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菡 《科教文汇》2014,(25):117-118
重新解读《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的形象,对其拓殖民者形象进行溯源,揭示作者笛福个人的思想观念对该人物形象塑造的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后殖民批判为视角,结合18世纪英国现状重新解读《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形象,通过分析鲁滨逊身上殖民主义的特征表现,总结出资产阶级种种外衣掩盖下的殖民主义的本质就是探寻、征服、扩张和统治。揭示出了殖民者的一切话语实质--就是为了论证和确保其殖民统治的合法性。提醒国人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保护、传承自己的文化,也才能弘扬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文学作品中不乏对人类面对自然和孤独挑战时展现出不屈不挠的勇气与智慧的描绘。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成为挑战生活的典范。作为丹尼尔·笛福的杰作,《鲁滨逊漂流记》不仅是冒险小说的典范,而且深刻地探讨了人类面对自然和社会挑战时的生存智慧与精神追求。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人类求生欲望和智慧的描写,而且对个人自我实现、自由与文明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4.
康明智 《科教文汇》2012,(23):74-74,79
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崭新的人物形象,精心设置了"算账"的重要主题,唤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和深思。  相似文献   

5.
万丽 《知识窗》2011,(8X):50-51
荒岛文学的形成与英伦三岛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紧密相关,荒岛文学也是英国这个岛屿国家的传统文学体裁。《鲁滨逊漂流记》是享有"小说之父"赞誉的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所创作的家喻户晓的作品。本文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出发,借助《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故事背景、人物形象、价值观念等因素,透视18世纪英国荒岛文学的现实主义元素对整个时代思想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沈祖芬翻译的《绝岛漂流记》是鲁滨逊冒险故事最早的中译本。沈译本是两万多字的缩译本,不仅仅是简单的删减,还有添增和修改。在晚清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读者的期待深刻地影响翻译的选择。沈祖芬带着晚清中国知识分子认为救亡危难需以西方为楷模的先在结构,调和中国读者对英雄的期待视野,将鲁滨逊从原著的虔诚的对上帝顺服的清教徒、冷漠的个人主义者、殖民主义者塑造为勇敢无畏者、重孝爱亲者、仁义友爱者。  相似文献   

7.
冯·诺依曼和亚伯拉罕·鲁滨逊都是20世纪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哲学家,通过对二者思想的比较,试图找到他们在逻辑、历史以及美学因素方面的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8.
正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中介绍,鲁滨逊被困在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28年后才获救。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会"游走"的岛呢?岛屿的形成,要么是在入海口,由于江河长期的冲刷,泥沙淤积,慢慢筑成了海边小岛;要么在海底的地壳运动中,地震、火山等"造"出小岛来。这些岛,都是被海水包围着,在大海里固定不动的。然而,金丝猴从黑海回来以后,向伙伴们讲了一件稀奇事:坐着小岛能看大海。  相似文献   

9.
潘巴顿是美国乔治亚州安特兰坦的一家药房老板,自制了一种有益于提神的药水,销量很好.有一天,一个人来买这种药水.他在匆忙之中将另一种褐色溶液调了进去,无形之中对配方稍微作了修改.不料,对方喝了之后觉得味道好极了,逢人便夸,作义务广告宣传.面对着名气大增的这种药水,潘巴顿作出了新的决策,将其冲淡变成饮料. 给自己的发明取一个什么名呢?潘巴顿前去求教知识渊博、才气过人的鲁宾逊.鲁滨逊思索片刻,眉头一皱,举起笔流利地写出几个字体优美的英文字母“Coca Cola”(可口可乐).从此,“可口可乐”的牌子便贴在了装有这种饮料的瓶子和罐子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鲁滨逊帮助做的便是创造“名牌价值”,这是一种将复杂的想法转换成文字的工作.说得俗一点就是给产品取个名,可口可乐这个名称给顾客以明确的鉴赏力和理解力,有助于他们从两种差不多相似的饮料中挑选出来,使得这种由调味品和水组成的“嘶嘶”发声的混合物成为世界各地都能接受的饮料.  相似文献   

10.
丹尼尔.笛福素以《鲁滨逊飘流记》闻名于我国,而他维护妇女权益的一系列思想和观点尚未引起充分关注。他是最早关心妇女问题的男性作家之一,其进步而又实际的女性观在他那个时代尤为难能可贵。本文以笛福的政论文章和晚年的两部小说为主,扼要评介了笛福在妇女问题上的一些重要观点。结合17、18世纪英国妇女的状况和其他作家及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指出笛福是妇女权益的真正代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