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爱虽然经常被谈论、歌颂,但我们所关注的,往往是爱的给予者,是她们如何辛苦、伟大、自我牺牲。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孩子呢?他们是如何感受母爱的?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爱?他们难道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吗?在他们对母爱的寻求过程中,他们又感受到了什么?是快乐还是委屈?是  相似文献   

2.
从后殖民视角看《庭院中的女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赛珍珠虽然出生在美国,但自小就随父母来到中国。作为一个在中国前后度过了40年时光的作家,以其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作品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中国的境况,在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中为中国打开了一扇窗。但同时,由于赛珍珠对其所属的美国及西方文化矢志不移,她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难免打上后殖民的烙印。试从后殖民的角度分析、解读她的作品:《庭院中的女人》。  相似文献   

3.
《哺乳期的女人》中的水意象具有丰富的意蕴及象征作用,它与母爱主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小说隐藏了作者在文本背后的深思:在金钱和亲情面前如何作出艰难的挟择。  相似文献   

4.
重读毕飞字的《哺乳期的女人》,我感到作者就是用艺术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状况的思考与忧虑。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在断桥镇,年仅七岁的男主人公旺旺,由于父母为了挣钱常年不在家,所以使得小旺旺非常渴望与父母在一起。于是旺旺有着对母爱的期盼,正是这时候,他发现了对面喂奶的惠嫂,惠嫂喂奶的这一行为更加激起了旺旺对母爱的强烈期盼,于是有一天,他竟趁惠嫂不注意,对她的乳房咬了一口,整个断桥镇顿时起了涟漪。  相似文献   

5.
重读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我感到作者就是用艺术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状况的思考与忧虑。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在断桥镇,年仅七岁的男主人公旺旺,由于父母为了挣钱常年不在家,所以使得小旺旺非常渴望与  相似文献   

6.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感谢母亲,赋予我生命。不错,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我们没有理由不歌颂母亲的伟大。在这部小说里,有两个母亲的形象,一个是模糊的,一个是清晰的。前者是主人公旺旺的母亲,后者是惠嫂。关于旺旺的母亲,文中只有两处略略提到了她,读者只能断断续续地了解到旺旺的母亲在船上跑运输,每年回断桥镇一次,一次六天,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由此算来,七岁的旺旺从生下来和母亲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所以在七岁孩子的记忆里,母亲已淡成一张汇款单,或者还留着淡淡的奶香,那熟悉的气味,成了孩子对母亲最牢固…  相似文献   

7.
刚听完一节六年级的语文课,利用课间十分钟与执教老师交流了一下看法,第二节课的上课铃声便响了起来,我转身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嗤——嗤——",循着这奇怪的声音望去,原来是五(5)班的小调皮小军,此时的他正斜靠着教室外墙,用身上的衣服有一下没一下地蹭着墙壁。  相似文献   

8.
母爱一直是托尼·莫里森作品中重要的主题,她的新作《孩子的愤怒》背景设置在当代,关注了在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浸染的社会中,黑人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本文从小说中涉及到的母爱与成长问题切入,探讨当今社会依旧存在的种族歧视下黑人母亲对孩子的爱,既给孩子留下了一定的创伤,同时又为孩子之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孩子的愤怒》中的黑人母亲形象的探讨,从种族主义分析黑白文化冲突背景下母爱的迷失、母爱的缺失以及母爱的保护三方面,阐释黑人女性的成长与母爱。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白鹿原》的婚姻习俗和由婚俗折射出的白鹿原崇尚刚柔相济的女人观,阐释了白鹿原上女人悲惨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断桥镇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三米多宽的石巷,一条是四米多宽的夹河。三排民居就是沿着石巷和夹河次第铺排开来的,都是统一的二层阁楼,楼与楼之间几乎没有间隙,这样的关系使断桥的邻居只有“对门”与“隔壁”这两种局面。当然,阁楼所连成的三条线并不是笔直的,它的蜿蜒程度等同于夹河的弯曲  相似文献   

