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境     
"天水"这个名字确实起得妙——天之水。女娲娘娘对西部黄土高原和甘西沙漠之间地界上的垂青,鬼斧神工地塑造出黄土地上的绿色之海,银色之带、彤色之眼。尚未被人们的蜂拥玷污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蛇与庄稼》通过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生长等事实,揭示了事物之间存在着或简单,或复杂的联系,告诉人们,只有掌握了事物的这种相互联系,看事情才能看得准确些,做事情才能做得更好些。文章列举的事例通俗易懂,但说明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它的深刻就在于它说明了辩证唯物上义的一个基本原理: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3.
漫天黄沙像一张大网突然地铺了过来,一时间天昏地暗,行人不得不抬起手臂遮住眼睛,道路上的汽车车灯纷纷闪亮,骑自行车的人被迫停下来,躲在旁边的树下……这不是电影里才有的镜头,如今它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沙尘暴对我国北方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可是人们对于产生沙尘暴的源头——荒漠化,也许了解得并不多。  相似文献   

4.
茫茫辽阔的黄土地啊,曾牵动多少人的神思;贫瘠干渴的黄土高坡啊,曾劳作过多少代生生不息的子民。它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它是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摇篮。它孕育着不屈的生命,它包容着苦难和冤屈。走过沧桑岁月,它的顽强的生命力仍像火一般燃烧在中国大地。刘虔的《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就是一篇讴歌赞颂黄土地的优秀散文诗。作者饱含着真诚而虔敬的情感追忆了沧桑岁月中的黄土地和生长在其中的先人英魂、平凡无私的劳作者,以及为它奉献、洒过汗水和心血的勤恳子民。作者以沉稳、凝练的笔法营造了诗一般悠远的意境,将其酝酿许久的情思融…  相似文献   

5.
苜蓿花 那把苜蓿被扔在楼下的垃圾车里。叶子枯萎发黄。苜蓿的颜色不该是这个样子,它是绿色的,很沉很沉的那一种绿。我多看了一眼那把苜蓿,看见了苜蓿芽尖上那序状的花蕾,便听到我的心尖叫了起来,四下里瞅瞅。竞如一个贼人似的,拾起那把苜蓿,悄没声息地回了家。  相似文献   

6.
刘虔的《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诗。它兼有散文与诗的特点,形神兼备,很有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巧用象征、意蕴深刻作者巧用象征,抓住象征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黄土地,通过对黄土地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征的细致而生动的描绘,高度概括了“岁月”  相似文献   

7.
在地理观念上,陕西这块狭长的黄土地,很容易走出去,但它蕴藏得很深的人类文明,却又是脚步难以穿越的.近日,在西安一个平民家族,因突然公布了他们收藏着《孙武兵法》82篇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众多的兵法研究者更以石破天惊的心情,企盼着这部散失近两千年的中国第一大兵书能全部面世.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讲读课文,重点叙述了蛇与庄稼、猫与苜蓿的关系,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复杂的,教育人们只有不怕麻烦地去研究它,才能掌握其规律,把事情办得更合人们的意愿。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教学本文可以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落实本单元重点训  相似文献   

9.
“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与毁灭.要摆脱这种绝望,寻找康庄大道,文明人必须像他已经扩展了他的大脑一样,扩展他的心胸.他必须学会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得像宇宙万物那样逍遥自在.“……  相似文献   

10.
<正>小时候,一放寒假,我们三姊妹就有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找苜蓿。因为,母亲会在每年正月初一的早晨,给我们做味道十足的苜蓿面。苜蓿面是我们盼望已久的美食,吃苜蓿面的时候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那时候,村里并没有大片的苜蓿地。听母亲说过,村里人曾经在一些地边荒坡撒过苜蓿种子。只是,成活得不多。所以我们找苜蓿的地方一般都是在山坡上的角角落落,那里有顽强生存的零零星星的苜蓿。  相似文献   

11.
北方的春天     
也许是不经意的一瞥,河边那株柳树已罩上一层淡绿的轻纱;也许是偶尔间一抬头,天空划过了一两声燕子的呢喃;也许是墙角的那丛迎春,悄然绽出了一星羞涩的浅黄;更也许是哪个孩子拿出了隔年的风筝,七掀八弄地要去试飞……提醒着被漫长的冬天捆缚得已经倦怠的人们: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12.
一元钱     
李佳静 《小学生》2009,(10):33-33
在人们心中,一元钱有怎样的地位呢?也许你没有想过,也许你满不在乎,也许你会看不起它,但是,一元钱却使我受益匪浅。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非常想拥有自己的零花钱。一天放学,我在教室里发现一元钱,看  相似文献   

