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军旅小说家徐贵祥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创作出的作品。小说通过叙述发生在江淮地区的抗日斗争来反思抗战,反思我们的敌人和我们自己。与同类题材文学作品相比,《八月桂花遍地开》成功地表现了我们的敌人,不仅写得像,而且写得真、写得深,尤其是对汉奸群体的刻画。但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则比较单调、平面,对男主人公沈轩辕的处理也稍嫌过火,有神化英雄之嫌。  相似文献   

2.
雅科布斯所提出的“敌人刑法”,不仅缺乏理论基础,而且还给人权保障和法治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不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斯蒂芬.克莱恩利用神话结构,实现文本的"内向转移",以此探索人类自身的价值所在的经典之作。小说采用人物称呼作为象征,借用神话框架:分离-传授奥秘-归来的结构,清晰地勾勒出主人公弗莱明从黑暗到光明的成长过程。他从一名对战争充满幻想的稚嫩士兵,经过战争的洗礼和一段曲折的心理旅程,最后真正找到自我,完善自我,达到心灵的净化。  相似文献   

4.
杨莹 《科协论坛》2007,(5):233-234
17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中都有严重的英雄崇拜情结,然而这两个时期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更多的是不同点。这种不同使英雄形象得以重塑。本文以《历史的天空》为媒介,从以战争为背景、英雄身体虐待方面来阐述新时期文学与17年文学的在塑造英雄形象的相同之处;从人物的原生态、爱情洗礼人格、阶级性方面来阐述新时期文学与17年文学在塑造英雄形象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符号化的电影,没有人性的电影本人是能忍受的,但忍受不了妄自拔高主题的电影。当初听说《英雄》要将影片的主旨上升到“世界和平”的高度,心想这下完了,不管它的画面是多么的完美,不管其武打是如何的精彩,这个不可弥补的遗憾肯定是要存在于看电影的我的心中了!  相似文献   

6.
黄霞 《科教文汇》2013,(19):99-100
本文以影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红日》为例,以英雄观的演变看平民英雄的释义;对平民英雄的形象特征,从其外在形象特征和小人物心理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通过话语地域性和不同叙事视角探讨影视作品对平民英雄叙事所采取的话语策略;与文学叙事作比较,以时空建构、情节设置、人物形象三个维度考量影视作品对原作的再创造。从以上四个向度窥看当今军事题材的平民英雄叙事,展示其在共时语境下对平民英雄价值内涵的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7.
本刊评论员 《今日科苑》2009,(23):I0001-I0001
每当我们想起英雄这个字眼的时候,我们的习惯思维就会很快地与战争、血腥联系到在一起。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他们没有拿起枪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冲锋陷阵,而是抱着“科学救国”的梦想,勇于攀登在科技的高峰。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用智慧、心血与汗水,点燃科技之光,照亮新中国蹒跚前行的路。他们拥有共同的名字——科学家。  相似文献   

8.
韩模永 《科学大众》2021,(7):104-105
在军旅故事之外,《四面八方》更渗透着无处不在的怀旧情结,它始终张显着一种回归理想家园的强烈愿望,而同时又鲜活地指向未来.这种指向亦是一种重构,即作家更多的是通过怀旧来思考未来,通过建构一个理想的过往世界,企盼与未来交接.这一主题在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身上得到了恰当的体现,在文本内部也实现了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当我看到由团结出版社出版,本土作家周星林、李四清合著的《蒋翊武·刘复基》传记时,我有一种双重的感动。一方面是沉寂近百年的辛亥革命时期的本土英雄蒋翊武、刘复基终于有人为之立传了,作为沅澧流域的子民,我们有理由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10.
《世界发明》2006,(6):28-28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进入了近代英雄诞生的重要时期,美国纽约市成为超级英雄的集中地,心灵感应方面的异变人Charles Xavier教授训练年少的Jean Grey怎样运用自身的奇异能力,X—Men的概念开始萌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味觉词"甜"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概念隐喻投射。隐喻是人类以自身经验为参照,对未知的、抽象的目标域进行投射。人类在身体体验方面具有相似性,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所以英汉味觉词"甜"的隐喻投射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相似文献   

12.
廖芳 《科教文汇》2011,(20):207-208
卡罗尔·帕特曼通过《参与和民主理论》论述了“参与民主”理论.以评判自由主义民主为逻辑起点推断出参与民主。她强调参与是民主的核心,同时指出参与民主的最重要的功能在于教育。虽然参与民主推动了民族理论的发展,但它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3.
14.
王梓宁 《科教文汇》2011,(20):58-59
史铁生.一个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的人.苦难命运的突然降临使他原本光鲜亮丽的人生霎时显得苍白无力.“原本能使他活下去、走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赏心悦目的曲子”。然而他用手中的笔完成了自我的生命延续.有限与无限、完满与不完满等一系列生命课题的上下求索和不懈追问在他笔下一一书写.那张苍白的人生白纸上又重新焕发出了色彩.勾勒出了一幅“史铁生式”走向过程的生命美学的历电面兼  相似文献   

15.
海量科学数据正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及知识基础。文章从《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一书出发,通过地球与环境科学、生命与健康科学、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学术信息交流等方面基于海量数据的科研活动的生动实例,揭示了这种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新范式对科学研究带来的新模式、新方法,最后从科学数据的管理、互操作、数据权益管理、数据素养等方面提出了驾驭第四范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正>John Speakman Buckingham Palace,Feb 27,2017Your Royal Highness,President Bai,distinguished guests,It is an honour for me to address you today to introduce the PIFI scheme and just say a little bit about my own experiences living and working in China.How I ended up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针对“来自于”和“涉及到”的大量使用,从语义和句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来自于”和“涉及到”的词性、结构以及出现动因,最后得出误用根源,认为这两种用法不符合语法规范,有违语言经济性原则,应该纠正。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从文化背景、情节需要、人性特点、作者倾向、他人对比五个方面分析了小说中决斗情节的特征和重要意义,希望有助于对该小说的进一步研究与解析。  相似文献   

19.
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内容等几个角度,介绍并评价了杨思洛的专著《网络引证视角的知识交流规律研究》一书的特点.认为该书集中体现了图书情报学研究领域的“三部曲”:知识、引证与交流,是从网络引证视角系统研究知识交流模式与规律的佳作.  相似文献   

20.
天然石材分为大理石、花岗石和板石三大类。其中,花岗石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其放射性水平的高低,决定于石材中放射性核素,主要是226Ra、232Th和40K。本文以"龙泉红"和"岑溪红"花岗石为例,通过对它们组成矿物的放射性比活度测定,讨论了天然花岗石的放射性源,以及钾长石、黑云母、副矿物等对天然花岗石放射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