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对储层润湿性有重要的影响;储层润湿性变化有利于剩余油的采出,提高了油藏的最终采收率,使开发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石化近日宣布,其投入开发的涪陵页岩气田首批储量,已经国土资源部评审认定,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067.5亿立方米。此举标志着这一社会关注的国内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正式诞生,我国页岩气商业开发大幕亦就此拉开。据了解,此次评审的是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焦页1-焦页3井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的探明地质储量,国土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在认定其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067.5  相似文献   

9.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12层经过数十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储层润湿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不同含水阶段检查井岩心分析资料、室内渗流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储层润湿性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储层润湿性变化的机理,并对润湿性变化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期注水冲刷使该层由亲油转变为亲水;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对储层润湿性有重要的影响;储层润湿性变化有利于剩余油的采出,提高了油藏的最终采收率、使开发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10.
页岩干馏过程是热载体将能量传递给页岩表面,然后再页岩内部传导的过程,通过对当前生产运行的抚顺块页岩干馏装置入炉页岩与出炉废渣的粒度级配分析与含油率变化分析,得出了工艺页岩粒度组词对生产系统的影响,为抚顺块页岩干馏工艺技术的控制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石油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之一,也在不断地被消耗着,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价格不断上涨,而页岩炼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油母页岩通过干馏工艺可以炼制出页岩油,同时还可以通过深度加氢工艺提取柴油馏分和汽油馏分,直接用于船舶汽车等领域,从而缓解我国的能源供应压力。  相似文献   

12.
抚顺油页岩炼油工艺中的原油回收系统中有一级回收是水洗回收,其设备为洗涤饱和塔,利用瓦斯洗涤水饱和空气。但是饱和空气中夹带有大量的页岩油。这些页岩油随着主风进入干馏炉底部,经过气化段被烧损掉,造成油品损失。为了回收主风中的油,本项目引进新设备新装置——填料式油水分离器,用于回收含油洗涤水中的页岩油,使洗涤水中的含油量大大降低,使主风中不带有油或者带有很少量的油,增加整个回收系统的油收率。  相似文献   

13.
美国页岩油开发使其从原油进口国一跃成为净出口国。实践表明,从寻找圈闭到源储一体的页岩油富集带(即“甜点”)的勘探思路转变和以水平井分段压裂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是美国页岩油规模开发的关键因素。对比北美海相页岩油,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但禀赋条件较差,前期勘探开发经验表明陆相页岩油的适应性技术急需攻关。经过石油行业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持续攻关,目前中国页岩油开发利用已实现了“点”和“线”的突破,正在向“面”的突破努力。一旦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中国的页岩油革命就将改变中国能源格局。文章在国内和国际页岩油发展趋势研究,以及中美两国页岩油地质工程特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页岩油开发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页岩气储层评价技术的方法一实验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储层评价技术是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调研北美页岩气成功开发经验入手,在储层背景地质基础上,探讨了页岩储层评价技术具体方法。页岩储层评价技术可包括三个方面:(1)页岩岩性岩样分析实验,包括地球化学分析、黏土矿物定量分析和孔隙度、渗透率分析等;(2)页岩储层含气性分析实验,包括解析气与吸附气含量分析;(3)页岩测井评价,包括常规测井系列和特殊测井系列:其中页岩岩性岩样分析实验和页岩含气性分析实验是页岩储层评价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一个盲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页岩流化干馏炼油技术,采用油页岩为原料,利用页岩流化干馏装置生产轻质页岩油,同时副产干气、蒸汽及页岩灰,对该技术进行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认识页岩油,汲取国外成功的开发经验,从而推动我国页岩油产业的发展,通过详细对比北美地区巴肯组、鹰滩组、巴尼特组的地质特征,从方便储量计算的角度,以地层与岩性、烃类系统、储集物性、油藏潜力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划分了页岩油类型。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油(巴肯组、鹰滩组与巴尼特组)这类轻质油及凝析油必须通过水平井与多级压裂等技术才能实现开发与利用;依据储集物性、赋存条件、源储特征,页岩油总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裂缝不发育型页岩油、微孔微缝型页岩油、夹层型页岩油、微裂缝富集型页岩油。北美三大页岩油地层中,巴肯组资源量最丰富,具有典型的"上下夹心"的储集特征;鹰滩组由于开发较晚资源量次之,但开发潜力巨大;巴尼特组资源量最低,为典型的微孔微渗型页岩油,主要赋存于泥页岩的基质孔隙和微裂缝中。  相似文献   

17.
肃宁地区Es1~x段普遍发育页岩(灰质页岩、油页岩),其单层厚度较大,具有纵向上集中,横向上稳定的特征。页岩与优质烃源岩共生,形成源储一体或互层状分布,有利于油气就近运移成藏。页岩的页理发育,脆性大,有利于压裂改造。据现有钻探资料分析,页岩油气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湘西北地区龙马溪组厚度具有自东向西增加的特点,岩性以富含炭质、硅质的页岩为特征,成层薄,水平纹层发育,富含笔石化石,颜色呈黑色、褐黑色,常见黄铁矿结核,为水体相对较深、水流不畅、缺氧的还原条件下的闭塞陆棚沉积。具有有机炭含量高、有机质成熟度有利于油气的生成、黑色页岩埋深适中的特点,是湘西北地区页岩气勘探的目的层位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由于泥页岩中含有水敏性粘土矿物,当与钻井液接触时,泥页岩与钻井液相互作用.产生水化膨胀,不仅改变了井眼周围的应力分布.而且由于吸水使得泥页岩的强度降低.这就使得泥页岩地层的井壁失稳问题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20.
油水分离网膜利用油和水在不同润湿性网膜铺展、渗透程度的不同进行油水分离,是进行污水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亲油疏水网膜、亲水疏油网膜及刺激响应润湿性转换网膜的技术发展脉络及各自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