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莲  陈辉 《科教文汇》2014,(10):160-161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以及应用型人才。为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合理就业,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与企业搭建沟通的桥梁,实现学校企业的有效合作。但在目前的社会情形中,校企合作面临诸多发展瓶颈,如国家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社会传统观念以及企业机制等。高等职业教育应从以上问题着手,积极致力于校企合作的建设中,努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柯倩 《科技创业月刊》2020,33(4):98-100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教融合背景下,学校需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改革,建立校内校外教学监督体系,并且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为社会输送应用型的人才,使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融入社会,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推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探究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创业教育机制构建。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活动目标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因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日剧增,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校企深度合作形式成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渠道之一。基于此,本文展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相关思考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入手,旨在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李名亮 《科技风》2023,(14):93-95
高职教育中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一种形式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这种开发技术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并改善学校的招生、就业和教学改革。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名班”“订单班”人才培养,积极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积极提升校企合作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技能,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高学历员工培训方法的背景和案例,表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成功方式。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实际上指的是在我国职业教育中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可以效仿的实践教学的一种样式。随着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各大技工院校也在逐步向校企合作方向转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采取理论与实践教相结合的原则。在发展传统教育基础上,逐步在探索市场、企业相结合教学模式。以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为根本,以深化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企业为宗旨。面向企业实行校企合作,推行订单教育新模式;把优秀企业请进来,共同制订有关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给学生贯输先进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理念,让学生提前融入企业、融入社会、缩短企业后备技能人才的培养周期;促成企业、学校和学员多赢是教育大力发展的形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朱宽胜  葛涛安 《科教文汇》2014,(31):171-172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学校谋求社会适应性发展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借鉴欧美国家高职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活力,强化高职学生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本文系统地详述目前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分别是订单式培养、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以及校企共建基地等,同时文章从合作意识、高职学校和企业等维度指出目前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管理机构和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学校谋求社会适应性发展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借鉴欧美国家高职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活力,强化高职学生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本文系统地详述目前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分别是订单式培养、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以及校企共建基地等,同时文章从合作意识、高职学校和企业等维度指出目前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管理机构和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创建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创建高等职业教育园林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办学形式,探索高职园林专业的校企深度合作的运行办法.为专业自身发展、接轨市场、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谋求一条新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艾 《科技广场》2012,(6):248-250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适应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自身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的产物,也是我国公立高校解决自身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的有效途径。在全国高校类型体系中,独立学院属于教学型学院,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上,要求学生具备较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独立学院向社会输出有竞争力人才的有效保证,也是企业培养高技能、较强实践型人才的需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则可以达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模式。本文研究和探讨了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动因、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凌 《科教文汇》2014,(20):55-55
现代化教育的模式越来越多元化、国际化,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学生就业方面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这不仅解决了学生就业的问题,也是企业获得人才的很好的机会与方式。校企合作是企业与学校寻求共同发展、满足各自利益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的组织形式,这是新时代职业院校在办学模式上的新突破,也是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