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有一篇课文《父亲的菜园》,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当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菜园后,父亲决定在后山坡上开恳出一块新菜园,新菜园被暴雨冲毁后,父亲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从山下挑土再造菜园,通过精心整理,终于菜园硕果累累。这是一篇学生自读课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读,教师只起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就够了。带着这样的想法与构思,我走进了教室。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菜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初读课题“父亲的菜园”,我们心中很容易产生以下几点疑问:课文主要写“父亲还是写菜园”?为什么说是“父亲的菜园”而不是“我家的菜园”或者“我们的菜园”?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菜园吗?知道菜园是作什么用的吗?今天我们就去一个菜园看看。这是谁的菜园呢?(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2.质疑为什么说菜园是父亲的?父亲的菜园里都有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父亲生前对园艺一直情有独钟。我想他的爱尔兰血统里对土地的热爱一定和曾祖父一样。我最早记得的一件事之一便是自己赤脚站在刚刚翻松过的仍有些凉意的泥土里,挖过土的一双小手已经黑得不成样子。对年幼的我来说,父亲的菜园是充满了惊喜和各种可能的乐园。然而,到我十来岁的时候,菜园却时常成为我和父亲发生争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菜园》(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父亲在一片荒凉的山坡上开垦一块土地,使它成为"我家"菜园的事,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按照略读课文的自读提示,我让学生按要求自学:1.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2.画出父亲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8课王树槐的《父亲的菜园》;丁立梅散文《父亲的菜园》。【教学目标】1.在回顾课文《父亲的菜园》的基础上,引入同题文章丁立梅的《父亲的菜园》,通过师生猜读、想象补白等方法,聚焦父亲的言行句子,感受父亲对子女的牵挂和疼爱,丰富阅读体验。2.浏览、默读两篇同题文章,运用比较阅读策略,进一步领悟抓住人物言行刻画人物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并进行想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菜园》是根据教育部2000 年颁发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对于从教20多年的我来说,却还是一篇从未尝试过的新教材。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了: (1)失去菜园、(2)决定开垦新菜园、(3)开垦荒地、(4)垒上石墙、(5)种上豌豆、(6)用豌豆肥田、(7)拾粪肥田、(8)菜园获得丰收等八项内容。作品通过对父亲的言行的具体描写,意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勤劳、坚毅的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正>《父亲的菜园》记叙了父亲在一片荒凉的山坡上开垦一块土地,使它成为"我家"菜园的事,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体现出作者对父亲、对土地深厚的感情。教学时应抓住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一、明确目标,抓住重点课文通过对父亲言行的具体描写,表现父亲热爱劳动的品质。引导学生从描写父亲开垦菜园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的爱是教学重点。体会父亲在荒  相似文献   

9.
菜园一课     
我的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这不,退休后就回到了宁波乡下老家,拿起了锄头,在屋前荒芜的杂草丛里整理出一小片菜园,种上了时令蔬菜。  相似文献   

10.
以前,我家住在校园最东头,那儿有一大块空地,被父亲开辟成菜园。但孩子们上学常常从那里经过,容易造成破坏,竖了块警示牌,也没人理睬。无奈之下,父亲拉起一道长长的竹篱笆,切断通路。不久,篱笆被人拆了个洞,孩子们仍然每日从那里钻进校园。父亲只好将洞补上,但很快又有新洞出现。如此多次,我们都很恼火,决定观察是谁拆的洞。一天午休时分,这个破坏者被我抓住,果然是个学生。经过批评教育,这个孩子承认了错误,发誓以后不再干,我便放了他。可好景不长,新洞又出现了。这一次,父亲没再要我抓破坏者,而是主动将篱笆拆除三米,并将这个豁口处的菜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