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提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七年级课本按照人与自身、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思路来建立整体框架,第三单元是属于人与自然的范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析出理出多层次、多方面、多种类的关系,并在对自然的、审美化的、艺术化的感受认识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自身的能力、悟性的认识和开发。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说。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从小进行良好的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美好的性格情操,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还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吴挺辉 《考试周刊》2009,(15):39-39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蔡元培也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谓美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教学,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中提出“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充分挖掘文本.引导学生品读,从中感悟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9.
张宪民 《河北教育》2006,(10):44-4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构建开放的、而有策略的语文课程,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渗透审美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有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是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中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使他们变得高尚、积极、向上,在思想感情上健康成长。现在中职校很少开设美育课程,但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很多审美对象,以独特的语言美、形象美、情节美、环境美、节奏美、风格美等形式蕴含在文学作品中,因此,中职语文教学目标,除了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外,还兼有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的重任。一、寓教于愉悦,寄教于美的享受之中在语文教学时可运用文学作品中直观的艺术形象或优美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12.
刘国民 《考试周刊》2009,(17):57-57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可以完善他们健康的人格,具体可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1)通过朗读、视听,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朗读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可以清晰生动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2)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教师从字、词、句、篇入手,引导学生去分析、领会作品的内涵,理解其中的艺术美,提高鉴赏真与假、美与丑等的能力。(3)通过引导训练,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审美教育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只有融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在愉悦中得到更好的净化,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审美活动来进行的,美育教学的显著特征是通过形象感染,由感性愉悦达到理性的认识。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富情感的学科,语文教材是美育教学的最为合适的教材,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看到,由于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  相似文献   

16.
朱建兵 《教育》2012,(11):47-47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课要少一些理解,多一些情趣。  相似文献   

17.
18.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求教师以审美心理为依据,凭借审美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由于审美心理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是审美情感,它具体表现为审美感知的愉快、审美想象的快乐和审美理解的欲望,成为审美活动的动力,所以审美教育必须发挥学生的情感作用:由于审美对象大都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诉诸学生感官,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所以审美对象必然是以一定的形象为主。基于审美对象的形象性特征和审美心理的情感性特征,语文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认为美具有伟大力量,是可以达到"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坟》)的目的的。而语文是审美教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的课堂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现行课本中的许多佳作,是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审美教育的极好的教材。一、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中的景物美,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高尚的美学情趣。分析写景较为突出的散文和小说,要注意对自然景物的分析。通过分析月!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景物美。作为审美对象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河湖山水,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一旦出现…  相似文献   

20.
徐小林 《考试周刊》2010,(55):47-48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使他们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文化修养。语文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