13.
李凤玲 《考试周刊》2009,(28):233-233
有位名家讲过:“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和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它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这体现了一种绝妙的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陕北民歌真切的反应陕北人们的愿望和要求,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千回百转的历史长河之中流传至今,成为千锤百炼的艺术精品。陕北民歌作为陕北风土人情和,民间习俗中的重要角色,描绘和反应民俗事象。陕北民歌是陕北民间的歌,它散发着人间的烟火,它用自己的语言抒发真挚的情感,它的发展从未脱离过这片富饶的黄土地。陕北民歌通过唱词来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它能让人们的生活丰富起来,用艺术的语言形式来传达情谊,陕北民歌表达得不仅仅的歌词的内容,还讲究着语言的韵律。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它独具特色的演唱技巧,植根于陕北的特殊地理环境中,它拥有悠长的光荣历史,陕北民歌更多的注入的是革命精神,充分的展现出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5.
路遥小说的情感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遥以其澎湃的热情 ,在其小说中倾诉着对黄土地、对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的眷恋。这种执着的思想情感 ,固然使作品的地域人文精神获得了震撼人心的审美力量 ,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6.
黄色的土地给我们黑色的眼睛留下了苍凉。古朴的气息覆盖了我的全身。黄色的土地透过聆听的耳膜,无声搏击着我的血脉,让眼睛流下无声的泪水。植根于这片黄土地,岁月在黑暗中无声地疯长;紫色的灵魂在泪水深处慢慢消亡。抬头仰视骄阳,低头俯视这片龟裂的黄土地;黄色的光芒将黑色的眼睛灼得生疼。我用几乎破裂的耳膜聆听这片黄土地的故事。残日。寒星。黄色的土地被冷色染成了血红色。一群“奴隶”,在这片龟裂的黄土地上劳动。脊梁上,是侵略者无情的鞭印……在日月的交替中,一批又一批的“奴隶”,在掩埋好上批“奴隶”的白骨之后,他们把泪水、…  相似文献   

17.
今天楼顶上长出了一棵苜蓿。像蝶形花一般的苜蓿。三片叶子的苜蓿。很久以前,有个被我叫做“clover”的女孩,总是随手捏着它。今天,我又见到它了,就开在我的花园里。以及逝去的那份心痛,一并,出现。姐姐,你怎么样了? 我以为要绕过南市的那条街至少也得走上个把钟头,因为路很烂,天气也糟糕,这样的条件去溜达一点也不有趣。不过到底还是撑伞出发了,因为妈开门进来的时候说:“有卖风信子的。”  相似文献   

18.
20年前台湾张晓风写过一篇小说,其中遥望世纪末的句子是这样的:到了1999年,20世纪已经被人们过得极为厌倦。日子像一碟腌得过久的酸黄瓜,又软又疲,令人毫无胃口。10多年前,当我初次看到这些话时,觉得它很俏皮,也许还不乏道理。可是今天,在这1999年...  相似文献   

19.
也许是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了足够自豪的程度,也许我们已经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上拼搏得十分辛苦,也许,在越来越精彩的世界面前,我们已经厌倦了默默无闻的耕耘,有种歇口气、抽支烟,换种方式继续生活的欲望,也许,各类媒体讥笑埋头苦干、以加法积累财富的方式太落后、太原始,而对于年轻富豪和一夜成名的“超男”“超女”们近乎肉麻的吹捧和溢美日渐影响到人们的人生观念,  相似文献   

20.
1996年9月,第九届欧洲与地中海地区禾谷类作物锈病与白粉病学术研讨会在荷兰举行,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走上了讲台,用流利的英语宣读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将研讨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位受大会主席器重。特邀参加会议的中国学者,便是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陕西省农科院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时年33岁的吉万全。学海无涯苦作舟吉万全出生在黄河岸边的合阳县。也许是黄土地的孕育和黄河水的浇灌,历史上的合阳县可谓人杰地灵、物阜民丰。然而,十年浩劫,如泛滥的河水,将这里冲刷得一贫如洗。“黄黏糕、酸酸菜”成了这里的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