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了舞剧《丝路花雨》,英姑反弹琵琶的舞姿楚楚动人,令人经久难忘。为什么呢?因为“反弹琵琶”是一种突破,是一种新的创造,给观众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跳舞与写作似乎有某些相通之处,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迫切需要教给学生这种“反弹琵琶”的技巧。因为反弹琵琶的技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反弹琵琶”,启迪他们的逆向思维呢?我想谈三点意见: 一、在审题立意中培养逆向思维古人云:“意在笔先。”写文章必须先立意,在审题立意过程中,指导学生不断变换立意角度。如学了《愚公移山》,正面立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的"反弹琵琶",也就是作文教学时通过逆向或不定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做法. 一、学习范文,掌握方法 "反弹琵琶"作文方法的传授,我是结合上新课做到既是新课后的作文训练,又是作为高考作文的复习课.例如,我们学习高中语文课文《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原义是:"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是贬义的.  相似文献   

3.
"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 从语文学习的视角来看,"反弹"就是反其意而用之,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阐发新见解,即"创新"理念. 实际语文教学工作中"反弹琵琶"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学生时代的"叛逆"心理较为突出.逆反心理极强的青少年时代,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较强,这就为我们在课堂上顺势倡导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创造了有利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4.
反弹琵琶本是演奏琵琶的一种反常方式。这里借用为诗词创作时对同一素材的逆向思维。譬如有人写了:"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写  相似文献   

5.
所谓反面立意,即是和常规思维所指向的意义完全相反,独出心裁地去认识事物和评价事物。常规思维是守旧,反面立意是创新。在学生作文中,怎样反弹琵琶,写出新意呢?(一)要跟上时代。1979年,峻青登上山海关,经过十年动乱,作者虎口余生。登临险关,思绪如潮,当晚彻夜难眠,有一种创作的欲望。  相似文献   

6.
“反弹琵琶”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它突破思维定势,从常规的反面入手,即反其常而用之。“反弹琵琶”是教育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它,往往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发人深省的效果。本文对“反弹琵琶”的技巧进行了初步探究和尝试,并研究了其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技法点拨反弹琵琶,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敦煌壁画中有一幅仕女图叫"反弹琵琶"。壁画中的仕女,在弹奏琵琶时一改常态,不是"犹抱琵琶半掩面"地正面去弹,而是将琵琶放在身后,反手去弹。这幅壁画告诉我们:弹琵琶不能只是"拘于古法"地一味"正弹",也可另辟蹊径,"反弹"同样能奏出妙音,并且在技巧、  相似文献   

8.
利用教材文本进行多维探究,让学生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写作兴趣。具体来说,我们的"诱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形成个性化评价;二是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仿作明志;三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大胆质疑;四是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反弹琵琶。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作文时,有些同学常会感到头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写着写着就没词了,出现"卡壳"现象,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能及时地进行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所谓是"反弹琵琶"指逆向  相似文献   

10.
技法点拨 反弹琵琶,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敦煌壁画中有一幅仕女图叫"反弹琵琶".壁画中的仕女,在弹奏琵琶时一改常态,不是"犹抱琵琶半掩面"地正面去弹,而是将琵琶放在身后,反手去弹.这幅壁画告诉我们:弹琵琶不能只是"拘于古法"地一味"正单",也可另辟蹊径,"反弹"同样能奏出妙音,并且在技巧、姿势等方面比"正弹"的难度更大,从而给人更深刻的印象.写作构思中也可以采用"反弹琵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顾锦杰 《文教资料》2005,(24):55-56
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教育理论和学习方式引入到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进行中学语文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做法与思考,以求与大家共同商榷,共同研究。一、反弹琵琶法所谓反弹琵琶法就是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文贵创新,而“反弹琵琶”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创新手段,所谓“反弹琵琶”在写作上是指避开常规思维模式而借助于逆向思维从相反或对立的方面去立意构思的一种技法,运用这种技法有时的确可以起到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之效,从而写出新颖别致、异彩纷呈的文章来。当今中学生的不少优秀文章比如《“班门弄斧”又何妨》,(当代中学生议论文  相似文献   

13.
"反弹琵琶"语出敦煌壁画中的唐代舞乐形象,是一种打破常规、反向求异的思维战术和处事哲学.  相似文献   

14.
反弹琵琶,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敦煌壁画上有一幅仕女图叫"反弹琵琶"。壁画中的仕女,在弹奏琵琶时一改常态,不是"犹抱琵琶半掩面"地正面去弹,而是将琵琶放在身后,反手去弹。这幅壁画告诉我们:弹琵琶不能只是"拘于古法"地一味"正弹",也可另辟蹊径,"反弹"同样能奏出妙音,并且在技巧、姿势等方面比"正弹"的难度更大,从而给人更深刻印象。写作构思中也可以  相似文献   

15.
博硕 《同学少年》2008,(7):12-13
所谓"反弹琵琶",是指写作时,针对所给的作文题目、材料或话题,不依照惯例表达正面的意见,而是突破思维定势,逆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这种写作方法也是作文创新的一个妙招。正如宋代魏庆之所说:"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要想在作文中"反弹琵琶"出新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反弹琵琶本是演奏琵琶的一种反常方式.这里借用为诗词创作时对同一素材的逆向思维.譬如有人写了:"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写尽了人间得意的快感.  相似文献   

17.
“反弹琵琶”能使思维不落窠臼,它具有灵活性、多向性、创造性的特点,能使文章的立意新颖、独有见地,使同一题目同一材料的常规思维相形见绌。法拉弟用逆向思维,创立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赫伯布斯看到除尘器把灰尘吹走行不通的事实,运用逆向思维,发明了现在使用的吸尘器。韩愈“反弹琵琶”,写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著名杂感《马说》。毛泽东同志反陆游《卜算子·咏梅》词中梅花消极颓废、孤芳自赏之意写出了不畏冰雪,不避严寒,俏不争春,虚怀若谷的“咏梅”传世佳作。在中学的议论文写作的教学中如果教会了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还有个形象的名字叫"反弹琵琶"。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人、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议论文中的逆向思维,就是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阐发新见解。逆向思维常常会使我们的作文出现新观点,进入新境界,收到独辟蹊径、出奇制胜的效果。一、对传统观念逆向求异传统观念是历代人们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但有一些传统观念有着认识上的局限性,如果站在现代的视  相似文献   

19.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告诉我们,多角度观察事物,才会更全面.站在数学教学的角度上看,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也颇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思维方式的培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良好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受自己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有时仅能站在一个角度去观察事物,这就导致了他们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问题情境“反弹琵琶”,实践逆向阅读的探究 所谓“反弹琵琶”,就是以逆向思维阅读文本。即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引领学生突破思维定势,逆向揣摩文本的结构特点、主题意境,以及作者的表述方法,甚至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