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是上海中小学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亮点。笔者认为.除了要开设研究型课程外,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研究课题,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这同样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林勤 《上海教育》2001,(22):36-37
研究型课程的构建实施,和研究性学习推进,是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型课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在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特性化的发展,融合“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学习方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研究型课程的构建和实施,还积极促进了学校在课程建设、课堂  相似文献   

3.
研究型课程评价的特点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第二期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改革已经启动,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在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学力观指导下,通过学校教育的三类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为三种学力的培养提供保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开设研究型课程被看做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结构性突破”。①在上海,研究型课程已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在高中阶段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在中小学设置研究性课程以后,研究性课程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本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住出发。提出研究性课程要在中小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必须改变教师的观念,而新型教师的培养又依赖于师范院校。因此,研究性学习对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既涉及到课程目标的取向。又涉及到课程目标的价值选择,因此,准确定位研究性课程的目标,正确作出课程目标的价值选择。克服研究性课程在开发与实施中的各种观念误区,是当前乃至今后中小学研究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程,其中突出的是研究性学习。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探讨,我们认为不论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还是用现代学习理论来研究,研究性学习切实体现了主体性学习,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在实处。因此我们在全面研讨的基础上,以天津第三中学为实验点,对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一年多的探索,并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领悟与体验。一、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认识1.开展研究性学习要以相应的研究课题为载体,我们在设计和选择课题时,应把握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研究型课程与学科课…  相似文献   

7.
孙莹 《教学月刊》2005,(6):42-44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在学校教育教学系统中可以有两个实施渠道:一种是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方式方法贯穿或渗透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实施时没有时空条件限制,较难进行控制和干预;另一种就是在课程层面上看待研究性学习,按照课程的要求,有目的、有内容、有方法和过程、有评价等。在国内施行研究性学习的中小学大多采用第二种渠道,即开设“研究型课程”。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学习,严格说有范畴区别。但在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二者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又殊途同归。我国中小学研究型课程尚少,但各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丰富多彩。本文试就信息技术与两种学习方式的整合提出研究型学习模式,供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研究性学习重视研究过程,而研究过程中围绕专题有效地收集、处理资料信息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因此,研究型课程的开发乃至研究性学习的兴起,对中小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如何不断优化馆藏文献资源结构,深入开发信息资源,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持环境,是中小学图书馆界目前应该重视和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研究型课程的构建、实施和研究性学习的推进,成了各所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深入,我们发现,在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并须加以认真研讨的问题,如:研究型课程的实施途径问题、网络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课题的指导问题、对教师、学校的要求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