11.
断桥镇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三米多宽的石巷 ,一条是四米多宽的夹河。三排民居就是沿着石巷和夹河次第铺排开来的 ,都是统一的二层阁楼 ,楼与楼之间几乎没有间隙 ,这样的关系使断桥的邻居只有“对门”与“隔壁”这两种局面。当然 ,阁楼所连成的三条线并不是笔直的 ,它的蜿蜒程度等同于夹河的弯曲程度。断桥镇的石巷很安静 ,从头到尾洋溢着石头的光芒 ,又干净又安详。夹河里头也是水面如镜 ,那些石桥的拱形倒影就那么静卧在水里头 ,千百年了 ,身姿都龙钟了 ,有小舢舨过来它们就颤悠悠地让开去 ,小舢舨一过去它们便驼了背脊再回到原来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12.
张金明 《甘肃教育》2008,(24):20-20
《诗经》中蕴含的深沉真挚的情感,反复回环的章法结构,富于变化的诗歌句式,无不体现出强烈的音乐美感。鉴于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着重乐轻词,忽视歌词文本欣赏的状况,笔者欲就加强音乐教学中的歌词欣赏谈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关注儿童,就是关注人类的未来,关注生命的集体走向。中国现代文学中不乏光彩照人的儿童形象: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冰心先生《最后的安息》里的翠儿,张乐平先生的命运凄楚的三毛……鲁迅先生不仅仅塑造形象,更是在《狂人日记》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救救孩子!  相似文献   

14.
关注儿童,就是关注人类的未来,关注生命的集体走向。中国现代文学中不乏光彩照人的儿童形象: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冰心先生《最后的安息》里的翠儿,张乐平先生的命运凄楚的三毛……鲁迅先生不仅仅塑造形象,更是在《狂人日记》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救救孩子!”  相似文献   

15.
从毕飞宇早期的两部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和《彩虹》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人生不同时期的孤独:孩童的忧伤、中年的奔波、老年的孤寡。在这两篇小说中,毕飞宇对20世纪90年代商业语境下的生存现实进行了透视和描写,揭示了几代人幸福感的缺失。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生存命题。  相似文献   

16.
阎真的长篇小说《因为女人》以女主角柳依依为核心,通过讲述一个女大学生如何从一位对爱情抱有美好憧憬的少女,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将读者引入一个伦理秩序崩溃,道德判断失衡的世界。本文以文学伦理学为批评视角,从情感欲望、物质欲望与性爱欲望三个角度剖析消费时代中的男男女女,试图揭示市场经济与欲望社会下知识分子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7.
川端康成的作品《生为女人》,将女性作为一个中心话题来叙述,他作为一个男性叙事者在叙述角度中有其男性本位思想的表现,但《生为女人》这部作品中,作家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情节的设计两方面都体现出他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精神分析心理学等理论对川端康成《生为女人》这部作品的解读,得出了一个与以往先行研究不同的结论,即川端康成的女性主义意识是真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Jane Eyre)讲述了主人公坚持自己的人生信条,不论在生活中,经济上,爱情上不断挑战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男权社会的故事,体现出了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塑造出了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女性形象,她既自卑,又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追求自由平等。本文从简爱人生经历入手,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其不断抗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Jane Eyre)讲述了主人公坚持自己的人生信条,不论在生活中,经济上,爱情上不断挑战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男权社会的故事,体现出了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塑造出了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女性形象,她既自卑,又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追求自由平等。本文从简爱人生经历入手,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其不断抗争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舞蹈这种古老的艺术,对人身心的愉悦,内心情感宣泄释放有着特殊的作用。现代舞对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冲击,为了更好的了解现代舞,感受现代舞,培养现代舞的观众群,我们有必要从现代舞的艺术特征上进行分析,帮助更多的舞蹈爱好者去欣赏学习现代舞。本文通过舞剧《孔雀》,我们从现代舞的艺术特征来分析现代舞的审美要素,从多角度不同侧面来了解现代舞,欣赏现代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